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过年分钱了

2个月前 作者: 红薯藤
第1195章 过年分钱了

“没,没关系的,这封信是上级领导,让,让我们一刻都不要耽搁,送,送过来的。”

哎呦这大过年的,都把人跑冒汗了,可不能让人白跑这一趟。

孙凤琴同志赶紧转身去了厨房,拿出一个大铝饭盒,把刚刚出锅的肘子肉,猪头肉,给个不认不识的邮递员,装了满满一饭盒。

“同志,啥都是个缘份,碰巧我们家的信今天到,你今天值班,这个你拿着,给你添一道菜。”

“啊?”

刚要转身离开的邮递员都被孙凤琴同志这豪爽劲儿给弄蒙了,这沉甸甸一饭盒香喷喷的肉……都是给他的?

“不,这我可不能要,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我……”

“拿着吧,饭盒也不用着急还回来,啥时候你有空往这边来,或是去京北大饭店那边,送去店里也行。”

不容对方反驳,急着回去看信的人,把网兜往对方手里一塞,就把大门给关上了。

望着已经关上的大门,邮递员只得蒙头转向的拎着好大一盒肉离开了。

屋里这会儿已经把信件拆开了,一圈人都围了过来,李富斌同志此刻也心情颇为激动,拆信件的手,一直在抖。

李舒兰和李舒静甚至都哭了起来,多少年没和父母联系了,她们甚至都不知道父母还活没活着。

信件上写着呢,吾儿李富斌亲启,这还有错吗,这肯定是老父亲的来信。

因为这封信首先是邮寄给有关部门的,然后还要经过层层筛查之后,才能送到个人手里。

不知李老先生是刻意的,还是忘了这些规矩,或许太过激动,忽略了?

所以这封信件虽然是邮寄给有关部门的,但还是在信封上写上吾儿亲启几个字。

然后有关部门也很讲究,主要是对李富斌同志的信任,这封信,不但没有被拆开,还第一时间就送到了个人手里。

长达三页信纸,主要写的就是他们老夫妻俩这些年对儿子的思念,又赞扬了有关部门为了让他们父子早日团聚做出的努力,然后就是对几个孩子的打听,真是每一个都问到了,一点都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

不知道会被多少人检查的信件还能写啥,肯定不会写,你爹我给你留了多少财产,儿子啊,就等着你来继承呢。

只能写一些家产理短的小事,又打听一下李舒兰和李舒静的状况,说说老夫妻俩现在的身体情况,生活在国外的两个姐姐的家庭情况,最后又写了他很期望一家人能早点团聚等等。

看得出,这封信李老先生不但是亲笔写的,还是斟酌了又斟酌,尽可能写的一点毛病都没有,还得把自己的意思都表明了。

过年这天,能收到八十几岁老父亲的亲笔来信,这份新年大礼,真是比任何礼物对李富斌同志,对一家人来说,都贵重。

因为他们一家三口的蝴蝶翅膀,让李老先生提前几年回国,实际这件事穿越三人组早都猜到了。

不过猜到归猜到,穿越三人组也和大家一样,都没办法让自己不激动。

孙凤琴同志和李如歌这母女俩还有点忍不住想笑,原来她爹的原名叫李家根。

李老先生这是已经知道他儿子现在的名字叫李富斌,所以在信封上写的是吾儿李富斌亲启,里面喊的就是吾儿家根。

眼看一家团聚的日子不远了,接下来,还有个新年这一天,必须要做的事,那就是分钱。

服装厂年前这段时间,虽然困难重重,有些困难甚至几个人开厂子前,都不曾想过,比如那位童副厂长,简直就是一颗老鼠屎。

因为有他在里边一直跟着搅合,有些又贪婪又没啥主意的工人,就喜欢跟着瞎起哄。

曾经在订单一度很多的情况下,那些工人还闹起了罢工。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那位童副厂长的事,李如意决定先让他过个年。

主要是她年前太忙了,不过等过了年,她肯定不会放过那个人。

实际她现在已经掌握不少童副厂长的黑料,就她掌握的那些事,把那人送进去都是轻的。

甭管咋说,钱还是赚了不少,当几捆大团结往桌子上一摆,这道大菜,简直是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谁不喜欢钱,敢说这世上就没有不喜欢钱的人。

家里最穷的李舒静当初因为没钱往里投,李舒兰就把自己那三的股份,拿出来一份。

小东又在征得爹娘的同意,也拿出来一份,这样李舒静和李舒兰,小北,他们三个的股份就都一样了。

实际当初孙凤琴同志就没想落下小姑子,但如歌说的也对,升米恩斗米仇,这股份现在看没啥,万一如意和冯元恩真就把这家服装厂折腾起来,未来百分之一的股份,变得价值更高的时候,她小姑一家会不会觉得,他们给少了?

所以大方分啥事,这种潜藏祸端的大方,最好不要。

但这事是小东提出来的,而且是李大姑先让一步的情况下,当儿子的又想孝敬亲妈一份股份,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啊?”当李舒静拿到四百块钱分红的时候,惊得什么似的,“我,我这一分钱没出的人,怎么也拿了这么多?”

“小姑,你和大姑,小北一样,这次都分四百块钱。”李如意笑着回道。

冯元恩那边又把小东那份推给他,“这是小东的,一千八百块钱。”

然后又把李如歌的推过去,“二姐的是六千。”

剩下的一摞钱,正好一万,自然是李如意他们自己的。

也就是说,这才多久啊,他们就能分这么多钱?

“也是赶上过年了,大家干一大年了,都想买件新衣裳穿,这才把咱们如意服装厂给成全了。

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咱们厂子的订单会是往下降的,到时大家可别嫌钱赚的少啊。”

李如意说话不会拐弯,她这样想的,就这样说出来了,听的大家伙都直摆手。

“嫌啥少。”李舒兰道:“你大姑我当初把家底掏给你,说句实在话,我压根就没想过分钱的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