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高产值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413章 高产值

都好几年没有过这样忙碌的秋收了,大家的好心情可想而知,谁多干点就多干点,真没人说啥。

当然,林子大还啥鸟都有呢,更何况比鸟类智商要高的人类,那肯定也得有几个陈巧珍这样的。

听说有在家扒苞米的活计,陈巧珍肯定想要留在家里啊,那活计可比掰苞米轻巧多了。

只是她刚一开口,她那位大伯哥连搭理都没搭理她,就说了句不中。

后来她又听说她这十来天不在家,李家庄还成立一个托儿所,她就又动起了小心思。

在托儿所干活不就是照看一下那些小孩子,看着他们别从炕上掉下来,这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比坐在场院里扒苞米那活可强多了。

然而这话还没等她去和郑强说,就被郑刚给怼了,在托儿所看孩子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刚刚生完孩子的小媳妇,你去算咋回事?

我,我身上的伤你都看见了,是我撒谎吗?要不是李如意,我胳膊肘能磕这样?还有我这腿

这些伤她不能脱衣服给外人看,郑刚可都亲眼瞧见了,还不向着她,果然不如王明理对她好。

行了,那件事你说不出理去,尤其和李大队长家,你打人家孩子本就不占理,摔坏活该。

这话是郑老太太的原话,郑刚又把他娘的话拿过来说了一遍,不然陈巧珍没完没了的,这觉他还睡不睡了。

见和郑刚这说不通,陈巧珍气的一脚就把人给踹出去了。7K妏敩

然后一个大转身,裹着被子,脸朝西,留给郑刚一个充满了怨气的背影。

本来干一天活就累够呛,郑刚也没心情哄媳妇了,也气哼哼的转过脸。

刚刚结婚几天啊,就整天这样吵吵闹闹的,听见老儿子这屋消停了,郑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她现在是真后悔答应让老儿子娶陈巧珍了。

这就后悔了?要是让郑老太太知道陈巧珍和王明理那点龌龊事,指不定肠子都得悔青了。

忙忙碌碌的秋收也就那么几天,在大家没白天没黑夜的忙碌中,秋收这场战役终于要接近尾声了。

这一天陆县长陪着新来的书记,还有公社的几位干部,当然宋建也来了,大家浩浩荡荡来了十几个人。

县里那位郑副书记,机关算尽,忙乎一六十三遭,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一把手的位置他是别指望了,上面领导也不喜欢这种只会钻营,不干实事的领导干部。

所以他这次不但没有升上去,还因为班子不和,被市里领导给警告了。

陆县长就抓他的生产,抓他的民生,他是不参与那些争斗的,所以这次市里的警告,当然没他啥事。

新来的这位书记很年轻,刚刚四十岁,这个年纪就能当上县委书记,搁在后世,那也是不得了的。

可能是年纪相仿的原因,这位杜书记一看见李富斌,几句话,俩人就有一种越唠越投机的感觉。

尤其当瞧见别的村就那几小堆苞米,李家庄这边堆满了四个大场院大苞米棒子,那黄灿灿的视觉,真是,比看见啥美景都让这位新上任的杜书记高兴。

李家庄有四个小队,每一个小队都有一个大场院,杜玉明把四个小队都走了一遍,还掰下来一粒苞米放在嘴里嚼了嚼,才算彻底相信自己真不是在做梦。

在这样干旱的情况下,一个春天都没下一滴雨,他管辖的这个县,居然还有两个村收成这么不错。

杜玉明欣慰之余,对李富斌这个大队长更高看了,他咋听说,这样的能人,之前居然只是个农民。

唉看来下面公社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到位,这要是把这样的能人都挖掘出来,那他这个县委书记是不是也好干了。

李大队长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位新书记盯上了,当然,他现在是不怕当官的,只是他没想到会这样快,就在县里领导心里打下了烙印。

领导都来了,产值自然要当场报上来,亩产一千三四百斤,这还是保守估计的,好一好,有可能就会达到一千五百斤。

瞧着大家惊讶的表情,实际李富斌是不满意的,凭啥他闺女种在空间里的就能达到三千斤,种在外面的就要减一半?

李大队长,你可是咱们临青县老百姓的大功臣啊,听说当初是你排除万难,把自家身家性命都压上了,借来的苞米种子?

李富斌:这是哪个替他吹的?好像有点吹大了吧?

还身家性命,呵呵,尴尬啊。

那啥,杜书记,您可千万别这样说,功臣谈不上,我也是急的,恰好碰见有这样的种子,完全就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还真成了。

关于苞米种子的事,陆县长已经和杜书记透露过了,老杜也是个明白人,也没再细追究,你这种子到底是打哪来的,这段话就算过去了。

亩产一千四五百斤,这样的产值,别说领导们吃惊,就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都觉得不可能。

可事实就摆在这,这他们可都亲眼见证的,不是李大队长吹牛。

然后靠山屯那边的产值也出来了,虽然比李家庄这边少了一些,也过一千一二了。

李大队长,这样的产值,这苞米,可不能吃啊,我听老陆说了,你已经答应了,这些苞米脱粒好了,我们可就都拉走了,咋样,不会哭吧?杜书记哈哈笑着问道。

李富斌对这位杜书记的印象也很好,感觉和这人沟通起来,比和陆县长轻松多了。

听了这话,也笑着问道:那陆县长答应让我们全村百姓都吃饱饭的事?您也都瞧见了,老百姓这些天累的要扯着猫尾巴上炕,可还是整天都笑哈哈的,为啥?还不是看着这大苞米棒子,觉得今年能吃饱饭了。

明白明白,老陆和我说了这事,是这样,县里已经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用咱们的好苞米种子,去那些没受灾的省多换一些粮食回来。

李富斌:合着县里是这样打算的?那可就有点鼠目寸光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