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京城名媛

2016-02-02 作者: 王采瑢
第22章 京城名媛

不得不说,年轻的于和风有份和年龄不相称的老道和沉稳,但是,在那个年代,再沉着的人也有疯狂的时候,海岳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于和风沉不住气了,放下自己小而稳步发展的事业,跑到海南去倒卖汽车。那一年,那个贫穷偏远的孤岛像着了疯魔一样,全岛狂热倒卖汽车,连扫地大妈幼儿园阿姨都在捣腾汽车批文,这股不正常的狂热随着中央的整顿严惩而落下帷幕。

至今于和风还记得那一天,警察撞门进来,把他带走时的情形。他坐了一年牢,出狱后回到广州,重新思考未来企业的发展,把主业还是放到了服装产业上,并大胆引进了法国的生产线,这才有了后来的海岳集团。一晃30年过去了。

海岳集团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男装和女装,品牌化的过程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不管怎么样,留下来的就是最好的。很多当年的闪亮品牌都已经湮没无闻,海岳的品牌有过最辉煌的时候,大概在九十年代,但是后来随着集团的多元化,特别是向地产等行业的进军,服装产业在广东慢慢式微,所以等到容若初毕业后来到集团工作的时候,于和风就已经在考虑把服装产业往北京发展。所以,最初北京分公司的业务,也是从服装开始的。结合首都北京的特点,若初给服装的定位是做中式国服。现在各大国际品牌在中国跑马圈地,人们从最初的盲目崇拜到现在冷静下来有了自己对服装的思考和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她请最好的设计师把中国传统服装融入了时尚元素,推出了定位于高端场合的正式商务礼服——“华裘”品牌。

最初的推广还是比较难的,观念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容若初参加京城所谓的名媛派对,穿了一件自己设计的中式衣服。名媛这个词,现在和过去也有些不一样了,过去的名媛,都是出身书香门第的世家闺秀,气质如兰,才情似海,比如民国年代的吕碧城、陈衡哲、林徽因、张爱玲、王映霞、唐瑛等。而现在,似乎有点钱、有点闲、有点背景、甚至有点花边新闻的都可以叫名媛了。不禁让人慨叹很多美好中文名词的沉沦。这种名媛派对,经常会在某些私人会所里举办,有时候就是贵妇千金们聚聚乐乐,有时候也会有很多商业因素在里边,比如某些贵妇自己就是经营珠宝艺术品的,经常搞搞聚会,谈笑之间,几千万的商品就卖出去了。一边慵慵懒懒的喝着下午茶,一边舒舒服服攒着自己的私房银子,这样的日子真是惬意。但是,有些贵妇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生意不见得好做,而丈夫的酒桌上总出现各色虎视眈眈的美女。

这个圈子里的女人,有些是因家庭而富贵的阔太千金,也有一些是自己打拼出来的女强人。不管是牡丹的典雅,还是玫瑰的锋芒,各色的美,都动人。

一次容若初去参加一个派对,是一位姐妹召集的,适逢春分之日,特邀大家共赏香道。来了十几位姐妹,有几位是闺中好友,一位是科技上市公司董事长,从政府出来下海后经营企业;一位是著名的大建筑师;一位代理欧洲的私人飞机和游艇业务;还有一位就是这个会所的老板,她是爱新觉罗氏的后裔,算起来也应该是格格了,之前也开发过几个地产项目,后来专做会所,并经营字画。

因为有姐妹从越南带回来上好的芽庄沉和福森红土沉,所以特做此雅集。

这两种都是香道中沉香的极品用香,先焚的是芽庄沉,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轻烟如水袖般袅袅婀娜,心境亦随此静然而仙。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香气先是微凉,继而轻涩,中间甘甜,最后淡雅飘逸。

须臾,又换了福森红土沉,香气转而苦涩,泛酸,接着甘甜越来越浓郁,最后留香端庄持久,久久不散。

真是香气无边淡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正寂然凝神间,一个女子突然晃过来,兀然说,“容小姐这是哪个国际大牌衣服啊,我孤陋寡闻怎么没见过?”

这真真是大庭广众之下的公然挑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