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离京筹谋

2020-03-18 作者: 燕三三
第132章 离京筹谋

当日辰时,朝堂之上便炸开了锅,这夏家仿冒太子刺杀令一案震惊了整个朝野。

夏家似乎早就意识到了大难临头,居然没说一句废话,倒是那二皇子萧子煊为保夏家,将一肚子的好话都说了出来,然而证据确凿,便是那萧子煊说破了天,当今圣上却也是不好包庇。

夏家一家子被下了大狱,而燕国公府因一路保护那证人仿字先生安全抵京,却是功过相抵,虽说一时半会儿复不了官,但好歹也成了脱罪之身。

脱了罪,便是良民,往后再有机会,便是照样飞黄腾达。

毕竟萧锦焯这个太子在,还怕张家人没有出头之日吗?

即便现在不成,待到百年之后,萧锦焯继位,这张家照样是扬眉吐气。

“咱们这位太子殿下,东宫之位坐的很稳,张家重回当初荣耀那是早晚的事,就连当今皇上都明白了这一点,依我看,往后还是对那张家人多加礼待吧,莫要自寻烦恼!”

“如今夏家出事,直隶总督及右都御史的职位同时空了出来,眼看咱们这位太子殿下是要只手遮天的意思,那些原本为夏家的臣子们怕是要倒霉了!”

众朝臣离宫的路上纷纷议论起来,一个个脸上皆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太子殿下向来宅心仁厚,你们这些人只要不乱嚼舌根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太子殿下自然不会为难!”兵部尚书莫楠听不下去了,立刻站出来指责。

如今莫楠为太子心腹,众人自然不敢与莫楠掰扯,只管低头受训,一副唯唯诺诺的姿态。

“莫大人如今是太子身边红人,官威是越发大了!”秦太师却是在这时出了声,针对之意十分明显。

秦太师这段日子以来,一直是明哲保身,从不牵扯进党派之争,谁也没想到此人会在太子正得势的时候忽然站出来与东宫唱对台戏,这秦太师究竟在想什么呢?

众臣一时间又懵了,这秦太师向来以皇上马首是瞻,莫非此乃皇上的意思?

也不对,夏家出事也就是今日朝堂刚发生的,就是皇上想对秦太师说些什么,却也没那个机会。

这位太师论资历在整个朝堂算是最老的,众朝臣多少要给他一些面子的,莫楠见秦太师出面,顿时面色一白,脸上露出一抹惶恐。

“太师……”莫楠急忙表现出一副恭敬之态。

秦太师没有看莫楠,挺了挺腰背,径直朝前走去,口中却是振振有词:“太子再得势,这天下也还是皇上的天下!”

莫楠一哆嗦,若说方才秦太师出面呵斥莫楠还能说成是朝臣之间的矛盾,这太师此刻脱口而出的言辞,却怎么听也不像是冲着莫楠的,倒像是冲着萧锦焯去的。

如此明显的针对,众朝臣不会看不出来。

秦太师……这是何意思?

朝臣们面面相觑,心中猜测不断,一时间谁也不敢再说话了,免得惹祸上身。

……

“秦太师当真这么说的?”萧锦焯一转头,看向身旁前来传消息的宋翘,脸上露出一抹惊讶。

宋翘双臂抱胸,面色慎重:“这种事情,整个朝堂都传遍了,不会出错了。”

“你当时不就在场吗?居然不知道有这事?”宋翘怀疑萧锦焯上了个假朝。

萧锦焯瞥了宋翘一眼,淡淡道:“我又不跟他们同行,一下朝就走了。”

“难怪兵部莫楠几次三番要同你说话都不成,非要弄这么个书信传话的路子,原来是你自己不合群?”宋翘自是清楚,想要从宫内搭建一条传信的门路,当中使得银子不会是笔小数目。

这条门路,莫楠打通了想必也没少花钱。

萧锦焯倒是捡了个便宜,半分钱都没出。

“莫楠如今为我心腹,那些个银子与如今的荣耀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人家莫大人都还没说话呢,你抱怨个什么劲儿?”萧锦焯气定神闲地看着手中闲书,看上去很悠闲。

“这好不容易将夏家一门给打压了下去,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宋翘挑了挑眉。

萧锦焯放下手中书籍,沉默了半晌,开口道:“这次事情能够办的如此顺利,多亏了裴家小姐,回头让程嬷嬷多送些东西过去,千万不要亏待了。”

宋翘撇撇嘴:“本姑娘为你劳心劳力的,也不见这般善待我了。”

“还不够善待你?你那燕京城的宅子,那些源源不断送进宋宅的银钱首饰,怕是都打了水漂?”萧锦焯一歪头,眼中多了几分戏谑。

“行行行,你那精明劲儿,我是比不过了,我不同你讲这些!”宋翘一挥手,直接略过这个话题。

萧锦焯平日里出手虽然大方,但其实每一笔开销都是记录在册,用于什么图谋,萧锦焯心中更是一清二楚。

萧锦焯的确没有亏待过宋翘,但也可以说,宋翘所得每一分皆有理可据。

“今日三公主赐婚宇文承的旨意已经下来了,那宇文承达成了目的,想必不日便会离京,接下来几日,我不在京中,东宫这边你与程嬷嬷需得好好看守。”萧锦焯吩咐道。

宋翘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萧锦焯吩咐完了宋翘,便又给朝中几个心腹臣子们又去了一封信,分别吩咐了一些话,以便稳住朝局,她不在的这些日子,想必朝中那些用心之人定会趁此机会兴风作浪,她那个父皇却也不是个英明中正的主儿,携带私心定是必然,想来若要公正处理政事是不可能的。

主要还是得靠朝中臣子的劝说,若实在控制不住局面,至少也要让他们拖一拖,熬到她回来再说。

朝堂之上许多人对她是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如今是她主持大局,但私底下那些人又包藏了哪些别的心思,那便又说不准了。

因此,她这一走,京中必定会滋生出许多旁枝末节出来,这也是她最担心的。

可这宇文承如今也算是与东麟结亲了,代表的是两国的利益,皇帝也只能将人交到太子手中才算放心,就算是为了东麟,萧锦焯也是务必要跑这一趟的。

与心腹朝臣们纷纷交代了话后,萧锦焯又分别暗中找了柳苏宸,以及刑部的黎渊。

刑部的案子接近尾声,许多细节的地方便纷纷交到了黎渊手中,而前御林军首领蒙冤一案,萧锦焯尚未来得及向皇上提及。

至少要等到夏家刺杀的案子结束了,柳辙的冤案提出来才算是名正言顺,因为后面的许多事情,却也少不得要与黎渊多多合作。

这黎渊是个中正不二的性子,许多事情皇帝难以做出决断的时候,便会听去这些中间臣子的意见。

经过夏家一案,黎渊虽然没有归顺萧锦焯这一阵营,但与萧锦焯多少也算是熟识,萧锦焯此番特意借着夏家案子的事情登门拜访,正是希望这位黎渊大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她一二。

黎渊心里面明镜一般,并未正面回复萧锦焯的要求,但却也没有立刻拒绝。

对于萧锦焯而言,不拒绝便已然是个很好的结果。

如此多番打算谋划,萧锦焯这才算多少放心了一些,次日便收拾了衣物领了一对人马护送宇文承的队伍离京。

燕京这边,萧锦焯虽然仔细铺好了路子,但离京途中总是心中不安,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却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妥。

莫非当真是她疏漏了什么?

“卓大人这一路上心事重重,不知是有何烦心事啊?”宇文承从后面的马车上探出头来,问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