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海外来信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94章 海外来信

肖毅晨尴尬就尴尬在这了,他深知养父母对自己是真关心。

至于亲爸亲妈,也不能说他们是假关心,但他们只想要把他抢回去,让他彻底忘了养父母一家,只要他做不到这一点,在他们那里,就不可能是个好儿子。

亲爸亲妈的心愿他做不到,他们家未来就不会有消停日子过。

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父母,他和小北的亲事,眼看就不行了,小伙子心里这口气,肯定是出不去的。

和父母断绝关系?

这个念头他早想过无数次了,可,这怎么可能,他不清楚法律有没有这一条,子女和父母能不能真的断绝关系?

但他深知,他那对父母,是绝对不可能和他断绝关系的。

所以他只能躲,对,他就是在躲,不惜一切代价的在躲。

一个人要是连希望都没有了,生死就不那么重要了,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学业还重要吗?

李富斌同志和孙凤琴同志都知道肖毅晨为啥如此绝望。

那孩子从小在他们家长大,可能最怕的就是这一天,他不能在这个家继续待下去了。

最希望的就是,他有一天,也能和小东小北一样,喊他们爹,喊他们娘。

现在因为他亲爸亲妈,别说和小北的亲事,他肯定觉得已经没脸再见他们了。

自己带大的孩子自己了解,夫妻俩对肖毅晨的心里,一猜一个准。

如果肖毅晨没有私自从学校那边离开,李富斌同志肯定会好好和养子谈一谈,开解一下他。

实际肖父肖母心里那点小九九,李富斌同志和孙凤琴同志也都猜到了。

那夫妻俩想要阻止两个孩子,对小北百般挑剔,并不是说没看上小北。

而是就是不想让自家两个孩子,和他们家再有牵扯,所以小北现在就是仙女下凡,那两个人都能从小北身上挑出毛病来。

看来这两个孩子想要凑到一起肯定是不行了,本来小北就对肖毅晨没多少那方面的想法,这回肯定更不会考虑肖毅晨了。

不过也别说,孙凤琴同志拿脚踢了踢李富斌同志,压低声问道:“你发现没?自打那天那件事后,小北好像比以往沉稳多了?”

李富斌同志大眼珠子瞪过来,没好气的回道:“我老闺女啥时候不沉稳了?”

孙凤琴同志:“……行,算我用词不当行了吧?”

与此同时,小北也在看信,是肖毅晨临上战场前,给她写的一封信,她今天才收到。

可能肖毅晨算计到了,等信到的时候,她都放假了。

所以这封信,是寄到家里的。

信里肖毅晨刻意回避着京都这边的事,没提他父母,也没怎么提养父母。

他说他初到雪山那边的时候,才知道京都的雪根本就不叫雪,冷根本就不叫冷。

然后又问了问小北的学习情况,还在画图纸吗,会不会因为更喜欢设计,就放弃拍电影等等。

不长的一封信,就好似两个人小时候闲聊一样,想到哪问到哪,情话一句都没有,也没有说喜欢小北之类的话。

直到最后,肖毅晨才提了一句,他实习结束后,还不想回来,希望小北能替他照顾好养父母,然后就没然后了,这封信就到此结束了。

小北看完信,发了好一会儿的呆,才把信件收起来,放进抽屉里。

她没告诉任何人,肖毅晨给她写过信,连爹娘念叨肖毅晨在前线不知道啥样,很是惦念的时候,她都没说。

不过从这一天开始,准确说,应该是从肖毅晨那天转身冲出去的那一刻,她的心里,就多了一份惦念。

可能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她一直把他当哥哥,想念,惦念,应该是很正常的吧?

唉小姑娘这一刻,才有了点长大的意思,因为也会有很多人追求小北,之前她都很哥们儿的把人打发了。

可现在,不知怎么,遇到每一个追求者,小北都会从记忆中把肖毅晨拎出来,和那些人作比较。

嗯,这个没有毅晨哥高,也没有毅晨哥长得好看。

哈哈,这种娘们唧唧的人,居然也敢追求她,不怕被她一脚踢飞啊?

哎哟呦,一个大男人怎么这样爱笑,还长了一双丹凤眼,看着比女人都好看,有啥好的。

毅晨哥就从不对着女人笑,从小就那样,对女生一次都没笑过。

和她一起拍戏的那个男主角,居然也向她示好,问可不可以和她再发展发展。

发展啥?一个个的,都不如她毅晨哥……

现在拍电影不似后世,要几个月,甚至有的电视剧要长达几年。

终于在过年的上一天,拍完自己最后一场戏的人,可算是赶回来过年了。

不管外面多冷,家里的温度始终如春天般,一进屋就能感觉到热乎乎的。

谁家过年都不可能赶上李富斌一家过年人多,自家就这么多人,再加上李大姑一家,小姑一家也都在这边过年。

桑立成和乔冰今年也没能受住亲家母的热情,终于答应过来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了。

两边的屋子都是满满的人,这边是老一辈的人,二姐家那边是年轻人和孩子。

小北两边院子乱串,看似开心的不行,但当娘的,还是看出来闺女实际并不是那么的开心。

今年这个家少了肖毅晨和肖骁燕,她心里也很不好受,尤其毅晨,生死都不知,她和老李真是白头发都愁出来了。

和往年不同,以往过年吃几个菜,还要掖着藏着。

今年不说他们家,估计家家餐桌上,都要多加几个像样的菜。

就在大家欢声笑语往饭桌上端菜的时候,大门这时候突然被敲响了。

进来的人还穿着邮局的工作服,手里举着一封厚厚的信件,可能因为太过激动,话都说不利索了。

“你们家的信,是,是给李富斌同志的,是,是您父亲,从海外寄来的信。”

这一声炸雷,可比刚刚放的鞭炮响多了,小东赶紧第一个就冲了过去,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信件,忙道谢:“谢谢您同志,大过年的,还让您跑这一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