第133章 国企私企

2020-03-05 作者: 掰玉米
第133章 国企私企

养殖的事情,自己不懂,不过,自己不懂,原吐谷浑的人,肯定懂。

他们要什么,自己提供什么便是,只要牛羊养好,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李二陛下回去后,之前让张悠之给他选的几个说话利索的人,就被太监带到了御书房。

“草民,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了三个人,全都是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三个跟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人跪在李二陛下的面前,还真是让李二陛下略感不适。

其实,李二陛下是更像启用年轻人的,但是,毕竟叫他们来,是为了做工厂的厂长,年长一些的,也会比较稳重。

流水线,就是工厂,自己需要一个成熟的技工,在工厂中做厂长。

李二陛下把自己的想法都讲给了这些老技工听,老技工们还是很支持的。

而且,他们的热情,也很高,毕竟,厂长虽然没官没品,但,也是领导级别。

当上厂长,以后,就不用干苦力活了!

在得到了这些老技工的保证之后,李二陛下也就放了心,然后,便让户部正式批款。

大唐的第一批大型工厂,算是这么开始了。

工厂正在建设中,工人,也在持续的招募。

磨刀不误砍柴功,边招人,边训练新人,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工厂,就能正式运营。

李二陛下计划的很好,但是实际进展,却并不像李二陛下计划的那样顺利。

别的,都好说,但是这工人,不好招。

因为李二陛下前一阵子的改革,大唐,尤其是长安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手工业已经彻底的取代了农业,成为了大唐的经济支柱。

现在,几乎除了农忙的人,所有的人,都被招去各个作坊去当工人了。

能用的劳动力,几乎都被各个私人的手工作坊给招走了,现在想招人,就只能涨工资了。

不过,因为现在制造的是机器,根本没有收入可言,所以,工资,就只能从国库中支取了。

现在,也只能先赔钱,再赚钱。

要是换做之前,李二陛下根本不会在乎这种事,甚至,是赔一些钱来养活这些工人都可以。

但,现在李二陛下要把赚钱作为第一要义,没见回报的高投资,就得琢磨琢磨了。

这几年,纺织生意到是还能好做,可是过两年,等这些东西多普及了,棉衣棉被,可就没那么好卖了。

到时候,给这么高的工资,不赔就不错了,就不要说是赚了。

所以,李二陛下,得想一个低薪,还能留住人的办法。

琢磨了一会后,李二陛下就有了个主意。

高福利!

包吃包住,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只要来我的“国企”,统统满足你!

不仅给予高福利,同时,也要对比宣传一下。

私企工资高,但毕竟是给私人创造价值。

国企工资低,但,是给国家创造价值。

光是这一点,档次就不一样。

第二,私企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倒闭,私企倒闭,工人就意味着失业,工资也追不回来。

但国企永远也不会倒闭,就算国企倒闭,失业险会起作用,国家免费供养你两年。

第三,在国企上班的工人,生病抓药,国家会给补贴,到了六十岁后,国家给发放一定的养老金。

所以说,只要进了“国企”,让你旱涝保收,做到真正的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这些,是私企永远也无法拥有的!因为,私企后面是个人,国企后面,是国家!

原本,这样的事,也没人敢去相信,但,李二陛下一纸诏书后,就打破了所有的猜忌。

皇帝都亲自发话了,这事,应该不会诓他们吧?

在李二陛下下诏书后,原本冷冷清清的工厂人事部,便人满为患。

这个旱涝保收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有带薪休假!不上工也有钱,这可是哪都找不着的好事啊!

还有就是生娃有补贴,年老了,还有养老金,这,可真是一生无忧了。

所有人,都以为能从大唐政府这得到更多的好处,但实际上,他们想多了。

想拿到养老金,那就得一直给工厂干活,干到六十岁为止。

干这么长时间,已经创造出了很大的价值,到时候,再用跟私企工资比剩下的钱,去给他们养老,朝廷,亏不了多少。

至于失业险,这个完全就没有任何意义,纯属是李二陛下为了节省花销的一种手段。

大唐正在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机器,就算纺纱机造完了,那还有蒸汽机、纺织机等一大批机器还没做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需要的就是劳力,现在,大唐的工业手工业,够他们做几百年的。

失业险,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而这些交险的钱,也会永远的落入自己的裤兜。

其实,精细的算下来,国企跟私企的薪资待遇,是差不多的,甚至,国企还要略低于私企。

但,李二陛下却依然敢这么干,因为,国企有私企永远也比不上的好处。

稳!

虽然赚的少点,但,可以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就算老了,也有国家养着,不会给儿女添累赘。

但是私企,可就不一样了。

万一在私企中,因为效率不够而被开除,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对于应聘者来说,前者偏向于安逸,后者偏向于拼搏。

这,就给了大唐子民选择。

想赚更多的钱,你就去私企试试,想求个安稳,就来国企。

而且,李二陛下不仅做了国企私企优势劣势的宣传,还给国企的工人,限定了数量。

今年,国企工厂就只招五百人!

一个只字,就都把大家给“只”懵了。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一限量,大家就都知道是好东西,要抢了。

不得不说,饥饿营销,还真是有用。

其余商家们,看到李二陛下他们玩的这么好,便也开始抄袭,不过,毕竟他们的身后,都是一些不知名的老板,根本就没有公信力可言,所以,百姓根本不买账。

这样的方法,百姓,也就只信得过李二陛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