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3个月前 作者: 金金小师弟
第81章

第81章

艾许的动作很迅速,等到李开阳睡醒的时候,社交媒体上关于飞升理论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

粗略看了几个热度比较高的讨论,看得出来民众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今天是年二十九,街道上不时响起的鞭炮声倒数着春节的到来。

伍老一行人又跑去乡下泡温泉去了,倒是留李开阳一个人在家里处理地联的事情。

星球总督选举的日子定了,就在年后,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艾许认为总督跟李开阳的地位有些冲突,两个人职权重叠了。

不过他倒是不这么认为。

一个对内,一个对外。

他自己只需要负责星球的统筹规划就行了,内部需要润滑各个机构,还有民生这些更细微的事就交给总督。

负责对接欧罗巴七号殖民船的事务官汇报了他们的进展,船上配备的重力传感器正在监听周围十万公里的区域,寻找人造物的痕迹。

只是十万公里在太空的尺度上啥也不是,寻找的效果有限。

星港和月面基地的建设已经完成,工程船还建立了人类第一个深空开采站,开采月面的矿石资源。

随着开采站的投入使用,茂汇报的资源统计数据又提高了许多。

是的,在发现茂会说话以后,李开阳已经把它纳入了小助理的工作范畴,无情的抛弃了原来那个不会说话的aI。

但是话说回来,融合了原始aI的代码以后,它们两个本来就是一体。

“先生,我做了个技术统计,把舰队的战力数据化,您看可以吗?”

茂建立了一个太阳系的小模型,漂浮在地球上空的小战机标志就代表着星海舰队,标志的下方还跟着数值,120。

“真是个不错的数字。”

李开阳觉得茂的想法很不错,无论是统计能量的增长还是合金的增长,最终都是体现在舰队上。

舰队才是一个文明是否强大的象征。

只要它的数值有在增长,就代表地联正在进步。

这可比学者们费劲去罗列一大堆同比、环比数据来解释星球工业的进步直观多了。

茂又汇报了一下三大学科的现状:

物理学产出:42/月

工程学产出:41/月

社会学产出:36/月

不错,随着学科恢复正常,社会学的产出也跟了上来。

像是紫外发射器这样花费75工程学点数的科技,就不用与之前一样紧巴巴的扣着时间研究了,一个多月就可以完成。

他的手头上还有一门奇特的科技一直没用,物理学Lv1科学研究大楼,

根据他的解读,研究大楼可以提高学术效率。

他是相当不相信的!

抛去他这样把科研当乐趣的人不谈,很多人认为科研等于上班。

上班等于坐牢。

所以他十分想见识一下黑科技建出来的楼会是怎样的。

茂把大楼的建设蓝图分发给了对口部门,想来夏天的时候就可以见到了。

李开阳的处理内容大概就是两部分,不是很多。

所以除了花一些功夫统筹星球建设外,他还有大把的时间用在研究太阳上。

现在的科研船虽然可以活跃在火星附近,但是想研究太阳还是差的远。

船体极有可能在靠近这颗g型恒星的时候就被炙热的高温融化。

仅是单纯的卡斯合金可没办法对抗恒星爆发的能量。

还要考虑将来的开采站材料强度,能征服太阳,说明地联已经有能力完全走出本星系了。

警告碑的活体金属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只要在材料里掺上足够的量,李开阳估计黑洞都能走上一遭。

地球上会不会有这些物质?

李开阳忽然想到,如果说有一个地方可能存在活体金属的话,那只有可能是时间神庙。

警告碑在那里驻留了几个月,把自身的凹痕都给恢复了。

他询问过古城的祭司于尔屈,流传的经文里有先祖征战的故事,他们拥有砍不坏的盔甲,正是用这些盔甲,他们才在波斯与罗马之间顽强的活了下来。

看来这些盔甲极有可能含有活体金属的成分。

李开阳将发掘时间神庙的计划提上了议程,节后就可以组织人手出发。

搁置了几年的时间神庙考古基地是时候重启了。

忙活完手头的事情,窗外飘来了油脂的香气,每年年二十九老李家的固定项目,炸麻球!

他伸了个懒腰,猛地推出门去,对着院子大喊:“老爹,加我一个!”

在家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李开阳只觉得就过了一个省略号的时间,他的春节假期就结束了。

每每想起来假期里做了什么,他的脑子都是一片混沌。

大抵是被外星人偷走了这段记忆罢。

一行人状态满满的回了基地,重启小亚细亚考古基地的人已经选派好了,就等着李开阳下令出发。

令人意外,伯乐也在队列之中。

他能站在这,说明已经完成了国家最严密的审查。

“你们那个玩意谁发明的,一坐进去我就开始说真话,这可比FBI的手段高明多了。”

老辣的特工在感慨艾许发明的小设备,可以在无数个语言逻辑中判断被试人是否说谎。

李开阳看了他还算不错的精神头,夸赞道,“还好你说的都是真话,不然你的突触活动会被延缓,每一个思考瞬间就像过去一天那么久。”

“够狠.”

心冷如他,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其实最让李开阳感慨的是,本以为彭格尔是披着人皮的外星人,但是解刨发现他就是个普通地球炭基生命,没有三头六臂和镭射眼。

在纽约第一医院也翻到了他当年的出生证明。

他从小到大的所有资料都齐全,也没有性格大变的情况出现。

也就是说不存在被取而代之的可能性。

这就很奇怪了。

“在鬼山的时候伱说彭格尔的老巢就在柯依伯带,这是怎么发现的?”

李开阳想从老特工嘴里知道更多消息。

伯乐慢悠悠地走上运载机机舱,掏出扁酒壶呷了一口小酒,“他用射电望远镜对准了那里,不止一次。”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