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秦家冤案

2020-03-12 作者: 蓝羽君临
第264章 秦家冤案

瘟疫此事了了,花妮空了下来,动了墨坊的心思。

秦砚一直想重振秦家墨坊,她若是帮他促成这件事,秦砚定然高兴。

但花妮自己都说不来,她这么做,到底是因为想要得到他的心报复他呢,还是因为觉得欠了他,想要补偿他的心思多些。

花妮不想去深究,怕深究多了,自己可能会进退两难。

有多久没想起报复秦砚的事了,大概是从她那次从牢里出来,就再没想过了。

花妮没多想,便去那转手的墨坊。

那墨坊地理位置不错,门面也大,进去一看,砚室工具也是全新的,一应俱全,花妮甚是满意,就跟那墨坊主人谈起了价格。

那墨坊主人急于脱手,倒也好说话,一口价,五百两银子,不还价。

花妮想想世道不易,便应了,只说道,“我今日未带银子,明日过来可好?”

墨坊主人犹豫了一下,“那你可快些,我只等你一日。”

……

花妮因了此事极是高兴,满脑子都想着是秦砚若是知道了,心里当是个怎么高兴法。

这么想着,她背着手优哉游哉的回去,在门口与秦砚碰了个正着,她脚步未做停留。

“夫君,你要出去?”

“嗯!”

秦砚答应着,本来要走,却见花妮悠哉悠哉的,仔细听她嘴里还哼着小曲,看着心情是极好的。

可见她背着手看也不看自己,秦砚故意道,“心情不错?”

花妮脚尖一拧,回了头,“嗯哼!”

那哼的都听着高了调。

秦砚挑了眉,“捡着钱了?”

“可能吗?”花妮白他一眼,“现在人都挖空了心思的挣钱,哪有钱给我捡?你捡一个我试试!”

哐啷!

话音一落,花妮鞋尖前面滚来个铜钱。

秦砚甩手那姿势,跟打发叫花子一样,“捡吧!”

花妮:……

瞪着那铜钱,花妮特想捡起来给他一梭子,可秦砚早就转了身出去了,留下花妮在原地看着那铜钱,纠结是捡还是不捡。

……

次日,花妮取了银子过去,兴冲冲的找到那墨坊老板,却不想那老板反悔了。

“实在对不住,我这卖给别人了!”

花妮一听就急了,“啊?你昨天不是说好的,怎么能出尔反尔?”

掌柜的干笑这搓着手,“我说五百两,对方出价六百两,这不多了一百两,你说你要是我,也知道怎么做!”

言而无信的理直气壮啊,花妮都没脾气了。

“那我们也说好的,你说话不算话,我都带了银子来了!”

“唉,实在是对不住,要不这样,你再去别处瞧瞧?”

掌柜的见钱眼开,将花妮晃了一把,这就要送花妮出去。

花妮气的不行,可是这种事还真拿人家没办法,人出来了,可就是觉得不甘心。

她瞪着那店铺想了半天,又冲了进去。

掌柜的一看她就烦了,“你怎么又来了,不跟你都说了吗?”

花妮特别霸气,“掌柜的,我给你八百两,你退了那家行不行?”

掌柜的:“……八百两!”

……

这件事成了,花妮虽然为那多花的三百两银子心痛,但是想想开墨坊这事,总归是个长久的买卖,且还有秦砚坐镇,这银子去了就有来的时候。

想着就高兴的回了家,想跟秦砚说说,却不想,秦砚竟然不在。

“他去哪了?”

翠儿道,“表少爷说去衙门了!”

“瘟疫的事不都完了吗?他又去做什么?”

“这个……”

见翠儿一脸为难,花妮一抬手,“……得,问你也是白问,等他回来就知道了。”

……

且说回端州衙门。

公堂之上,包大人正在断案,断的都是张家长李家短的,谁家的鸡被谁偷了,谁家的狗咬了谁。

端州是个小地方,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案子,像那么复杂的《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之类的大案都是到了开封之后的事。

包拯在端州,是切切实实的父母官,管的都是民生疾苦,断的都是邻里纠纷。

据资料记载,一位知县一天最高可断一百多件案子,虽是否真实已不可考,但可见做地方官的繁忙之处。

因着瘟疫一事,牵扯出了一位官员,就是张主簿。

身为官员,知法犯法,包拯将此事上奏朝廷,因此事关乎民生,且又民怨沸腾,影响很不好,朝廷责令严办,张主簿被革职查办,送到京城定罪。

张主簿从前跟着李大人没做什么好事,现下被撤职查办,当然是人人拍手,大快人心的事。

但是包拯这里就有点麻烦了,主簿这个官吧,不是个大官,但是权力不小,如果包拯不在,他可以全权代办他的事务。

而且手头事也不少,比如审案他得干师爷的活,得记录案情,平时这衙门人口统计,粮食产量,大大小小事务也得靠他。

可而今呢,这张主簿被撤了职,朝廷一时半会也没人顶上,也或者说,一个小小端州,天高皇帝远,有没有主簿,谁在乎?

上面的答复就是等着,这包拯人等不来,活压了一堆,但又没个合适的人选,你说这衙役校卫都是武夫,他也干不了这舞文弄墨的活啊!

于是,秦砚被抓了壮丁,在这给包大人当临时工。

前些日子因这瘟疫之事,积压了不少案子,虽然秦砚天资聪颖,但到底新手上路,也是忙的不可开交,忙的一日喘口气都没时间。

好容易到得夜深,这衙门才清闲了,秦砚将今日的案子理清楚了,正给包大人禀报呢,有人来了。

“大人,下官事务繁忙,不知道大人有何要事,非要下官前来?”

口口声声的大人,但却是兴师问罪的口气,能在包大人面前这么牛的还有谁,自然数张书吏无异。

包拯还未吭声,张书吏却眼睛一眯,见着了秦砚。

“秦公子?”

对于他不善的口气,秦砚起身,面色平静拱了手,“张大人!”

张书吏冷眼将秦砚上上下下的扫着,“秦公子,你近日来衙门似乎勤了些?我竟不知秦公子现在在衙门里当了差?”

这明知故问的口气,故意叫秦砚下不来台。

可秦砚面色如常,只淡道看,“大人少来衙门,可能不知道近日里衙门里出了件大事,张主簿已被革了职,包大人事务繁忙,我帮大人分担一二!”

说完,包拯便也适时补了一句,“不错,是本官请秦公子来的。”

一听包拯摆明偏袒秦砚,张书吏也冷哼一声,盯着秦砚,可那话却是冲着保证说的。

“包大人刚来端州,想必也不知道端州之前出了件大事……”

张书吏刚开了个头,秦砚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当下心里咯噔一声,放在膝上的手不由的收紧!

“大人有所不知,这秦公子的家中从前专贡端砚,却借着端砚笼络高官要员,去年秋试时意图科考舞弊,扰乱纲常,惹得龙颜大怒,将秦公子的父亲打入大牢,包大人,你让这样的人来衙门做事,大人真的放心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