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端州大难

2020-03-12 作者: 蓝羽君临
第290章 端州大难

西江水退了回去以后,端州一片狼藉。

花妮和秦砚出来时,就见一堆百姓往衙门里去。

到了端州衙门口时,只见男女老少将衙门口排起了长龙,个个都拿着米袋子等着装米。

包拯一身布衫,看着那些人,眉眼都是忧虑。

秦砚上前拱了手,“包大人!”

“秦公子!”

秦砚看着领到米的人一个个离去,问道,“包大人开了官仓放粮吗?”

“嗯。”包拯沉重的点了头,“可惜这官仓的存粮却是不多的。”

秦砚知道包拯的意思,李大人走的时候,粮,银,能搜刮的都搜刮了,给包拯留了个一穷二白的端州府,包拯来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就是前些日子想到这洪水泛滥想要买米时,却也没多余的银子。

这当官的,手头紧,就难办事了!

正说着,那头发粮的衙役道,“今日没了,明日再来。”

后面一大堆人一听这个,登时就嚷嚷开了,“没了怎么办嘛?我们还没领上呢?”

包拯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张龙上前道,“大人,这官仓空了,从其他县里调的粮食要明日才能运过来。”

那些领不到的百姓立马围住包拯,“包大人,怎么办?包大人,求你给口吃的吧!”

包拯拧眉沉思一下,扫过众人渴盼的眼神,“用我的俸禄再去米店买些来,发下去吧!”

“大人,你的俸禄前些日子都用在了挖井和治瘟疫上,已经……”

张龙劝诫之语被包拯打断,“别说了,快去吧!”

张龙无奈,转身走了,可那些百姓却还是忧心忡忡。

“包大人,今天过了,以后可怎么办呢?”

“是啊,包大人,你可得救救我们啊?”

包拯一伸手,众人便停止了喧哗,只听包拯沉声道,“各位请放心,包拯已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不日将会派人带来银粮赈灾,大家再坚持几日。”

听了这话,众人才放心了,纷纷感谢包拯。

秦砚转向花妮,“你看,只要朝廷带了银粮过来就没事了,你现在可放心了。”

花妮点点头,但眉目间还是郁郁不乐,秦砚便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这是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改变,谁也预料不到的,你看连朝廷都如此体恤,而不是将此事怪在包大人头上,你是谁?你比包大人还厉害吗?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把这事揽在自己头上呢?”

花妮怔怔的看着秦砚半响,才眉头舒展一笑,这几日心上的郁结总算是看开了些。

……

端州衙门每日放粮放得勉勉强强的,刚开始还是一人两碗,后来成一碗,再后来成半碗,但出乎意料的,百姓们倒是没闹,心里都指着那赈灾的银粮呢,想到只要朝廷的人一到,他们就苦日子到了头。

等着那人到时,端州却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一家米店从外地卖了几十石米回来,可在端州城外,却被土匪劫了,可这土匪却偏偏不是一般的土匪,却还随便剿不得。

有史记载,公元1039年,广州缔结三百余人反宋,包拯在康定元年1040年从天长县调任端州知州,遇到的瘟疫洪水贡砚什么的就不说了,还有这三百人的土匪窝。

端州属南蛮百越之地,一般州官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备峒寇”,即准备对付从山谷走出来不服朝廷管治的土著俚僚族群,至北宋初,西江一带原俚僚渠帅残余势力虽表面归顺朝廷,但仍在内部保留世袭农奴制和巫医制,便是所说的反宋的土匪窝的前身。

因这帮人呢,不服朝廷管制,在山里自成一派,在山里劳动耕作,自给自足,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但问题就是,这些人是蛮夷,他不服汉人管制啊,他心里就看不上汉人,若是那山里进了汉人,要么被当了俘虏,要么就抢劫一空,久而久之就占了一片山头,虽然没有像土匪一般打家劫舍,但是也是为祸人间那!

偏偏他们又不能随便动,因着这些也是少数民族,人数不少,统一剿灭肯定不行,只能招安!

所以每一任州官呢,都得去山里呢,要跟他们和和气气的谈一谈,说一说这天下现在姓宋,是汉人做天下,你们也得姓赵的,得下山跟汉人和睦共处。

但没用,跟土著讲道理你就是跟自个找不痛快。

包拯一来端州呢,也去谈过,但是没谈拢,因为前几任知州去的时候,都带着布匹粮食金银珠宝什么的孝敬着,包拯两手空空去的,人家就没见他,直接给打发去了。

包拯其实很想派兵剿灭了,但人家三百多人,也不是说打就打的下的,而且人家在山里熟悉,属于本地作战,而且人家还有巫医,给你整个什么蛊你就歇了,所以打不得又谈不拢,这事便放下了。

一般这帮土匪们也算是规矩,只要汉人不去他们的地界,自然他们也不会主动招惹,属于井水不犯河水,可而今他们竟然主动下山抢粮食了。

包拯听得疑惑,“他们不曾下山抢劫,为何突然如此?”

那米店老板哭丧着脸,“大人啊,这不是这场大暴雨嘛,他们是不是没吃的了就下山来抢了……”

包拯一想也是,山里头肯定也受灾的厉害,土匪下山自然可能。

那米店老板噗通跪下,“求包大人为我要回我的粮食啊!”

包拯:“……”

包拯是很为难的,这跟土匪要东西,直接打一架吧,要很困难,你说派兵剿吧,现在官兵都在抗洪一线加固堤坝呢,实在也没人手啊,而且就算有人手,也未必拿得下。

宋朝的兵力,分禁军,厢军和地方军,等于地方军是兵力最弱的,战斗力比较弱,主要是做修筑城墙啊,造武器之类的苦力活。

所以包拯也没直接说我派兵去灭了他们,只能安抚两句先回去等消息,无论如何,现在得先把这赈灾的事过了再说土匪的事。

……

又过了几日,那朝廷拨的十万两银,十万石米今日便到了,众人都觉得吃糠咽菜的日子总算是到了头,不只是端州衙门的人,全端州百姓都聚在城门口,夹道而列,眼巴巴的等着那朝廷的官员来呢。

秦砚和花妮也去了,兴冲冲站在路边,等着看热闹呢。

毕竟端州地处偏远,来个京城的大官不容易,何况还是来送银子送粮食的,自然人们都想来一睹风采。

且说锣鼓喧天中,那官坐着轿子进了城门,气派得很,后面还跟着几十个士兵,一来端州百姓便是个个拍手欢迎,喊着官老爷官老爷。

“停!”

只听那轿中之人一扬声,到底是京城来的,连停都喊得颇有气势。

但花妮只觉得这声音怎么有些耳熟呢。

待得轿子落地,那轿帘一掀开,里面之人身子一矮,钻出了轿子。

花妮一看,心里咯噔一下,不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