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离府续春祭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95章 离府续春祭

第195章 离府续春祭

嘉昭十三年,正月春祭日。

天刚蒙蒙亮,贾琮便起了大早,芷芍给他梳发,五儿帮他理衣。

晴雯和英莲在整理昨日采买的香烛、供果、鲜花、酒爵等祭物,整整装了两箱。

清芷斋右首处的后角门外,贾琮已让郭志贵提前准备了马车,今天他要带芷芍五儿等人,去城西的牟尼院祭奠亡母。

前几日贾珍派人告诉他,母亲杜氏的诰命神位已暂时安置在牟尼院。

这几日,府上关于贾琮生母诰命灵位难入宗祠,早传得人人皆知。

而贾琮作为与此事关联最大的人,自然很引人注意。

自那日荣庆堂中的消息传出后,黛玉、探春等人都隐约察觉出他有些异样。

除了时常晨起外出,其余时间都在自己院中大门紧闭,整个清芷斋似乎都弥漫着阴郁之气。

如今母亲神位孤悬庵堂,此等冷僻之事,为人子者若熟视无睹,琮还有何脸面,读圣贤书,讲圣人礼!

母亲神位在何处,那里便是琮春祭之地,灵前侍奉孝义之所,我这就要去牟尼院,还望老爷体谅成全,如有罪责我回来再领。”

贾政喟然长叹,只觉得这些内宅之事,揪心煎熬如此,哪里比得上与清客谈诗论文来得潇洒。

早有内院的婆子看到动静,急报给王熙凤,然后贾政得到消息,和王熙凤贾琏匆匆赶来。

这事自己如去回报老太太,大抵也是无用之功,老太太除了大骂贾琮忤逆不孝,不会有其他反应。

春祭之日,宗族祭祀大典,不仅阖家老小聚集,连故旧姻亲都会派人送来祭礼,这个当口出了状况,传了出去可是大失体面。

“琮哥儿,今日是春祭之日,你是长房子嗣,玉字辈中只有你和珍儿是官身,祭奠上要做献爵献帛之礼,今日怎么可以出门。”

今日春祭,府中子孙都准备去家庙祭祖,可清芷斋的人却一大早就要出门。

贾琮也没有因此事有半句辩驳之言,以往给贾政和王夫人请安的礼数突然也少了。

贾政见贾琮带着一院子的人,还有两箱祭品往后角门去,脸上一变,连忙上前拦住。

王熙凤贾琏听了贾琮这话都脸色一变,这小子本就不是省油的灯,终归还是不愿意吃这个亏。

贾琮一脸凝重的回道:“老爷,既是春祭之日,琮之生母为新敕封诰命,就该子孙香火供奉,不负圣驾隆恩,此乃孝义国法,不可轻侮。

作为贾家族长的贾珍置若罔闻,贾母听了只是脸色阴沉,如今既已骑虎,自然不做他言。

贾琮向贾政深躬一礼,头也不回的出了后角门,坐上马车往牟尼院而去。

这让一向迂直的贾政都已察觉到异样,但又没脸去问原因。

只有贾政忧心忡忡,让王熙凤派人多看着贾琮,不要闹出事情才好。

贾政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却回不出半句话,因为贾琮所言,句句都贴着国法孝道,圣驾隆恩,根本无从指诋,心中不禁泛起羞愧。

而近几日,外面已在流传,贾琮生母诰命灵位,难入宗祠之事,甚至已呈沸扬之势。

不管一番谋划结局如何,春祭之日,如将亡母神位孤悬尼庵,自己却去贾家宗祠叩拜什么祖先,那连他自己都会鄙视自己。

本来这样的事,原不该贾政亲自出面,让王熙凤贾琏来处置就好,但他估量,这两人只怕是拿捏不住贾琮的,这才亲自赶来。

老太太将一个敕封命妇排斥在春祭之外,做得确是有些过了,琮哥儿不愿低头,到底还是闹出事来。

难道还会因此生出顾忌,就此将那杜氏的神位迎回祠堂,以对自己母亲的了解,这是绝不可能之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徒增烦恼。

既然贾政不准备回报此事,贾琏和王熙凤自然也不敢多嘴,这种事躲还来不及呢,谁还会往上凑,惹出事端可不好收场。

……

宁荣贾家的祠堂,在宁国府西角的独立大院,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门楣匾额上写‘贾氏宗祠’四个黑底金字,好一副威风显赫模样。

早前几日,贾珍就让家仆小厮开宗祠、打扫、抬彩屏、擦供器、布置祠堂,为春季祭祖仪式做好各类准备。

祠堂正堂居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其下便供奉各代先人及诰命。

上午吉时将近,荣国内宅自贾母以下,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三春、各房正头姨娘都盛装出府,坐车马至宁国府宗祠。

内院中唯独林黛玉是外戚,不参加贾府家祭,一个人守在自己房中。

突然有雪雁来报消息,说了琮三爷带着清芷斋中人,离府去了牟尼院祭母,二老爷去劝,也没拦住,黛玉听了心中十分忧虑。

一个人在那里思量了许久,下定了心思,叫来紫鹃吩咐道:“你让王嬷嬷去外面租车马,我要去牟尼院。”

紫鹃大吃一惊,她当然知道,姑娘为何要去牟尼院。

急忙劝道:“我知姑娘心中不忍,但要是走漏消息,传到老太太耳里,可不得了!”

黛玉可是金尊玉贵的闺阁千金,和园中三春等姐妹一样,极少会走出二门外。

就算出门,也都是跟着老太太和太太,到庙里上香打醮,或听戏喝茶,从来不会孤身一人出门,更何况这个节骨眼上去牟尼院。

传了出去不仅违了老太太的心意,黛玉和贾琮是两姓表亲,孤男寡女共赴尼庵,还会惹上相授私情之嫌。

黛玉一脸沉静,突然落下泪来,说道:“阖府春祭,唯独三哥母子革除在外,三哥待我不薄,我做不到视若无睹,我去陪他祭拜亡亲。”

紫鹃见她话音平静,但语气却异常肯定,没有半点犹疑,她知道自己姑娘虽外面娇弱,内里就固执的很,打定的主意不会更改。

黛玉又说道:“王嬷嬷是从小照顾我的奶娘,待我十分亲厚,绝不会说出去,不用担心,快去,让车马停在青芷斋旁边的后角门外。”

……

宁国府,贾家宗祠。

宗祠内外人影幢幢,声势鼎沸。

仪门之外跪着府中仆役小厮,往里的宗祠空地上站立京中偏房子弟。

再往里走,宗祠的正殿之中,聚集宁荣两府嫡系子孙。

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献帛,宝玉捧香,每一个人的都有自己位置,丝毫不能出错。

另有两个草字辈子弟展拜毯,守焚池。

主殿之后的内堂,贾母带着尤氏、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三春姐妹及其他女眷,对着祖先遗像及各代亡故诰命,叩拜祭奠。

祭祖传菜,也由正殿外贾敬传至贾蓉,然后按序传入内堂女眷,最后传至贾母手中,才能供奉在灵前。

春祭大典,规程繁复森严,严丝合缝,不容半点偏差,豪门大族恢恢气度,彰显得倒是十足。

随着春祭大典流程进行,仪门外家仆开始唱报,各家老亲奉送祭品致敬,这也是每年春祭的固定程序。

左右不过是王、史、薛,及其他故旧亲朋的礼节来往,在场的两府嫡系子弟已听了多年,也都快麻木了。

这时,仪门外家仆唱报道:“礼部祭祀司,补赠荣国府长房新敕封五品宜人杜氏,春祭定例恩赏银子!”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