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晋阳变掩耳挡敌,攻心战敌在国首

26天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68章 晋阳变掩耳挡敌,攻心战敌在国首

第668章 晋阳变掩耳挡敌,攻心战敌在国首

十一月

感受到腹背受敌的齐帝高纬终于有些慌乱,亲自率大军来援晋州,并命大司马、南阳王高绰领兵北上抵抗白贺。

意图以优势兵力趁着周军立足未稳,夺回晋州。

由于即将进入了冬季,加之仓促出征,士兵又多是新集,长时间征战的疲敝,使得周军士兵状态很差。

于是宇文邕在白丰的建议下做出了避而不战的决定。

数日后,宇文邕下诏诸军班师,派齐王宇文宪为后拒,大军缓缓撤向河东,补充状态。

反观齐国,为了摆脱晋阳如今的劣势,不仅追击周军主力,还派出大军围困晋州,昼夜攻打。

欲要在周军返回之前,拿下晋州。

十二月

见周兵凶猛,害怕自己将命丢在晋阳,高纬留下从兄安德王高延宗守晋阳,自己居然趁着夜色,仅带着轻骑数十逃回邺城。

攻克并州后,宇文邕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转进冀州,兵锋直指齐都邺城。

自感军心大定,他亲自拥兵四万出城抗拒周军,与之野战。

正月十日,高纬传位于太子高恒,改年承光,自为太上皇,将所有军政大事交给新君,自己自闭于宫禁深处,不理世事。

高纬惶惶不可终日,竟然生出了避世的想法。

长安距离晋州很近,休息完成的宇文邕再次出师伐齐,圣驾于长安出发,渡过黄河,与停留在虞州的诸军会合。

宇文邕亲自率军追击齐帝高纬所部,北周大军于是乘胜赶到并州,陈兵晋阳。

结果不言而喻,宇文邕亲自率诸军合战,最终击败齐军,生擒高延宗,克并州,晋阳陷落,与肆州的白贺左军成功会合。

在晋州刺史、大将军元真的奋力坚守下,晋州岿然不动。

让城中军民早日出降,凡携带书信出城投降者,周帝不仅将赦免来人,还会重赏以视容人之量。

同月,对高纬留下自己送死的高延宗十分愤懑,认为反正都是要死,不如疯狂一把。

面对宇文邕的攻心之策,邺城军民果然有所异动,好在新帝高恒在新任大将军元佑平的建议下,强行收缴城中敌信。

虽然北齐君臣面对周国的大军十分惶恐,但是邺城毕竟是历史名城,城高池深,比之晋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一次来到了晋州城外。

美其名曰:“为齐国祈福,请上天降下天罚惩戒周帝。”

于是在随行大夫白丰的建议下,每日向城内射书信,上面多言周军乃王师,周帝乃圣君,齐军多劫掠,齐帝多荒诞。

十二月二十八日

配合着城内的元真部,周军在晋州城外大败齐军主力。

二十日,高延宗竟然不顾城中文武劝谏,执意僭越即位,改年德昌,妄图最后一搏。

所以面对这种坚城,宇文邕知道自己该智取。

建德六年正月

宇文邕携胜利之师,一路攻城拔寨,很快就抵达邺城之下。

并发榜明言,凡有讨论、收藏敌军书信者,按谋反罪论处。

齐大将军元佑平,原为夏室将领,后来东夏覆灭,元佑平任职北齐,历任统军、护军、安北将军、牙门将军、骠骑将军等职。

去年大将军卫菩萨被北周大将白贺斩首,朝中多位战将命殒晋阳,为了邺城的防务。

新帝高恒不得不任用了夏室老将元佑平担任大将军,意欲依靠这位前朝老将的经验,守住邺城,等到洛阳援军。

殊不知,齐国君臣心心念念的洛阳援军,此时正被北周右路军杨坚等人死死挡在孟津以南,一寸也动不了脚步。

而为了彻底断绝齐国文武的希望,宇文邕还派出大量骑兵,巡视黄河北岸,防止南边的齐军北上。

畏惧周军强兵,黄河南岸的齐国勤王军纷纷按兵不动,不敢随意渡河。

就在邺城内将士、百姓恐惧于朝廷的强力镇压,不敢私藏周军劝降书之时。

大将军府内,作为始作俑者的元佑平却手持周军劝降书,细细品读。

特别是书中提到的:“朕文有大夫王轨、白丰,武有大将军贺、迥、盛等人,与之相比的贤臣良将没有五十也有一百,此非天命乎?

况邺之通往他地道路,已经断绝,邺城孤城也,然天有好生之德···”

“白丰,白贺。”

面对着书中的几个名字,今年六十岁出头的元佑平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家主!”

一个将领走入书房,对着元佑平施以军礼。

“我们回家的时候到了。”

元佑平没由来的说了这么一句,来将却好似明白元佑平所指,激动道:

“请家主吩咐,元言万死不辞。”

起身走到一个书架,拿出里面的几本书,露出书架后的墙壁,只见元佑平随意操作了几下,空处突然出现机扩的响声。

一个长宽十数寸的密柜显露出来。

从满是金银的密柜中,元佑平取出一块古朴的令牌,将其交给元言。

“持此令牌,便可证明你的身份。”

“请家主放心,元言便是豁出去了这条命,也要为家族找回过去,谋得未来。”

“去吧。”

看着元言远去的背影,元佑平眼中闪过一丝流光。

城外,正在焦急等待城中消息的宇文邕不由得对白丰询问道:

“如今书信射入城中已经有了数日,为何没有一人出城,难道我们非要强攻不已?”

白丰无言以对,该做的他身为谋士都已经做了,其余的只能看天意了。

就在宇文邕、白丰二人束手无策时,大将军白聚兴冲冲的举着密信跑了过来,对宇文邕说道:

“臣接到城中密报,有齐将愿意弃暗投明,明日寅时,号火为令,内应会焚毁西城,届时敌人蜂拥至西城,陛下可率大军急攻东城,邺城可定。”

宇文邕急忙接过密信,快速阅览后,又不免生疑:

“此人乃齐国三公之一,可信吗?”

“亡国在即,为自己寻求一条活路,人之常情,况此人信中言自己世食夏禄,高齐亡夏,这是在为白氏报仇,行忠臣之举。”

白丰也在一旁劝道:

“不管是真是假,到时候我们可以东城、西城一同进攻。”

“无论是不是陷阱,都必有一门陷落,邺城依然可破。”

甩了甩手中的密信,宇文邕振奋道:“好,就依两位爱卿之言。”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