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内景大劫!元神蜕变!吾道成矣

1个月前 作者: 对酒且开颜
第178章 内景大劫!元神蜕变!吾道成矣

第178章 内景大劫!元神蜕变!吾道成矣

九重天外!

阴煞罡风阵阵、澎湃暗雷汹涌。

也时不时会浮现天外奇株异景,九色云霞遮天的异象。

乃至能窥见得一座座道宫仙阙、神灵洞天的存在。

此地对于凡俗而言,是一片存在于神话传说的地域。

若有生灵偶尔游至此,能目睹神话一幕、成为人间的一部传记。

当张玉清的元神小人出现在九重天之地。

刹那,天象大变,滚滚雷霆汇聚而来。

在他三寸元神金人头顶,形成一方古老雷池,有神话时代的雷霆天宫虚象浮现,一重重雷道天宫彰显着古朴而庄严,巍峨且壮观,矗立雷云之上,漫天金光大盛。

似有雷道神人俯视,降劫于苍生。

“是那个人族蝼蚁。”

“轰!”

神霄雷法的真传不仅是掌握无上雷法精髓。

见状,一尊神灵化身蹙眉,“此人竟炼成了上等两仪雷法。”

第二重雷劫随之而来。

“原来如此,此人正在渡内景大劫。”

轰隆隆~

蓦地,雷池翻滚。

“看来并不需要我们出手干扰,这般劫数下,他很难渡过。”一尊黑袍帝冠的神灵化身开口。

连那俯视而来的神灵都微微惊讶。

天地,不可亵渎。

眼下只是第一重雷劫就显得如此恐怖。

旋即又张口一吐。

他无悲无喜,神色平静,双手捏一道法印。

张玉清双手抡圆,演化一口金钟浮现于身。

无尽雷电,炽烈神芒,让天地间亮如白昼,璀璨夺目,像是无边的大火在熊熊燃烧,烧塌了虚空。

处于九重天外的神灵洞天,有数尊神祇的意识复苏。

森冷的气息自天外传荡而来,让此地骤冷。

闪电的汪洋,电芒汹涌而下。

另一尊神灵沉声,“他有正统神霄雷法真传。”

有金色的,银色的,白色的,紫色的。

张玉清元神小人立身于雷池下,感受煌煌天威气息加身。

难怪说,练气士不能疏忽于任何一场劫数!

稍有不慎,道消魂散。

“果然来了。”

金钟上有鸟兽虫鱼之相,顶在漫天雷海之上,金光幻灭,一枚枚符文瓦解。

这是天地之威,是对妄图以生灵之身,掌御天地伟力的练气士洗礼,不、不是洗礼,而是诛灭。

一条黑白雷龙逆流而上,在雷海间翻滚,将之破灭。

但第一波雷潮总算是渡过。

摄取阴阳气机,将无尽雷光转而逆练成两仪雷法。

雷霆如潮,炽盛无比。

也察觉到诸多神灵化身的存在。

可想而知后续雷劫的威力。

“哼,他还敢元神入九重天,找死。”

与此同时!

“霹雳~”

练气修行,本就逆天而行。

无穷电芒接连天地,像是九天银河倾泻而下,似有千万大星砸落下来。

几尊神祇化身凝聚,降临于此,俯视下方。

“破!”

不过练气士渡内景劫时,有天地庇护,便是神灵也不敢胡乱干扰,否则会引劫加身,引得雷劫变化。

张玉清元神金人脚踏两仪,张口一吸。

“熟悉的气息!”

更象征着雷道一脉正统,与传说中上古雷道真神存在着联系。

让神灵们不得不忌惮几分。

“与我等何干,上古雷道真神早已寂灭于岁月间,没必要卖他们面子。”

“不错,这人与那秃驴一伙,坏我等大事,不能放过他。”

以黑袍帝冠神灵化身为首,众神达成一致。

决定给张玉清的内景劫添点料。

当第三波雷劫降落,伴随着神灵力量的演化,变成了五行杀劫。

五种不同的颜色雷劫降落。

演化五行天象,封天锁地,绝灭世间万物。

“干扰我渡劫,以后必找你们一一清算。”

张玉清眼神冷凛,仰望天外。

他元神化虚,主动入五行雷劫,与之相融。

五行大遁!

这是他在这半年时间内修炼的另一种神通术法。

可于五行之物中穿梭,遁行。

五行雷劫亦属五行之物,不影响五行大遁的发挥。

借此可规避雷劫。

接着,第四波、第五波,也因为神灵的干涉。

雷劫变得越发不寻常,劫数的威能让内景大修士都要棘手。

另外,在张玉清渡劫时,雷道气息影响下。

也有些一些海外大方士神游修炼时感知到这一幕。

“嘶…这真只是内景劫。”

“不知是哪位道友在此渡劫?”

“贫道海外琼霄岛无忧上人。”

有方士的元神念头传达而来,抱着善意。

但被周遭的神灵化身截灭,“滚!”

“蝼蚁,这里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可海外方士也不是什么好惹的脾气。

他们练气长生,最不敬的就是诸神,甚至以敕神听调,诛神斩妖为己任,哪会惧怕神灵。

“你们是哪里的蛮神,敢如此放肆?”

“这里是九重天,可不是你们作乱之地?”

无忧上人等一些方士铿锵大喝。

“蝼蚁,找死!”

黑袍帝冠的神灵化身冷喝,伸手一指,一条条金色神符锁链横空,向那些方士掠去。

方士们大惊,连忙施展遁法远离。

“道友坚持住,贫道去海外请前辈来助你。”

遁走后,依稀有声音在九重天回荡。

不过无忧上人等方士的出现倒是为张玉清争取了一些时间。

在此空隙的时间里。

他布置出黄石天书中所记载的一门奇门大阵。

天元棋阵。

此阵以六十四条纵横阵纹为经纬,立身天元,可趋吉避凶。

“开!”

一声大喝,阵纹勾勒交织,以张玉清为中心。

一道棋盘呈现,蕴含九宫八卦之理,每走一步,皆是棋局变化,神鬼莫测。

当第六、第七波雷劫降临后。

张玉清以天元棋阵抵挡,黑白棋子如龙升空。

摄取天地气机,化作斩神之力。

轰!

又见第八重,第九重雷劫倾泻。

这两重雷劫除了毁灭外,更夹杂天地道韵。

助人参悟内景之变。

何为内景!

太平要术中记载:“内景之地,虚实洞天,驻于空灵,化道之所!”

练气士的内景与武者的武道洞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一个为虚、一个为实。

练气士的内景地无法撑开对敌,形成领域。

但它能沟通天地,映照内外天地道理。

包括内景之地的时光流逝与外界都有所不同。

是修炼之地,也是演化万道,让元神驻留世外的一片净土。

现在张玉清在神通术法的修炼上耗费时间过多。

可如果开辟了内景,于内景地修炼的话。

这些时间将能大幅度减少。

若不然,以张角这年纪,怎么可能掌握神霄三十六法中的十余种雷法,每一种雷法想要大成,对练气士而言,少则十年八载、多则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岁月。

哪怕练气士的寿元相对于武者,稍微多些。

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修炼啊!

所以,这就得仰仗内景的玄妙。

当一道道雷光将张玉清包裹,神焰将其缠绕,他像是在浴火重生,元神在处于一种蜕变过程中。

且天地间的道,正以一种神异的方式呈现、布列于眼前!

……

在张玉清悄然无息的渡劫时。

云台县的天气也从碧空万里,骤然变成一场雷雨天。

大雨簌簌而落,有雷光在乌云中肆虐。

人间亦是上演着红尘百态。

“喝、哈、呼…”

小安安正在齐天棍的教导下。

练习着竖劈、上挑、横扫等姿势。

她得一元金液洗礼,已成为了一元道体,天赋资质异于常人,乃是武道的好苗子。

让齐天棍甚是满意。

一旁的听雨居士则祭出九凰琴拨弄琴弦,悠扬婉转的声音在小院里回荡。

小小年纪,琴道却有了大家之风范。

嫂嫂在认真织布刺绣,时不时比划着小安安的身子。

两个丫鬟抱着小侄儿轻哼小曲。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隔壁的老居士心血来潮,取来纸笔。

研墨,将这一幕天象细细画下。

就连向来粗汉莽夫模样的张玉诚,此时也是抱着一本书卷不离手,摇头晃脑苦读。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张玉清的意识正以一种俯观天地视角俯瞰。

旋即再飘向更远处。

大明天地,宣德帝在兢兢业业批改卷宗。

老道入定,忽而睁眼,剑意冲霄汉。

神汉天地,张角捧书诵读,台下稚子书声朗朗。

他似有所感,伸手一指,一片内景地渲染虚空。

让张玉清的意识短暂停留,感悟内景之妙。

先秦战国,小张良抱着书入睡,嘴角下两条晶莹水珠垂落。

嘴里呢喃,“阿兄、阿兄,我想爹娘了,我们什么时候回新郑啊!”

奇人黄石公低吟,“内景,心之天地也,内景之变在于心。”

声音悠悠传入虚冥之间。

张玉清有感,心神放开,与天地交融。

一片内景地在他心神世界开始演化,此地无一物,不见沙石、不见水露、虚无渺渺、空空一片。

但有一缕缕天地元气从四方钻来。

化作雾气弥漫于这方仅半亩不到的内景地。

元神居于内景,能感知到此地岁月流逝的缓慢。

且有种凡尘体会不到的清净、安宁。

他的元神也在逐渐壮大,不断蜕变,从三寸、变成四寸、五寸…一直到九寸身才缓慢的停止。

“内景之道成矣!”

张玉清悠然感叹一声。

待睁开眼,他的元神气息也随之大变。

更为浑厚,凝实如本体,身上缠绕着无形道韵。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