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2020-02-28 作者: 潜雨
第16章

第十六章

我鼻头忽的一酸,一时间竟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还是又霜姑姑打了圆场,“楼主这是关心则乱呢!现下看看,楼主这不像是送小姐回府,倒像是嫁女儿似的呢!”

大家忽的笑起来,连我也去了泪意。

姨母笑着指着又霜姑姑骂道,“浑说什么!我们夏薇还小呢!你不知道害臊,小姑娘面皮可薄呢!”

“好好好!等着过几年,小姐到了嫁龄,咱们再看看楼主是不是这般模样!”没想到平日里端庄非凡的又霜姑姑开起玩笑来这般没个正行,这会儿子仿佛不是个大管家,到像个娇俏的小姑娘了。

好在有她这么一闹,大家一齐笑起来,总算冲淡了些离别的伤感。

笑完了,姨母不放心,又交代了绿芸她们三个一番,左不过是些仔细照顾我、莫让我在府里被人欺负了去的这些话,绿芸她们也都一一应了。

这日后,我便没有再学习什么,除了抓紧时间陪陪姨母,剩下的时间就是和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装箱。

其实说是整理,不过是坐在一旁看着她们忙活着,有了这些时日姨母的调教,绿芸她们已是个中好手,我虽说在姨母这里住的时间不长,但姨母疼我,总是想要补偿我这些年的缺,其他都还好说,首饰、衣服流水价的送进来,又都是个儿顶个儿的好东西,她们收拾起来就格外小心。

临别最后一晚,我赖着住在了姨母房里。

“你这孩子!都过完十岁生辰了,还跟个孩童似的!”姨母虽然嘴上嗔我,但手底下却是利落的在她旁边为我铺好了被子。

我爬了进去,利落的钻进被窝,姨母也笑着躺下。

恍惚间,我仿佛有种和母亲睡在一处的感觉,这时我才感觉到,不知不觉,我已经把姨母当做母亲一般重要的人了。

“想什么呢?”姨母又顺手帮我把被子往里掖了掖,侧身向我躺好,温柔的抚摸着我额前的碎发。

我回过神来,笑着答道“在想,姨母这样好的人,是不是天仙下凡?”

“你个猴儿!”姨母笑意更深。

我有没有说过,姨母笑起来真的很好看,弯弯的眼睛,柔和的五官,轻柔,温暖。

“姨母。”我轻声唤她。

“恩?”

“以后您要多像这样笑。”

姨母的眼睛瞬间红了起来,“恩!姨母答应你!但你也要答应姨母,要好好的、堂堂正正的做一个伯爵府的小姐!”

“我答应您!”我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我在心底里一早就决定的事。

上一世里,我的高中化学老师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大概意思是,叫你们为着自己学习你们是感受不到什么的,因为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总是觉得那是自己的人生,没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但是,要是换个思路就不一样了,你们回家看看父母疲惫的样子,就想着就算是为了他们不再这么辛苦,也能激发出心灵深处最本能的动力来。

既然来这世上一遭,现在又把我推到了这样的境地,旁的也就罢了,就冲着姨母、师傅、绿芸、以蕊、刘妈妈这么些真心对我的人,我也活出个样儿来!过出个平安喜乐的样子,才不枉这白来的一生!

“你父亲,是个好的,但是后院总不是男人说话的地方,姨母为你准备了这许多,左不过是想着你别在这些俗器上头和旁人争个高低,心思开阔些,日子自然就好过了,和嫡母的相处也能融洽些,毕竟再过几年,你嫁人之事总还要过她这一关的。”

姨母说的句句中肯,我认真记下。

但我也注意到了姨母话中的用词——嫡母。

这是她第一次在我面前这样称呼那个女人,我知道,她是避无可避了。

我终究还是以一个庶女的身份回了府。

这其实是我一早就想到了的,所以心态还算平和,恐怕姨母总是怕我受委屈也有这一层原因在。

只是不知道我那个父亲会以什么样的名分来安置我那善良的母亲,但我知道,不论是外室还是妾,姨母的内心都是会很难过的。

“您放心,我一定给您和母亲争气,好好的,不被人看扁了去!”

她点了点头,泪珠已顺着眼角不断线的浸入苏绣掐丝的软枕中,嘴上却还不住的叮嘱我,“你母亲过世之后,这么些年来,你父亲只得了一个哥儿,是个妾生的,说是还小,长兄也就罢了,但你那个长姐你要当心些,虽说她们母女二人在闺女圈中风评不错,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愧是在宫中待过的!

姨母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尽管刘妈妈告诉我就连母亲都觉得那主母贤良,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个疙瘩,一个女人怎么能容忍有人抢走自己的丈夫呢?还表现的大度异常?!若不是不爱,就是藏得太深。

反常即为妖,姨母说的没错,入府后,我得小心应对才是。

转念我又看向近我咫尺的姨母。

我走后,她又将孤独的面对这偌大的抚月楼。

照月、扶音。

这个以她和母亲的名字命名的花坊,承载了她半生的希望,这些日子我常常在想,当她救下一个个横遭家变的女子时,会不会抵消一些她对于亲妹妹的愧疚,会不会让她的心里好受些。

希望我走后,她能放下过往,为着自己,好好生活。

我入府这日,姨母没有送我。

但代替她陪着我入府的箱子,却足足装了三辆马车。

我们从后门出发,本不必经过西市街道,但我执意要马夫绕道而行,从西市南边到北边,好好看看这个承载着我几年欢乐时光的地方。

这个马夫到是很上道,自从拐进了西市就刻意放慢了速度,使得我们都能够看的更仔细些。

只是因着我现在的身份,以蕊他们并不敢将帘子掀的很高,只是露出小小一条缝隙,从里面张望着。

从那细小的缝隙中,一座座牌坊鳞次栉比,小商小贩拥挤如昨,人来人往,穿穿梭梭。

我仿佛看到那年乞巧节和姐姐们在街上看猴戏的自己,也回到去年元宵节,和以蕊在牛大嫂家的摊子上叫一碗元宵的热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