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无标题章节

2个月前 作者: 露白霜
第297章 无标题章节

第297章 无标题章节

本次科考的落幕,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才能的较量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随着一大批懂农事、心系民众疾苦的年轻官吏步入地方和朝廷的各个官位,大宋的政治风貌焕然一新,他们为大宋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活力。

这股新风,如同春天的暖风,吹拂过大宋的每一寸土地。

随之而来的,是高产作物在整个大宋疆域的广泛普及。这

是一场农业的革命,一场让百姓从饥饿走向温饱,再走向富裕的革命。

赵璎珞站在皇宫的高处,俯瞰着这片繁荣的土地,心中满是欣慰。

她从次元空间中取出了数不尽的种子,这些种子如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大宋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虽然连她自己都无法统计究竟拿出了多少种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的百姓全都得到了温饱,这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成果。

九月的阳光洒在开封城上,朝会后,赵璎珞在农部侍郎蒋老四的带领下,来到了开封城北小镇的粮仓。

粮仓巍峨壮观,储存着满满的粮食,这是大宋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

蒋老四指着粮仓介绍道:“公主,这就是今年新收的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了足足三成!”

赵璎珞点头赞许:“这都是你们的功劳,也是大宋百姓的福气。”她走进粮仓,亲手捧起一把金黄的稻谷,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仿佛也感受到了大宋百姓的满足和幸福。

蒋老四继续说道:“公主,现在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都是因为公主您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

赵璎珞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真正让大宋繁荣起来的,是你们这些勤勤恳恳的官吏和勤劳的百姓。”

蒋老四点头称是,随即又露出些许忧虑:“公主,粮仓已经快要放不下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赵璎珞微微一笑,她早已有了打算:“将储存不下的粮食作为返租补贴,发还给那些刚处于温饱线的大宋子民。这样既能减轻他们的负担,也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蒋老四闻言大喜:“公主英明!此举定能进一步激发百姓们的生产热情,促进大宋农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天,朝会如期举行。赵璎珞端坐于朝堂之上,面对着百官,她提起了当前的重要议题——粮食的处置问题。

“如今粮食丰收,百姓衣食无忧,这本是好事。”赵璎珞缓缓开口,她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但如何妥善处置这些粮食,却成了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各位有何高见?”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百官们各抒己见。有的官员认为应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以平衡市场供需;有的则建议改种其他作物,以丰富农产品种类。

这些建议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未能真正解决粮食过剩的问题。

就在此时,皇城司文博渊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公主,臣以为我们可以考虑将部分粮食运往海外其他国度。”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许多朝臣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大宋是天朝上国,出口瓷器、丝绸等高端商品才能显现大国风范,而出口粮食则显得有些掉价。

“文统领,你的想法很大胆。”赵璎珞微微点头,示意文博渊继续说下去,“但你可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回公主,臣确实有一些想法。”文博渊躬身回答,“首先,我们需要打造更大的船只来承载粮食,因为海浪较大,普通的船只难以胜任。其次,我们可以与海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以粮食换取他们的特产或资源。”

赵璎珞听后陷入了沉思。

她明白,文博渊的建议虽然有些冒险,但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且,在她看来,向海外输出粮食也是大宋国力的体现之一。

“那依你之见,我们需要多少船只来运送这些粮食呢?”赵璎珞询问道。

“回公主,具体数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文博渊回答道,“但初步估计,至少需要数十艘大型船只。”

“那我大宋目前商船的规模如何呢?”赵璎珞继续追问。

“回公主,目前每年出海的商船规模并不大。”文博渊坦言道,“因为海浪大等自然原因,以及造船技术上的限制,我们目前的船只还无法承载大量的粮食进行长途海运。”

赵璎珞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需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文统领,我知你对造船颇有研究,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我相信你能为我大宋打造出能够承载大量粮食的船只。”

文博渊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公主放心,臣定不负所托。”

“好,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赵璎珞微笑着点头,随后又补充道,“对了,你可以利用开封火铳厂的资源,将那些多余的钢铁炼制出来,用来铸造铁甲舰。这样不仅能提升船只的装载量,还能增强其防御能力。”

“公主英明!”文博渊由衷地赞叹道,“铁甲舰的确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海运能力,而且还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商队。”

“正是如此。”赵璎珞赞同地点头,“你且去办吧,需要任何资源,尽管向朝廷申请。”

“是,公主。”文博渊再次躬身行礼,然后转身退出了朝堂。

随着文博渊的离开,朝堂上的议论声也渐渐平息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文博渊全身心投入到了造船的事业中。

他亲自前往开封火铳厂,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如何炼制钢铁、如何设计船体结构等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工匠们的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铁甲舰的建造工作也进展得十分顺利。

数月后,第一艘铁甲舰终于建成下水。这艘舰船不仅装载量大增,而且防御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