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白沟策特大工程,秦晋斗夏国插手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74章 白沟策特大工程,秦晋斗夏国插手

第574章 白沟策特大工程,秦晋斗夏国插手

五月,大夏朝廷下达开凿淇水与清河水之间的河道,并命名为“白沟”。

根据预算,白沟工程将征召五十万民夫,上万名工匠,用时五年,耗资五十亿钱。

因为白沟不仅是为了开凿冀州通往淇阳的漕运,还兼带有泄洪的作用,所以朝廷将在淇水与黄河的交汇处,修建一座矮堤。

矮堤用石头垒筑,高三米,下方有数十个大口子。

旱期,黄河水位并不会超过堤坝高度,两水交融全靠下方的大口子。

此口还兼疏通泥沙之用。

此外,堤坝建成后,淇水的水位会升高,而且河水宽度也会增加,将可通行更多的船只。

等到黄河汛期,黄河水位暴涨,堤坝将会陷入河水,一部分黄河水会驶入淇水。

通过淇水,进入白沟,然后冲入黄池,将会扩大黄池的面积,多余的水将会通过清河水东入大海。

六月二十一日

所以这次的水利工程并不是仅仅开凿白沟,其工程量包括但不限于:

原先占据武都郡西部的仇池国国主仇池公杨世去世,其子杨纂袭位后,一改往前臣服秦国的政策,并断绝了与前秦的臣属关系,全面倒向晋国。

但苻坚拥有潼关天险,夏军纵然再精锐,也无法短时间攻破潼关,届时定会与秦国陷入持久战。

十万民夫在工匠、官吏的指挥下,开始热火朝天的挖掘河道。

不仅如此,由于清河水的繁荣,使得新开凿的清河入海口十分迅速的繁茂起来。

总管白稳也抵达了渤海郡,下达了开工命令。

六月,征召而来的前期十万民夫已经抵达清河水,开始入驻工地,各部门的驻地也开始设置。

夏廷接到了秦国镇东将军、洛州刺史的晋公苻廋,献州治陕城,投靠夏国,请求援军的书信。

而自从清水河沿线水道增扩后,清水河沿线商业贸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起来。

苻坚大怒,当即派兵进攻仇池。

而夏国不然,由当地官府统一征召,统一带去服役地点,一路上的所需,工具、伙食等,全由朝廷支付。

得到消息的杨亮命郭宝等人领兵协助杨纂,抵抗秦国入侵,并帮他镇压叛乱。

二月

杨纂叔父杨统不同意杨纂投降晋国的想法,举兵发叛,并联络秦兵。

靖平九年

夏国白沟工程终于开始开凿白沟。

五月

双方在仇池国的都城仇池展开大战。

白白浪费一年的时间,结果损兵折将,什么也没有得到,还推迟了白沟工程,这对夏国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朝廷准备先从东往西修建,这样能够保证粮食供应。

正当夏国全力以赴,投入国内建设时,秦国发生了大事。

如今夏国各地供养淇阳尚且困难,又如何能够支持大军长时间出征。

原先清河水沿岸的坞口不过数十,如今已经超过了一百。

这耽搁一两年,那里耽搁一两年,白沟工程将会无限期推后。

修筑淇口堰;迁徙淇水两岸部分百姓;修高淇水沿岸堤坝;开凿白沟;

疏通清水河;加筑清水河堤坝;扩大黄池范围,迁徙黄池周边百姓;开凿清水河到渤海湾的水道。

届时淇阳再现粮危,正巧又有敌人入侵,夏国该如何?

白潜认为众臣说的对,适逢苻坚加强了临晋、潼关的防备。

白潜与夏国群臣多日商议,认为此时夏国正处于白沟建设的开始阶段,若贸然出兵,定会将之无限期拖延。

显然,现在夏军要想过黄河,从河东已经没办法了,只能在符瘦的接应下,过河南。

其他国家征召民夫,就是服徭役,需要自带粮食、自备干粮,朝廷不需要耗费一钱。

靖平七年

白沟修抵白兴郡,正在扩挖黄池。

故而,最终白潜决定,拒绝符瘦的请求。

而且根据冀州上报的今年赋税,其中商税提高了近一层。

此外,白潜还在白沟总管下设有六品监察御史,以秘书郎蔡房担任,有权查看工程账簿,若发现贪腐之事,可直接报告白稳或白潜。

不过并不会给工钱,只保证民夫一日两餐饱腹。

此地名为清津县,是新县,但人口却超过了五千户,还兼有大型船坞,使得清津县船只往来频繁,商人都想要带走从冀州运出来的商品。

调度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而时间一长,势必会出现变数。

夏国民夫的征召与其他国家不同。

杨纂也急忙派人求援晋国梁州刺史杨亮。

反而趁着秦国内乱,加大对白沟的投资,期望尽快结束白沟建设工程。

若粮草不济,夏国只能退兵,而且必定要退出河南,返回河北。

等到战争结束,朝廷又要休养一两年,才能重启工程,而到时候又会不会出现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为了保证这次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白潜任命白王稳为白沟总管,全权负责工程的所有事务。

然秦兵凶猛,以及杨统率众倒戈之下,杨纂军大败,郭宝部也被秦兵击溃。

仇池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在杨统的劝降下,杨纂只得出降。

苻坚任命参与进攻仇池的将领杨安为仇池太守,让其镇守仇池,自此仇池国灭亡。

九月

苻坚又出兵攻伐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司繁,尽降其众。

最终留乞伏司繁在长安,只由其堂叔乞伏吐雷统众。

十月

吐谷浑君主碎奚亦因前仇池灭亡而遗使向前秦进贡,苻坚亦授予其官职爵位。

靖平十年

夏国终于开始修筑淇口堰。

正月

晋梁州刺史杨亮派其子杨广进攻仇池。

但没想到杨广大败于仇池守将杨安。

不仅如此,原先驻守沮水防备秦国的各军戍更,听说大军溃败后,竟因而弃守溃逃,逼使杨亮不得不退守磬险。

晋国对秦国的防线因此而出现漏洞。

眼光卓越的杨安很快就发现晋军防线的错漏,趁机进攻晋国汉川,并向苻坚上表,请求增派援军,或可一举攻破晋军防线。

苻坚得到了杨安的奏书,大喜。

但他的胃口很大,当即命益州刺史王统,协助杨安,领兵攻汉川。

镇西将军毛当等人攻打剑门,大举进攻晋国的梁、益二州。

六月

晋梁州刺史杨亮在青谷率巴獠蛮抵抗失败,退保西城。

结果汉中、剑阁、梓潼等地先后失陷,被秦军占据。

六月二十日

晋益州刺史周仲孙,正在绵竹抵抗秦军周彤部,结果得知秦将毛当,已经率领偏军,绕过绵竹,已经快攻到益州治所成都。

周仲孙惊慌,害怕被毛当断了后路丢失性命,连忙丢弃大军,只身逃往南中。

于是秦国得到了益、梁二州。

九月

夏国白沟工程完工。

至此,历时五年,总共动用超百万民夫,耗费数十亿的特大工程,就此完成。

白沟工程完成后,夏国整体的商税凭空提高了一层,而且解决了一直以来,淇阳人口累赘问题。

如今的淇阳,只要白沟不堵,可容纳超过七十万市民居住。

靖平十一年

正月

秦国益州发生叛乱,蜀人张育、杨光起兵反抗秦国,向东晋称藩,而巴獠酋帅张重、尹万等亦参与。

遍地烽火,使得益州地方军不能制。

苻坚由此派出命邓羌、杨安入蜀镇压。

同一时间,东晋益州刺史竺瑶及威远将军桓石虔受命入蜀,率军进攻垫江。

四月

张育等人围攻成都。

张育等人势大兵多,杨安等部只能固守成都。

另一边,竺瑶、桓石虔两人在垫江击败了秦国宁州刺史姚苌,进兵至德阳,被邓羌所阻。

双方在德阳相拒。

五月

夏雍州刺史王猛派驻在长安的细作,得到了秦兵南下的消息。

王猛将之上报给朝廷,请求趁秦国中央空虚出兵,与陕川都督刘义新夹攻冯翊,破入关中。

白潜看到奏书后,召集众臣商议。

有些人同意由王猛攻关中的建议,而另一些人则不同意。

“陛下,此时关中固然空虚,然毕竟是苻坚的国都,不管是防守,还是民心优势多利于苻坚。

而我夏国不仅需要渡河攻击,还需要承受从冀州远道运输的粮草。

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能够成功,也最多不过占据冯翊而已。

然秦人又岂可任由我们,之后定会不断攻打,将我们所有的精力都会牵扯其中。

岂不是为晋国做了嫁衣?”

“那依崔爱卿所言,该如何?”

此时已经升任国相的崔浩,躬身说道:

“臣以为,可从青兖二州攻之。

其一,我军在二州已经经营了数年之久,当地已经基本稳固,可以放心出兵。

其二,可不需要担心渡河的危险。

其三,大军不仅可以依靠青兖二州的粮食,还可借助冀州的粮草,大军无后顾之忧。

其四,如今秦晋二国相争于蜀中,而对于关东多有忽略,我们在此做文章,相对容易。

其五,秦国对于关东的掌控不如关中深入,抵抗不如关中激烈,或可彻底占据秦国豫洛二地。

如此五利,臣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白潜皱眉细细斟酌,群臣也不断交头接耳,商讨着崔浩所言之五利。

“诸位爱卿,你们认为崔相此五利,如何?

可行焉?”

“陛下,臣以为,崔相所言五利,可行。”

国尉张士之出言支持。

“臣等以为,可行。”

“既然大家都认为可以,那就按照崔相所言,攻秦!”

“大夏威武,大夏万年。”

这是在场的军方众人的欢呼,沉寂了数年的夏国将士,终于能够一展宏图。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