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建康破桓楚立国,孙恩亡刘裕掌权

2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596章 建康破桓楚立国,孙恩亡刘裕掌权

第596章 建康破桓楚立国,孙恩亡刘裕掌权

南平五年三月,桓玄击败少量试图守城的司马元显军士,正式踏入建康,再现了其父桓温的壮举。

入京后,桓玄当即假借天子诏,称诏解严。

并以自己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及后,桓玄历数会稽王司马道之及其子司马元显的罪恶,流放仍在建康,没有逃跑的司马道之到安成郡。

数月后桓玄暗中派人杀死司马道之;

十一月,又杀司马元显、庾楷、司马尚之和司马道之的太傅府中属吏,尽数铲除异己。

南平六年正月,桓玄忌惮刘牢之及其手中精锐的北府军,于是先是以防备孙恩为由,命其为会稽太守,令其远离京口。

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害怕被朝廷俘获,处于极刑的孙恩,果断投海自尽,数百名他的妓妾和信奉他的部众皆随之而死。

两军于峥嵘洲相遇,展开大战。

但桓玄畏惧刘裕兵锐,不敢出击,打算屯兵覆舟山,以守待攻。

三人约定计划在京口、广陵、历阳、建康四地一同举兵。

可没过多久,孙恩又一次进攻临海郡失败,早先被其掳掠至海岛的三吴士民经上年大败给刘裕和此战后,至此死亡殆尽,仅余数千人。

在刘裕亲冒矢石,领兵死战,并乘风施以火攻的强势攻打下,桓谦最终被其击溃。

南平七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规格的十二旒。

他认为对方自京口到建康后,突然见到己方大军屯聚于此,必然惊愕。

但一系列的战败,使得桓玄军人心散离,就连桓玄的心腹殷仲文,都趁着他战败,以收集散卒为名背叛桓玄,带着司马德宗与司马聃的两位皇后,回到建康。

听闻刘牢之自戕,其余北府军出身的将领,深感性命不保,纷纷北逃。

但死于西进的益州刺史毛璩之手,死时身边只有丁仙期、万盖二人为其挡箭而已。

桓玄见状,想要带着数百名心腹意图往梁州投奔梁州刺史桓希。

结果二人皆战死,桓玄再次对北府军感到恐惧,不愿意再次派兵援助。

南平七年,桓玄自迁大将军,同年又以南郡、南平郡等共十郡封自己为楚王,加九锡,并能置楚国国内官属。

三月二十日

成功将建康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并以此控制天下。

接着原于历阳举兵的诸葛长民被太守刁逵所捕,亦失败。

桓玄军虽然有兵力优势,但因桓玄经常在船侧泛舟,预演败走时的动作,因此士无斗志。

此时桓玄基本已经完全掌握东晋,凡是反对他的,都已经被其屠杀。

然原本雄心壮志的桓玄,自从篡位以后,骄奢荒侈,游猎无道,通宵玩乐。

三月

刘裕率由北府军为核心,组成的义军进攻竹里,遭遇桓楚征讨都督桓谦的抵抗。

因为刘裕军攻势甚猛,桓谦守得很是艰难,便向桓玄派兵从侧翼进攻刘裕,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南平八年

二月

北府旧将刘裕、何无忌与刘毅等人正式举兵讨伐桓玄。

这个时候,刘牢之才发觉自己被桓玄设计,于是连夜赶回北府军驻地,意图反叛,却得不到北府军将领支持。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深感孙恩之乱已经平复,刘牢之便多次上书请求回归,但被桓玄拒绝。

走投无路的他于是北逃至广陵,意图投靠广陵相高雅之。

不过桓谦坚持,桓玄只得派了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迎击。

在刘毅的进攻下溃败,焚毁辎重乘夜挟帝继续西走,一直逃回江陵。

依靠军队掌权后的刘裕,先是诛杀了反对自己的“江左冠族”,然后假称授司马德宗的密诏,尊奉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承制大赦天下。

然后大肆对北府军士加以封赏,离间刘牢之等高层将领与底层士兵的关系。

五月二十三日

此时的江陵城在刘裕军的威胁下,已经彻底大乱,军民四处奔走,寻求活命,就连桓玄的命令都没有人遵行了。

其中司马休之、高雅之和刘牢之子刘敬宣,逃往北夏,投奔了北夏河南都督、镇西将军白秩。

之后自己只要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必会自动散走。

一路西行的桓玄等人一直逃到寻阳,得江州刺史郭昶之供给其物资及军队。

甚至就连自己最亲近的兄长桓伟丧期时,都在游玩享乐,致使官员百姓更加困惑而疲惫困苦,民心思变。

不过其妹夫卢循,依旧率领其残部,坚持斗争,但已经对朝廷造不成威胁。

此时已经官至使持节、都督扬江徐等九州诸军事、领军将军的刘裕十分高兴,奏报司马遵对追击桓玄的刘毅、何无忌大加封赏。

后挟持废帝司马德宗至江陵,在江陵署置百官,并且大肆督造水军,不足一个月就已有水军二万,楼船和兵器都显得很强盛的样子。

四月

北府军何无忌攻陷湓口,进占寻阳,与刘毅等一直西进,桓玄亦自江陵率军迎击。

其实在桓玄派桓谦等抵抗刘裕时,其实已经萌生离去的念头,并命令殷仲文早早准备好了船只。

可在路上,想起自己的一生,征战沙场数十年,在死人堆里来来回回,如今居然沦落为丧家之犬,越想越觉得悲悯,最后竟然自戕于路途中。

之前刘裕等人攻入建康后,先是支开了同掌兵权的刘毅、何无忌二人,自己则留在建康,巩固胜利果实。

谁知刘裕在建康城中的内应刘迈对此十分惶恐,后更以为图谋被揭,向桓玄提前报告,致使建康举事失败。

同年十二月,桓玄筑坛告天,正式登位为帝,并改元“永始”,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不久迁于寻阳。

接着解除自己平西将军和豫州刺史的官职,将其全部并入相国府。

如今桓谦战败,桓玄当即就与一众亲信西走。

好在刘裕等终也成功夺取了京口和广陵,镇守两地的桓氏宗亲桓修、桓弘皆被几人所杀。

稳固了朝政后,刘裕开始着手清缴死灰复燃的桓玄残余势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夺回被桓氏控制的天子司马德宗。

就在刘裕马不停歇的率军攻伐桓氏时,北方再次发生剧变。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