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冗官缺官

2020-03-06 作者: 掰玉米
第351章 冗官缺官

“不敢!?朕看这天底下,就没有你房玄龄不敢的事。”李二陛下冷冷道。

看李二陛下真的动怒了,房玄龄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缩在一边低着头,也不敢跟李二陛下对视。

房玄龄消停了,其他反对派自然也没了动静。

李二陛下的政令,得以实施,现在,就看下面的部门的办事效率了。

果然,政令一下,地方管的抱怨声就起来了,原本,地方官在地方那就是可以称霸一方的土皇帝,可是,行政司法军权,三大权力直接被分开,这就让他们有些无法接受了。

不过,不接受也得接受,毕竟,这是李二陛下的国策。

在地方大臣们的强烈阻挠下,实行中央集权,可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地方的官员,大多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应下来,要顺应形势,分掉手中的权利,可是,当朝廷的人离开之后,还是老样子。

军政法,三权集合于一身。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二陛下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也没把希望,都放在自己的政令上。

政令有人执行是好事,没人执行,那李二陛下,就要用自己的办法了。

既然你不愿意把权力分出去,那,朕就给你个分权的人,有大唐中央直接给你们派往官员,向你们索要权力,你们敢不给?

本来,李二陛下想要让当地的人自治当地,因为这样,会少很多矛盾。

不过,是这些人不领李二陛下的情,那,就别怪李二陛下了。

李二陛下,准备把刚升上来的一批寒门,全部派到地方上去,这些人,根正苗红,而且都是初入官场,一定是有一番抱负的。

既然他们有想法,那李二陛下,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不过,这样也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冗官。

本来,一个人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却要三个人同时进行,这样,就平白的多出了两个职位。

虽然养个官,用不了多少钱,不过,要是全国的省份加在一起,那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要只是给官员发工资,那就纯属浪费了。

所以,冗官问题也得解决呀。

而且,现在还不仅仅是冗官这一个问题,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要派往地方的官员数量不够。

寒门官员也毕竟有限,就算加上朝廷要派去主管军事的武官,也就只能解决周边的不到十个省份而已。

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数量不够,但是官员也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他们,要经过学习与培训,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

长安政法大学已经建立,已经有大批学员入学了,但,等这批学员可以用的时候,都已经是三年后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只能优先解决周围的十多个省市了,而至于其他的省,就只能等政法大学的学员了。

至于年限,也没必要非得设置为三年,优秀的学员,自然是准许其提前毕业的。

官员的数量不够,只能花时间等,但是冗官的问题不用。

这事,就交给锦衣卫解决了,他们这一百多人也都别闲着,分散到各个省区进行调查,凡事没什么作为,懒政怠政的,一律开除官籍。

这一番功夫,也算没白费,虽然地方官员已经上报了裁掉的无用官职,但还是被锦衣卫给查出来了一大堆。

再清洗完毕之后,官员的队伍,整整少了三分之二。

看到这个数量,李二陛下还是有些痛心的,每年,三分之二的俸禄,都浪费掉了,有这些钱,哪怕是支援一下贫苦人民,那也是好的。

涉嫌包庇的官员,也一律驱逐,永不录用。

虽然大唐现在官员短缺,但是,也不能让这些“问题官员”在官僚的队伍中滥竽充数。

近些年,大唐的政治还算稳定,大规模的政事变动还不会出现,所以,就算官员不够,让人暂代也是没有问题的。

再有三年,数百名政法大学与军事学院的学生就会毕业了,他们,也就能成为大唐今后的顶梁柱了。

官员的队伍,是时候来一次大换血了。

现在的官员,一个个的都是在混日子,而且很多都是靠关系走上来的,根本没什么行政能力可言。

但是,学院里毕业的学员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竟过系统的培训,而带他们,也都是资历很老的官员,行政能力,自然没得说。

虽然,李二陛下也不能保证,这些官员们各个廉洁奉公,但,至少要比之前的官员队伍,要抢夺了。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贪腐这个问题,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

这不是制度上的因素,而是人心上的因素。

人,是一种有欲望的动物,当这种欲望变强,就会变成贪欲,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那么残忍的刑罚,都只是稍微的改善一下贪腐的官场,所以,贪污问题,是无法被根治的。

就只能查缺补漏,让锦衣卫建立情报系统,监视全国的官员,发现不了就罢,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李二陛下,已经淡武媚娘有一段时间了,这时,也得回去看看,她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虽然要打压她,但可不能一下子把她给压死,她的头脑,李二陛下还用的着。

不过,这次是李二陛下想多了。

原本以为,武媚娘没了官职之后,会很消沉,但,该吃吃,该喝喝,该收拾收拾,她可一样都没耽搁。

就跟没出任都指挥使一样,完全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变化。

这么好的心态,还真是让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不过,这也是好事,武媚娘能老成一些,对她今后的仕途,是很大的帮助。

“忙着呢。”李二陛下走了进来,看到武媚娘知道自己进来也不过来打招呼,便主动的叫了一声。

“陛下,看不见吗。”武媚娘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然后,便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李二陛下从房玄龄那搬来的鸡血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