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要怂,就是干

26天前 作者: 两尺
第163章 不要怂,就是干

第163章 不要怂,就是干

魏延年少轻狂,一身虎胆,人生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怕”这个字。

面对翟介的询问,只见魏延双手抱拳,神色慨然:“虽有万众,却无一心,叛军首领杨达不过是本县豪族。延方才远远观察敌军虚实,杨达所能掌控的核心武力,顶多不过千余人左右,那些都是杨家的家丁。而剩下之人多为受其裹挟的流民,这些人数量虽众,却衣衫褴褛,士气涣散,只要我军不露破绽,对手想凭这样的兵力攻破县城,简直是痴人说梦。”

“哦?你有办法守住县城?”

翟介虽然不怕死,但却并不通晓军略,顶多只能提供一些守城器械协助城中的守卫和民壮抵御贼兵。

所以他听完魏延的分析之后,便知道他是个人才,所以忍不住想要考较魏延一番。

而魏延也没让他失望,面色从容,对答如流:“平阴县只有三座城门,除开东门和南门之外,北门临近河港,附近都是淤泥滩涂之地,不利于行军,所以只要我军发动城中百姓,集中兵力紧守东、南两处门户,便断无失陷的道理。”

“说得好!”

见魏延思路清晰,而且勇毅过人,翟介当即对他委以重任:“我暂解高栋县尉之职,改由你来出任,他手下的三百士卒,也统统交给你来统领,可有信心守住平阴县城不失?”

魏延听后神色振奋,双手抱拳大声说道:“某愿立军令状,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王服依旧是不骄不躁,举着酒觞自饮自酌。

那里如今可还是袁术的地盘,他怎么跑过来投奔自己了?

赞叹过后,荀攸又朝王景一拱手:“攸在此恭喜主公,又得一员勇将。”

翟介拍着魏延的肩膀:“好好做,别让我失望。”

王景看到捷报上位列第一的名字是魏延,心里可谓是满满的错愕,这位深得刘备器重的名将,居然早就加入北军了,而自己居然一无所知。

“平阴县大捷!平阴县大捷!”

王景看到立功之人的名字,心情还真有几分错愕。

就算诸侯心中不服,但治下的百姓却打心底里愿意相信朝廷,相信天子,因此而对王景抱有期待和好感。

“果真?”

毕竟历史上的魏延,出头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在,大概得等到二十年后刘备入蜀的那个时期了。

一座酒肆内,种辑正在喝着闷酒,破口大骂:“该死,黄口小儿竟敢坏我大事!还有那杨达,也真是废物一个,准备已久的计划,竟然这么轻易就失败了。”

酒觞被轻轻置于桌面,王服的表情仍是淡然从容:“北军兵锋锐利,自然战无不胜,杨达失败本就在意料之中。虽然他败得太快,让我们始料未及,但局势仍在掌握之中,所以我们其实不用着急。”

王景放下战报,问起城中的情况:“看来种辑和王服两人已经动手了,平阴县的杨达必定是他们所安排的人,目的是逼迫翟介求援,调动我方兵力出城。”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踏风而来。

种辑虽有满腔热血,却不善谋略,所以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王服的计划。

荀攸点了点头,凝神细思一番,随即做出分析:“我军兵锋强盛,势不可挡,种辑和王服想要获取胜利,唯一的机会,便是以清君侧之名直捣黄龙,只要掌握陛下,就可以此来斩断我方的根基。”

荀攸看过战报之后,也是露出喜悦的神色:“三百人趁敌军立足未稳,夜间突袭,一举扑杀叛贼首脑,这一战打得太大胆,也太精彩了。”

“好,那我便舍命陪君子,和你一起存亡与共!”

洛阳西北方向,华阴县地界。

但无论如何,有这等一流名将来投,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嗯?魏延?”

王景和荀攸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两人计划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做文章。

决心一下,魏延甚至并不甘心死守城池,毕竟守土之绩,哪比得上破敌之功?

突如其来的捷报,让无数洛阳居民诧异不已:“捷报?什么时候又开战了?”

只要战功卓著,何惧不能出人头地?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拼了!

“主公放心,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就等猎物主动入局了。”

城外上万叛军来势汹汹,魏延心中却是满满的干劲,眼下是难得一次独自领兵作战的机会,而眼前的翟介,又是祁侯王景的亲信。

因此魏延升任县尉,掌握兵权之后,直接就向翟介建议道:“县尊,杨达此人贪婪吝啬,声名狼藉,必然难以驾驭麾下兵卒,兼之今日攻城无果,叛军士气必然低落,我军可趁机夜袭,一举破之。”

“属下明白!”

卫将军府,王景很快就拿到了第一手的消息,随即面露惊奇的表情:“战报与捷报一同传来,这倒是有够新奇的啊。”

敌军万人来袭,我军只有三百,怎么办?

魏延的想法很简单,不要怂,就是干!

清晨时分,朝阳升于碧空。

在他的安抚下,种辑总算冷静下来:“你倒是沉得住气,那你说说看,杨达兵败,吾等接下来该当如何挽回局势?”

“平阴县是哪,怎么忽然就打起来了?”

“公达,计划可以开始了。”

之前王服为了保密,所以并未告知种辑所有的细节,如今为了安他的心,也不得不详细解释。

这就是在封建时代,“名声”的重要性,名权名权,名往往与权力挂钩,而政权的合法性有时候看似虚无缥缈,但却又偏偏很重要,能够决定人心的向背。

而且魏延不是义阳人吗?

别看如今王景权倾朝野,威风赫赫,实际上北军的政治合法性大部分来自于皇帝刘协本人。王景也就是手里掌握着刘协这张王牌,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

当第一缕日光洒落大地之时,洛阳的城门应声而开,整座城市仿佛活了过来,开始变得热闹喧嚣。

这消息,实在是让人费解。

“稍安勿躁,吾等虽失先手,但依旧留有后手,局势仍有可挽回的余地。眼下最重要的是不能乱了心智,要做大事,需要的是冷静,焦急只会让我们犯下更致命的错误。”

不过在讲述之前,王服先是卖了個关子,笑着问种辑道:“论武勇,祁侯自是强悍无比,然则他却有一个致命的破绽。”

听到王服这么说,种辑更感好奇:“什么破绽?”

王服自得一笑,然后开始侃侃而谈:“是名分。”

“名分?”

“没错,就是名分。”

早在王景入主洛阳,掌握刘协的时候,王服便多多少少猜测到了王景的战略布局,现在更是针对性的展开布局,只见他目光锐利,唇舌如剑:“挟天子以令诸侯,固然能以手中所掌握的大义和名分,安抚民心,减少一统天下的阻力。”

随后王服话锋一转,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然则福兮祸所依,祁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坐享其利,一旦天子出事,他的优势,就会立刻变成劣势。”

“到时候失了名分,纵使祁侯军力再强,有通天之能,也要沦为流寇,而我等只需振臂一呼,号召天下兵马勤王,那么等待着祁侯和北军的,便只有死路一条。”

王服的目标,赫然是要王景被各路诸侯围杀至死。

种辑却有疑惑:“你的计划虽好,但天子何等重要,王景必然要亲自领军坐镇洛阳,且王玉帝师王越破而后立,如今已半步天人之境,刘协有此二人庇护,想要杀之,谈何容易?”

“剑圣自然有人会去对付,而调动祁侯让他离开洛阳也是易如反掌,我们只需号召所有人一同举事,你说祁侯还坐得住吗?”

“这……太冒险了吧?”

种辑脾气素来暴躁,却没想到,王服的计划比他还要暴躁,一上来就直接梭哈,简直就是孤注一掷。

赢了还好说,输了那就是所有人一起被抄家灭族。

“怎么,伱迟疑了?”

王服看着好友种辑,表情冷然:“但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夺取胜利的机会,以北军的兵锋之锐,若不一同举事,必被他以偏师逐一击破。真要到了兵败的时候,所谓联盟,也不过是一个笑话。”

“唉,好吧,我听你的。”

种辑想了想,确实如王服所言,唯有一次性倾尽全力,才有可能迫使王景调动主力离开洛阳平叛。

“既然这样,那就开始吧,我们的计划。”

种辑握住腰间的剑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希望这一次,我们能够旗开得胜。”

王服却很有自信:“相信我,此战必可全胜。”

三日后,王景治下,因为不满朝廷新政,四郡六十八县,一百一十三家豪族造反,举世震惊。

原本因为董卓败亡,联军退兵而重获和平的京师地界,再次燃起了滔天战火。

数以百计的豪族,聚集了十万以上的兵力,意图推翻王景的统治,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内,又一次变得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剑圣王越几乎是手持斩蛇剑寸步不离的守在嘉德殿,避免有人浑水摸鱼,打刘协的歪脑筋。

而荀攸则是悄悄前来报信:“主公,鱼儿咬钩了。”

王景闻言神色一正:“袁绍和袁术呢,他们有何动静?”

本身就负责探听军情的荀攸,此刻亦是恭敬回了一句:“属下已派人送出密信,着令许攸和杨弘代为打探情报,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

果然,不一会儿之后,两只信鸽一南一北同时飞到卫将军府上空,绕了几圈之后,落在了荀攸的掌上。

咕咕~

信鸽睁着大眼珠子,晃了晃脑袋,等荀攸取下脚上的套环之后,才又飞走了。

荀攸将卷起的密信摊平,随后对着密码本解开正文,读完其中的内容,这才亦步亦趋地走到王景身边:“主公,消息已经传回,袁术派出大军三万,增援至鲁阳一带,威逼梁县。而袁绍以大将颜良,率领骑兵三千,步军两万,沿河逆流而上,已至白马,威胁河内郡的安危。”

“内外交困,看来袁氏兄弟是真的很想杀我而后快啊。”

王景一声冷笑,嘴角勾起的弧度,带着轻蔑与不屑。

世家与豪族互相勾结,袁绍和袁术在洛阳城中有内应,这些情况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算不得什么稀奇事。

王景看似随意地问了句:“许攸和杨弘可有回话?”

“杨弘传来回信,荆州刘表单骑入城,得荆北蒯、蔡等当地郡望世家之助,已拿下襄阳,坐拥重兵,袁术为了防备刘表,主力根本不敢离开宛城,所以南路应该是佯攻,意在牵制我军,让我军难以集中兵力剿灭叛乱。”

“至于许攸,他在信中有言,袁绍意在冀州,所以派出颜良直取河内,若我军不露破绽,他绝不会强攻。但我军若真是不堪一击,袁绍也绝不介意直接拿下河内郡,在战略上对邺城形成夹击的态势。”

不得不说,这是两份很重要的情报,内容虽少,却都涉及了二袁的战略方针,可谓是直接把袁绍和袁术两人给卖了个底儿掉。

虽说许攸和杨弘的话不能全信,但也很有参考价值了。

当初布下的两枚暗棋,现在收获了如此关键的情报,王景可以说是赚大发了,他询问荀攸道:“公达可有计策应对?”

荀攸思索一番,很快便有了想法:“可遣一支骑兵至河内郡,以游击战法,牵制袁绍麾下的颜良所部,让他无法轻取怀县。如此一来,袁绍若是真的志在冀州,便不会节外生枝。”

“至于南线,有徐老将军亲自坐镇,他身经百战,料想必定万无一失。”

对于徐荣这位将门出身的强者,荀攸也是十分信任他带兵打仗的能力,认为有他,便足以将袁术阻击在南阳。

王景想了想,确定没有遗漏,便点头应允:“既然这样,那便派吕布率领三千胡骑出战好了,有他在外牵制,以文若之能,河内郡应可守住。”

荀彧虽不是真心投效,但荀家好歹押注在自己身上,以荀彧的智谋和节操,加上吕布的武力,守住河内郡绝对没有问题。

而若是真出了问题,那就是荀家的诚意不够了。

对外安排已经完毕,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对内的作战行动了。

“鱼儿已经咬钩,那我们也该开始动作了。”

治下有豪族造反,王景的脸上却仍是浮现出自信和从容:“既然有人希望我调集主力出城,我又岂能让他们失望。”

随即王景开始下令。

“幼平。”

“属下在!”

“你率领两千戟兵,一千弩手,随我出战。”

“属下领命!”

“公奕。”

“属下在!”

“你率领三千丹阳兵,随我出战。”

“属下领命!”

周泰和蒋钦闻言十分激动,又有仗可以打了!

上次与联军一战,他们两人,一个成了建武校尉,一个当上了奋武校尉,升官的速度简直就跟坐火箭一般。

校尉之职,他们以前当宗贼的时候,哪里敢妄想啊?

可如今跟着王景混,起步就是都尉,立功就升校尉,再过个几年,岂不是封候拜将可期?若是一个不小心,青史留名,百世流芳,他们怕是战死沙场都能含笑九泉了!

因而这次听闻又有战事,当即欣喜若狂,想要再立战功,好加官进爵!

随后王景又叫来阎行,对他吩咐了一句:“彦明,你领一千屯骑营重骑,火速前往函谷关,封锁水陆通道,禁绝往来。”

“是,属下遵命!”

接到军令之后,阎行立刻翻身上马,召集铁甲重骑离开洛阳,直奔函谷关而去。

有高顺和阎行两人在,潼关与函谷关可保万无一失,同时切断道路交通,也能阻止反叛的豪族世家合兵一处,势大难制。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王景亲自率领主力,出城平叛。

持戟负盾的并州甲士,背挂劲弩的射声营,并一万步卒,共一万五千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自东阳门出征。

马蹄踏踏,旌旗飞舞,威武雄壮的鼎盛军容,让洛阳的民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抚。

有此强军,区区叛贼何足道哉!

大军主力路过东门外的马市时,角落里,几个贼眉鼠眼的探子张望了好一会儿,才鬼鬼祟祟的离开。

两天后,华阴县。

种辑一拿到手下密探送来的情报,立刻急不可耐地找到好友王服,兴致勃勃地告诉他这一消息:“王景已经离开京师,吾等何时动身?”

王服白了种辑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急什么,祁侯的主力何在?”

种辑笑得露出两排白牙:“还是你有办法,阎行和一千铁甲重骑,已被调动至函谷关,徐荣被牵制在梁县,吕布也因为颜良的进逼而驰援河内,徐晃坐镇虎牢不可轻动。现在王景为了平叛,不得不动用并州甲士和射声营这两大主力,就连周泰和蒋钦也随行出战。”

“现今的洛阳,已经可以说是空城一座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