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号火显西城激战,北方定主从相见

26天前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669章 号火显西城激战,北方定主从相见

第669章 号火显西城激战,北方定主从相见

正月十四日

是夜,寅时,邺城西城城墙上突现一点火光,只见火光顺时针滑动三圈,又逆时针滑动两圈。

城外早已埋伏好的梁士彦下令手下三千精兵做好准备,等到西门大火一起,立即攻城。

没有让梁士彦等多久,只见一抹冲天火光,突然焚毁了西门的门楼,明亮的红光让整个西城暴露在黑夜之中。

见约定信号已到,梁士彦下令攻城。

没有携带笨重的工程器械,只是带着简易的竹梯。

由于西门火光冲天,周军根本就不需要打火把,因为门楼火就是最好的指示灯。

这时,一名忙着救火的齐军士兵,突然发现城垛上有什么东西。

好奇心驱使他上前查看,赫然发现一架竹梯的梯头搭在上面,探头一看,只见密密麻麻的周军一声不吭的顺着竹梯而上。

早就准备好逃跑的齐国太上皇高纬早已送其母和妻子逃亡青州,如今见邺城陷落已经成了定局,便再一次丢下城中将士,领轻骑数十逃奔青州。

此时已经走了三分之二。

而齐国皇帝高恒,则是坚守皇宫最后一个刻,在周兵的眼下自刎。

梁士彦也找了一架竹梯,手脚并用,如同一只灵活的狗熊,快速向城头攀去。

次日,邺城被周军彻底收入囊中,宇文邕出榜安民,邺城由此而定。

只是半个时辰不到,西门便宣告陷落。

正月十六日

齐军大败,周军由是涌入内城,攻入齐国皇宫。

而元真则是带着数百名神射手,一一点射探头的齐军士兵,掩护梁士彦等人。

齐军士兵被吓得魂飞魄散,尖叫道:“周军偷城!!!”

“真是好箭,怪不得短短数年,便升任了大将军。”

坚守内城两日的高恒,在大将军元佑平的建议下,出城与周军巷战。

一直没有动作的十数名鼓手快速的擂动着随身的战鼓,听到急促的鼓声,正在攀附的周军士兵,瞬间血涌而上,加快了速度攀城。

听完,梁士彦拔出腰刀,指着城头大喝道:“擂鼓,进军!”

城下的梁士彦吃味的看着一旁淡定收箭的元真,不由得说道:

“速。”一支箭雨正中惊叫的齐军士兵眉心,声音戛然而止。

由于周军来的突然,正在救火的齐军士兵根本没有来得及。

一个时辰后,东门陷落。

见外城不可守,高恒便下令全军退守内城。

元真不在意的微笑道:“彼此彼此,该你了。”

得知高纬出逃,宇文邕命令把守黄河北岸的大将军尉迟勤率二千骑追击。

二月三日

齐主高纬在济州平原附近意图渡河时,被大将军尉迟勤所部骑兵发现。

眼见自己就要命殒于此,高纬连忙大喊:“朕乃齐国皇帝高纬,速带朕去见宇文邕。”

二月十五日

由于高纬被俘,高恒身死,高纬的其余几個儿子都还年幼,所以齐国能够服众的皇子根本没有。

加之这些年高氏在齐国横征暴敛,荒淫无度,早已失去民心。

于是在高纬亲自手书的投降书,以及宇文邕派出的大军双管齐下,齐国所有剩余的国土,一丝不差的投向了周国。

建德六年三月

齐国共计五十五州,一百六十二郡,三百八十五县,三百三十万二千五百二十八户人口具入周籍。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新归附的州郡,又不能随意替换原来的官员,以免引起叛乱。

在白丰的建议下,宇文邕在河阳、幽、青、南兖、豫、徐、北朔、定等州置总管府,作为州的上一级特殊职位。

原齐都邺城附近的相、并二总管各置宫及六府官,作为陪都,防守关东的重心。

三月二十九日

宇文邕在邺城大肆封赏齐国旧臣,以及周国功臣。

封齐主高纬为温国公,原齐国大将军元佑平为柱国大将军,瀛国公,为齐国旧臣之首。

又废齐国设立的蒲、陕、泾、宁四州总管。

又以白国公白贺为相州总管、随国公杨坚为定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为并州总管。

邺城宴会结束,本当返回府邸的瀛国公元佑平,却没有回府,而是让一个身材与他相近的仆人冒充他回府。

自己在半路下车,坐上一架陌生车辆,来到一处原来是齐国宗王的府邸,如今被宇文邕没收,赏赐给了功臣。

从侧门入府,元佑平一直心不在焉。

等看到房间中的两人,以及他们眉心无法作假的证明,元佑平才激动地哭拜道:

“遗族原氏原平,拜见主家家主,自明庄年被迫分离,至今数十年矣,心情难以压抑,请家主恕罪。”

白贺连忙上前将其扶起,一改军中的不近人情,动容道:

“快快请起,你我两家千年之好,两家分离经年,非人之罪,实乃无法抗力,公能念旧,重叙前好,我代表白氏,多谢了。”

元佑平(原平)亦动容道:

“家主折煞,我原氏乃白氏附庸,先祖留下祖训,世代不可背弃白氏,今日得以见到家主,犹如游子归家,原氏先祖可以瞑目了。”

“聚儿,快,扶原公坐下。”

两人主客坐定,已过而立之年的白聚立于白贺身后,观摩着这场时隔五十多年的主从对话。

原来自从明庄皇帝白秩捕杀四族之士,原氏族老多被下狱问斩,只有少数几名核心子弟逃出升天。

为了生存下来,不得不隐姓埋名,改名为元,宣称自己是原氏旁支,重新侍奉北夏,以求得立身之基。

因为原氏不像苏氏,世代修文,原氏以武名立家,只有战场才能让原氏的传承发挥出来。

因为主家不出,所以原氏一直隐忍,不敢居高位,只是分散子弟前往各处谋生,也眼睁睁看着当初呕心沥血的夏室被高氏所篡,依旧无动于衷。

高氏立齐不久,听到白氏重新在周国出山。

时年不过四十出头的原平多次想投奔周国,返回主家。

但苦于没有礼物,于是一直没有动身,而是一反之前长辈的做法,多立战功,以此升任大将军。

将整个齐国,送给宇文邕,也顺利跳槽到周国,并与以往一样,可以为白氏做助力。

而此举不仅让原氏得以立足,也送给了白氏一派天大的功劳。

白贺的旧将梁士彦、元真,以此战之功,得以升任一州总管。

而白聚也得以成为了柱国大将军,白丰因此获封安阳公,正八命的右光禄大夫。

成功让白氏的下一代,无缝衔接白贺的影响力。

“原公,今后你我两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往来亲密。”

原平还想说些什么,被白贺制止,“这是仁宣祖续的决定。”

听闻这是白续的决定,原平就没话说了,白续在如今白氏的地位,与秦汉之际的光信公白卿是一个地位。

如今的白氏有个说法,白罴、白卿、白续被称为白氏三祖。

“你或许应该知道,如今我们四族除了苏氏远避江南,没有办法汇合,都已经见过面了。”

“不仅是你们原氏,全氏还有今后的苏氏,在明面上都不能与白氏有太亲近的关系。”

“当然,若两家的子弟情投意合,我们也不会阻止,在外人的眼中,我们最好的关系,仅仅保持姻亲之好。”

“此举不仅是保护白氏,也是保护你们三族,以免如同淇阳旧事,让你们跟着我们白氏吃瓜落。”

见原平还想要表忠心,说自己不怕,与主家一同荣辱,乃原氏子弟的最大荣耀。

白贺感动道:“你们原氏的心意我是知道的,但我不能看着伱们因为白氏的一些问题,而流血流泪。”

“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白氏说了很多遍,你们三族并不欠我们的,相反白氏欠你们良多。”

最终,原平还是同意了白贺提出的议案,原氏从此独立发展,并不再与白氏有什么明面上的瓜葛。

但为了实现四族共志,原氏会与全氏一样,派驻一名军事顾问前往白氏主宗,任白贺的参军随身书记。

白氏也会派驻一名账房,与全氏一样,监管流向原氏的白氏资金。

依照原氏遍布天下的军事子弟,白氏的势力进一步加强。

“为了你们原氏着想,暗地里你们依旧以原氏为祀,明面上,你们以元为姓,这样不容易引人注意。”

“家主嘱托,原平时时谨记。”

再次拜别后,原平重新登上马车,暗中返回瀛国公府。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