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

1个月前 作者: 沧海不笑
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

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

前一刻还有些耳根麻木的两府子弟,听到这声刺耳的唱报,很多人都打了一个激灵。

春祭恩赏银子不是年前就赏下了吗,就算杜氏是新封诰命,这补赠恩赏银子,哪天赏不行,偏挑今天来。

礼部那帮家伙得了谁的胆子,踩着火眼子过来,这不是明摆着要生出事情。

众人或神色茫然,甚至惊恐的望向宗祠仪门之外……。

……

神京城西,牟尼院。

贾琮跪在杜氏的诰命灵位前,芷芍、五儿在一旁焚烧纸钱,晴雯和英莲在供桌上摆放祭品,点香燃烛。

芷芍见贾琮静静面对亡母灵位,怔怔出神,脸上无悲无喜,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心中生出怜意。

走过去跪着他身边,双手合十,对着杜氏的神位默默诵经: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见彼种种色相已,令心惶怖无所依;诸幽冥所靡不照,地狱众苦咸令灭……。”

贾琮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暖。

自来到府里,恋乡思父,忧思实多,这几年多亏三哥时时宽慰顾念,过得快乐许多,连眼泪都少了,三哥哥对我的好……妹妹心里都记得。”

这时,外面娟儿来报,说林姑娘来了。

贾琮松了一口气,说道:“林妹妹其实不该来,没的给你找麻烦。”

在呢喃的诵经声中,这几日栗然沉郁的心绪,渐渐松软平复,佛堂上凭空生出宁静无暇之意。

贾琮听她突然透露心声,莺声细语,绵密痴情,不禁神思震颤。

贾琮心中激荡,起身便迎了出去。

黛玉微笑道:“我怎么就不该来了,我也是母亲早逝,父亲远离,说起来我和三哥是一样的,别人不来,我却是要来的。“

紫鹃回道:“三爷,姑娘是让王嬷嬷到外头租的马车,并没用府上车马,府上并不知道姑娘出府。”

黛玉是闺阁千金,没有独自出门的道理,怎么会到牟尼院来,老太太怎么会同意。

要是让贾母知道黛玉今天特地来了牟尼院,对黛玉只怕十分不利,他实在不想她卷到他的事情中。

贾琮急声问道:“林妹妹怎么来了,可是坐了府上的车马?”

黛玉说到这里,突然发现紫鹃、芷芍等不知什么时候出了佛堂,就剩下她和贾琮两个人。

“这些年三哥苦读诗书,求身立足,做下多少光彩之事,妹妹都看在眼里,心中感佩着呢。”

见黛玉穿青花素缎对襟长袄,雨天青小领中衣,素白褶裙,外罩莲青斗纹鹤氅。

又听黛玉说道:“今天是春祭之日,舅母新封诰命,本应该享受香火荣耀,却如此寄灵孤寂佛庵,我想三哥心中必定不平。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脸上微微一红,说道:“老太太虽然疼我,可我毕竟不是这个家的人,寄居别家,就像今日家祭,总归只是个外人。

贾琮见芷芍跪在自己身边,身姿动人,俏脸生韵,神情虔诚,口中诵经不止,心中生出一股暖意。

贾琮有些不相信自己耳朵,又问道:“你说谁来了?”

气如芝兰,细腰袅袅,俏美如玉,透着仙润动人的风姿。

娟儿答道:“林姑娘带着紫鹃姐姐、王嬷嬷,到牟尼院了,刚在寺门外停了马车,说话就要进来了。”

心中着实放心不下,就来看看三哥哥,也拜祭一下舅母,男儿坦荡,便是有一些不顺,总会过去,三哥哥也不必放在心上。”

贾琮听她一番话关切殷殷,柔情劝慰,又想到她身为闺阁千金,从未这般冒失的独自离府,因为挂念自己,却义无反顾的做了。

自觉一颗心像是泡进了温水中,说不出的和煦温暖。

上前拉着黛玉的手,说道:“妹妹今日来牟尼院的一番心意,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黛玉被他握住手,羞的俏脸通红,却并不挣脱,如水明眸看了他一眼,又垂下眼帘,嘴角微微一翘,似含笑意。

“你啊,以后记得的人怕不会少,再见了什么姐姐、姑娘,说不得就不记得我这妹妹了。”

贾琮听了这话一愣,林怼怼果然名不虚传。

黛玉见他神情,微微抿嘴一笑,把手从他掌中挣脱,从香案上取了三根线香,点了插在香炉上。

然后跪在杜氏神位前的蒲团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

宁国府,贾家宗祠。

贾珍、贾政等人听到家仆唱报,全都变了脸色。

两人连忙赶出去迎接礼部官员,见礼部一名穿五品仪服的官员,手持托盘,上面放着一个明黄色绢袋。

绢袋上写有补赠恩赏荣国府五品宜人杜氏的字样。

每年的春祭恩赏银子,都是在除夕之前就由礼部祭祀司,给朝中勋贵高官定例下发,用于祭祀勋贵高官祖先之用,以示皇恩浩荡荣耀。

遇到新丧勋贵,或像贾琮生母杜氏这样的追封孝勋,也会额外补赠春祭恩赏银子,但并非定例,在可补与可不补之间。

礼部要补赠恩赏银子也就罢了,为何偏偏挑了这个日子,要说是什么无心之举,凭谁都不会相信。

近些日子,关于贾琮生母神位难进贾家宗祠,早在坊间流传,这事贾政和贾珍等人虽知道,但不过小民多嘴呱噪,虽不好听,但没太放心上。

如今这架势,这怕是要出事了。

而此时,礼部突然给杜氏补赐春祭银子的事,也已传入内堂祭祀的女眷中,贾母听到后脸色一下子白了。

仪门外家仆突然接连不断唱报道:

“宁王府内侍领命奉祭品至长房五品宜人灵前,尽承事郎同僚之义……。”

“大理寺左寺正扬大人奉祭品至长房五品宜人灵前,尽承事郎同僚之义……。”

“尚书府长子顾宏文奉祭品至长房五品宜人灵前,尽世交同好之义……。”

“忠靖侯长子史秉义奉祭品至长房五品宜人灵前,尽世交同好之义……。”

“洛苍山柳宅次孙柳琼奉祭品至长房五品宜人灵前,尽承事郎同门之义……。”

……

正殿之外的偏房子弟,听到外面家仆唱报,这一连串送祭品的,竟都是给长房那位新追封五品诰命,个个脸露惊讶,交头接耳。

而正殿之中贾政、贾珍等人听到这一连串奉送祭品,像是事先商量好的,都奔着贾琮的生母杜氏而来,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外面家仆每唱报一声,他们的心肝就猛的抽搐一下。

竟然连宁王都送来祭品,贾政是知道贾琮和宁王曾在金陵共事,但以亲王之尊,奉送祭品,这脸面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姓顾的尚书满朝只有一位,就是兵部尚书顾延魁,六部魁首之一,他怎么和贾琮有交情的?

而大理寺寺正也是极要紧的实职官位。

竟然还有忠靖侯府,他是专程来拆自己姑母的台吗……。

消息传到内堂女眷祭祀之地,贾母听了面如土色,一跤跌坐在蒲团上。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