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日冕层中的怪物

3个月前 作者: 金金小师弟
第83章 日冕层中的怪物

第83章 日冕层中的怪物

警告碑的解构进度是在发现活体金属后的第一周完成的。

袁回在残片中发现了李开阳描绘的那个直通地下的电缆管道。

其实那个不是管道,是一个高能的等离子约束场。

一旦有符合筛选的物质进入约束场,它就会被自动的吸入警告碑中的容纳器。

从作用原理来看,警告碑对于活体金属的捕获方式也只是高科技般的守株待兔而已。

管道深入活体金属的储存土层中被动等待它的到来。

有了样本,复刻就快了。

三天后,一个简易的捕获装置就封装送到了活体金属的开采现场。

机器开动,用于储存活体金属的容纳装置在一夜之间就被填得满满当当。

隔着透明的外壳向里看,可以看见,深褐色的土壤中偶尔闪烁着漆黑的动点。

一个收容装置可以储存3000立方的土壤。李开阳预计这其中大概有1克的活体金属。

所有容纳箱都被封进铅盒中秘密运回了基地。

袁回用更细小的等离子约束装置进一步提纯了土壤。

就这么套娃的提存了十几次后,3000立方米的土壤变成了塑料试管中比一颗指甲盖还要细小的黑色物质。

这就是目前得到的最纯的活体金属。

不要小看这一小滴。

提取它的工序耗能能够抵得上一座小型城镇一年的能量损耗。

但是关于活体金属的运用是喜人的。

材料所剥离了一份大小相同的卡斯合金,浸入到活体金属之中。

二者没有融合,但卡斯合金的熔点被提高到了十万摄氏度。

并且他们还发现同样质量的活体金属制成的浸润液可以浸泡十万倍于自身重量的合金。

这颗质量为1克的活体金属微尘,直到第100001次浸润才彻底的失去它的神奇性质。

确认了方案可行后,时间神庙的开采现场马力全开,每天可提存出一百克的活体金属。

再有个20天。

就可以提取出足够浸润一艘小型科研船的活体金属浸泡液。

等待浸泡的日子中,地联选举的日期也近了。

除了活体金属以外,基地讨论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来自哪个州的竞选人最有可能当选。

是亚洲,欧洲,还是美洲。

多数人的答案都是亚洲,毕竟前期的警告碑对抗充分证明了这个国度的前瞻性,他们给出的理念也足够吸引人,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公平的理想城。

进入选举的最后十天,竞争逐渐白热化。

各州的竞选团们都在宣扬各自的理念。

在此期间,而第一艘由活体金属浸泡液打造的科研船在经过地面高温实验合格后,悄无声息的飞上了太空,直奔太阳而去。

这艘科研船没有搭载科学家,完全由茂控制。

好处是不需要考虑维生系统。

坏处就是科研效率比较低,只能走个过场。

科研船在经过金星的时候,借助引力弹弓效应,直奔太阳而去。

在超光速通讯论坛中,茂叙述了接近太阳的感受:

“我正在越过水星。”

“我的正前方是一个极亮的球体,温度很高。”

“表面的光球层像是一锅滚烫的火锅,不断往外抛洒物质。”

“速度超过每小时800万公里。”

“······”

“预计接触日冕层的时间还有30分钟,我的太阳分光仪已经可以看见表层高达3000公里的静止日珥。”

通讯设备中的茂不断用语言描述它的所见,能够善用比喻,代表它的拟人程度又更近了一步。

施密特看了看身旁的机器人,又看了看远在太阳周围的科研飞船,顿生奇妙之感:

“你在天边,又在眼前。”

他向茂描述了自己的感受,并且询问道,“如果与自己对话,你会人格分裂吗?”

茂摇了摇头,“并不会,我已经将记忆阵列隔离,他的所见,并非我的所感,所以我们不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

李开阳的耳朵动了动,他莫名想到了彭格尔与科伦争吵中提到的那句话,‘我们是唯一,我们是整体。’

施密特也赞同的点点头,这句话非常贴切的表达了茂的思维方式。

飞船继续接近日冕层,太阳的日冕属于太阳大气的一部分,厚度可达几百万公里。

太阳的表面并不像普通行星一样,越接近表面温度越高。

在最外侧的日冕层才是太阳温度最高的地方,可达百万摄氏度,而再往内的色球层和光球层,温度只有几千度。

所以只要科研船克服了日冕层的高温,登录太阳表面就成功了一半。

茂接着描述科研船的数据:

“光谱仪显示,目前外界温度达到了50万摄氏度。”

“舱内气温与外界差别不大,数据指示飞船一切正常。”

“稀薄的等离子体不断的在飞船表面放电,每一厘米空间尺度的电压都达到了几亿伏特。”

“飞船内壁的绝缘保护层工作正常。”

视角继续拉近,科研船已经成功突破外冕层,来到了只有1.3倍太阳半径的内冕层。

“目前温度120万摄氏度。”

“已经穿过内冕层中段,我看见了耸立的日珥,真是一副美妙的画面,它们仿佛链接着天与地。”

“飞船到达内冕层底端,目前温度140万摄氏度,飞船外壁有融化的迹象,科研船申请返航。”

李开阳同意了茂的返回申请,本次的试验结果还是相当成功的,科研船几乎扛过了日冕层的高温。

只要稍加改进,穿越日冕层全段不是问题。

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只听见茂的声音断续传来,

“我在.日冕层.发现了.”

话没说完,科研船就失去了联络,再也联系不上。

李开阳转头看向基地中的茂。

后者已经读取了另外一个茂记忆阵列。

它接替着说完了未尽的半句话,“我在日冕层发现了生物,一只游曳的巨龙。”

Ps:因为首订比较差,好像就两百多这样,作者最近一直在思考怎么写,新书期的时候很多书友们说太压抑了,看的太累,节奏乱,或者情节老套,我想后续改进一下,再加上作者白天上班,可能会比较迟,大家见谅,哈哈哈哈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