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大冢宰天子喋血,法鲁公安之若泰

1个月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60章 大冢宰天子喋血,法鲁公安之若泰

第660章 大冢宰天子喋血,法鲁公安之若泰

话说宇文护独掌大权后,行为愈加无所禁忌,但因为对待皇帝宇文觉依旧恭恭敬敬,时常以周公自比。

宣称自己要学习先王,尽心辅佐天子,等到天子及冠,具有亲政能力后,一定会学习周公,将政务返还给成王。

所以宇文氏内部对宇文护还是很信任的,没有出现宗室反对他的情况。

可宇文护之前清洗开国元勋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后果。

就是给许多宇文泰时期的老臣一种假象,宇文护是在清除先帝旧臣,培植独属于宇文护自己的新贵。

其中以天官府正五命司会李植、夏官府正五命军司马孙恒为最,他们因为在宇文泰时期就是朝廷重臣。

担心宇文护执政,受到排挤,失去了如今的权势。

于是就密邀宫伯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白进等人为亲信。

一起劝说少年天子宇文觉,让他早日行动,不要被宇文护所迷惑。

并说等到皇帝能够亲政后,宇文护一定不会将政权返还给他,毕竟古往今来,天下只有一个周公,却有很多个司马氏。

便加紧密谋,准备约定日期召集各位公爵会宴,乘机抓住宇文护,将其杀掉。

由于宇文泰打下的良好表率,使得宇文护一直以其为榜样,是真的没有篡位之心。

随后又将乙弗凤等人统统处斩,并派出使者,处死了远任的梁州刺史李植、潼州刺史孙恒。

谁知与谋的张光洛实则是宇文护的人,将所有的计划全都告诉给了宇文护。

所以群臣都说:“这是您的家事,随您的安排!”

因为的确是宇文觉先动的手,加之宇文护此时已经掌控朝堂,而他又不是自己登基。

随后宇文护召集所有公卿、宗室,对大家哭诉宇文觉的暴政,并展示了审问乙弗凤的结果,直言若不废除宇文觉,另立明君,先帝的夙愿将成为泡影。

带着张光洛,宇文护找到了自己的心腹柱国大将军贺兰祥、小司马尉迟纲,向他们展示了乙弗凤的阴谋。

另一边,见宇文护加快安排自己亲信的速度,留在长安的乙弗凤等人,感到了惶恐。

以先帝宇文泰长子宁都公宇文毓,年轻而有德操,仁慈孝悌为名,立为新君。

但党羽、耳目遍及宫内宫外,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最终宇文护以嫡子宇文觉荒淫而无节制,亲近小人,猜忌骨肉为名,废为略阳郡王。

并加紧把控朝政,以防止这种事情再次出现。

但宇文觉并没有意识到宇文护的暗自警告,反而多次说自己想念二人,想要宇文护将他们召回来。

因为尉迟纲兼领禁军,所以宇文护就派尉迟纲入宫,借口召见乙弗凤等人议事,将他们全部抓起来。

于是只得派李植出任梁州刺史,孙恒出任潼州刺史,想中途遏止他们的企图。

众人都劝宇文护先下手为强,废除宇文觉。

接着趁机解散宿营兵,让贺兰祥带着城外的府兵,进宫逼迫宇文觉退位,然后将其禁锢在他原来的府邸。

宇文觉越想,越觉得有理,于是多次率领武士在后园讲习擒拿动作,准备时机成熟,一举将宇文护诛杀在宫中。

不久,宇文护暗示宫人,将宇文觉毒杀。

文康二年六月,文皇帝宇文泰长子,宁都公宇文毓在权臣宇文护的拥立下,成为大周的新皇帝。

并下诏改明年年号“武成”。

七月,新帝宇文毓加宇文护太师,位列诸公之首,成为朝堂地位最高的大臣。

接着赏赐辂车、冕服,其子宇文至被封为崇业郡公。

又改雍州刺史为牧,让宇文护担任,作为天下州郡之首,命阶九命,并赏赐他钟磬类乐器。

这些一方面是宇文毓的投桃报李,一方面是为了麻痹宇文护,实则暗中夺权。

表面上宇文毓看似文弱,实则心里极是明敏有主见,不肯处处听命宇文护。

武成元年二月,宇文毓的示好得到了回报。

宇文护自以为宇文毓极其信任自己,于是为了减轻朝野对自己的非议,上表请求把朝政大权还给皇帝。

心中暗喜的宇文毓顺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知道不能急于求成,于是只要回了部分权利,军国大事仍旧委托于他。

武成二年

随着宇文毓渐渐开始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且各种手段不仅高超,而且让宇文护说不出来什么话。

眼看自己就要被拉下权利的宝座,宇文护开始着急了。

便暗中命令负责宫中膳食的膳部下大夫李安,在宇文毓的饭菜里下毒。

武成二年九月,宇文毓卧病而死。

宇文护以极快的速度,奉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

并让宇文邕正式下达“五官总於天官”的诏书,正式宣告自己成为权臣,不再蛰伏。

自宇文泰时期,全国府兵分为左右十六军,分属八位柱国大将军、十六位大将军统领。

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为了掌管兵权,伙同赵贵、独孤信等人,剥夺了白贺、李渊的军权,设立了左右十二军,分属六位柱国大将军,十二位大将军统领。

之后,赵贵、独孤信等人相继败于宇文护之手,所以如今的左右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节制。

凡是军队的征调,没有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行动。

自从连续毒害了两位皇帝,宇文护也加强了自身的安全,在自己的府邸屯驻的卫兵,比皇宫的要严密。

而朝堂之上,无论大事小事,宇文护都是先行决断然后再上报皇帝。

保定元年二月,宇文邕任命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从法理上承认了他对全国军队的节制。

这时,有人建议为了褒奖宇文护的忠心,便说周公德高望重,鲁国建立文王之庙,宇文护的功劳可比美周公,应当沿用鲁国之礼。

于是宇文邕便下令在同州晋国公府邸建立德皇帝宇文肱的别庙,让宇文护祭祀,仿效鲁国之祀。

保定三年

随着宇文护的权势越来越重,加之前两任兄弟的前车之鉴,宇文邕不得不竭尽全力的奉迎他,害怕自己步入后尘。

于是下诏:

“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助朕完成帝业,安养天下百姓,功勋无比。”

“从今以后,诏诰及官方文书一律不准直称他的名字,违律者下狱。”

宇文护上表,一再谦让,最终还是拗不过宇文邕,接受了这个殊礼。

但在宇文护看来,虽然自己现在权倾朝野,但已经到头了,而他也十分安然如今的地位。

他十分清楚,若真的想要更进一步,只有夺取军功这一条路,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顺利达到目的。

但他也知道,若是出兵不成,被击败,损兵折将,反而会保不住如今的地位,到时候一定会被逼上不得不篡位的道路上,届时一世英名不保。

而宇文护十分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用兵的材料,所以一直竭力避免战事。

但事与愿违,有些事情,你越不想要,他就一定会来。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