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16-06-03 作者: 阆苑奇葩
第五章

第二天,晓云证实了他的猜想。

他带着明瑾、晓莉和小天在附近的一座山上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隐约可见四个字:到此一游。

字是我们那个时代使用的简化版汉字。

石头埋在很深的地底下,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

我们是真的跨越时空,来到离二十一世纪非常遥远的时代了!

欲哭无泪。

此时正是中午,天气晴朗。可是,太阳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看起来大了许多,光热却弱了不少,即便是直视,也不觉得刺眼,还很难感觉到热度。

“单靠一块刻着汉字的石头不足以确定我们的位置,不过——”晓云摇着扇子说,“地转偏向力你们也知道吧,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我借了雨儿她们的鞋子看,右脚磨损更严重,可见这里是我们的北半球。”

“然后呢?还可以知道更具体的位置吗?”晓莉摆出苦瓜脸。

晓云“唰”一下合拢折扇,指着太阳,“假设地球运动情况没变或者变化不大,现在它就在南方。”又指向一棵红色的草,“地上的植物影子应该指着北方。”

小天看了看那棵草,“那我们在哪里呢?”

“这还不简单?”晓云蹲下身,捡起一颗小石子,在地上画了一幅简单的图,“太阳在南,影子指北,那么,西方在这里,而东方——就是我们这儿!”

明瑾哀嚎了几声,道:“东方也很大啊,都不知道是在哪个国家!”

晓云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说:“虽然日本、韩国都有使用汉字,但是‘到此一游’应该是我们的‘特产’吧,外国也不太可能容忍有人在自己的地盘刻这种字……”

晓莉坐在地上叫苦连天,“我的妈呀!这是过了多少年?自己家我都完全认不出来了!”

“我想回家……”晓芹抓着我的手,泪眼汪汪。

我问晓云有没有办法回去,他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别说我,就是爱因斯坦,遇到这种事儿八成也无计可施!”

“难道我们要死在这里了?”晓莉和明瑾瞪大眼睛。

晓云摊手,“只有走一步算一步。”

我怕大家绝望,便说:“也不一定就要死在这里了,既然能来,怎么会不能回去?时空隧道肯定还会出现的,我们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走回去了呢!”

他们都长叹一声,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因为怕有危险,我们不敢在山上久留,把挖的坑填平就回村里去了。

风儿竟在家里和奶奶抱头痛哭。

雨儿站在一边,也是眼泪汪汪。

我忙问:“怎么了?”

风儿抿着唇,欲言又止。

奶奶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这个大孙女命苦,竟然被城主家的二少爷看上了,明天就要抬回去!那二少爷是个纨绔子弟、混世魔王,她去了可如何是好!”

晓莉抱着手,“呵,原来这里也有‘强抢民女’的!”

她可是很向往武侠小说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生活,现在机会来了,便要行侠仗义,说:“我们去把那个什么二少爷教训一顿!”

“啪!”晓云的折扇又敲上她的头,“你可不能意气用事。我们人生地不熟,别助人为乐不成,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姑娘进了火坑吧!”

“是呀!”明瑾也说,“我们还是应该想办法帮帮她。”

晓云看看风儿,又看看我,眼神一亮,“你问问她们,这里结婚新娘子要不要戴红盖头之类的?”

我不明所以,但还是给他问了。

老奶奶说,“当然要的,出嫁怎么能露出脸给人看?”

晓云便用扇子指着我说:“那就这样——林小雪,你去当新娘。”

所有人大惊。

晓莉“哦”一声道:“这是叫鱼目混珠?不对,应该是偷梁换柱……哎呀,也不对,是移花接木……”

“语文最高分四十八的人就不要说成语了!”明瑾朝她翻了个白眼,又问晓云,“你有什么计策?”

“小雪假扮新娘子,我们以亲戚朋友的名义送亲,混进那家伙的老窝,到时候还怕收拾不了他吗?”

我面露难色,“可我不会武术,会不会……”

晓云说:“有我们在,你用得着会武术吗?让你去当新娘是因为我们跟风儿语言不通,无法交流、配合。你和她身材相近,盖着盖头看不出来的。”

风儿比我大,但是这地方生活条件差,她长得只有我高。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晓莉拍了拍手,“混进去以后,我们先把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恶霸打个半死,再抢了他家的金银财宝来分给穷人,最后一把火烧了他家,痛快!”

那时候,我们都还小,想事情太简单,竟然就这么决定了。

我把我们的策略告诉祖孙三人,她们起先死活不同意,理由是不能连累我们。

但我们多次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平安回来,并且让这件事得到圆满的解决。她们也别无他法,只好答应了。

现在想起来,小孩子还真是最有勇气和正义感。

很多年后,我的世界出现了许多“好人没好报”的荒唐事。每次看到这些事,我总会忆起小时候的我们,想到《狂人日记》里那句“救救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任何人的本性都是正义的、善良的,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抹杀这种本性。

我第一次穿上最喜欢的红嫁衣,就是这一次了。

可惜的是,这时候我还是个小女孩儿,嫁的也不是我的心上人。

天蒙蒙亮,我就被晓云叫起来梳妆打扮。

昨天晚上他拉着我教他们这里的语言,凌晨才睡,我困得不行,半睁着眼睛洗了冷水脸,总算清醒一点儿了。

风儿早就被他们藏起来了,小天和晓芹陪着她。

雨儿拿来她的嫁衣给我换上。

嫁衣分为上衣和下裙,我先穿上衣服,提起分成两片的裙子套上,拉到腰间便要系上带子,雨儿却说:“你穿错了!”然后踮起脚尖,帮我把裙子拉到胸口,先把后边那片裙子的带子拉到胸前系上,又把前面的带子拉到背后绕了一圈,回到胸前,打了个蝴蝶结。这样裙子的长度才合适。

我从没穿过这样的衣裳,带子系得紧,勒得喘不过气;系得松,又容易掉。

偏偏我虽然和风儿身高差不多,却比她瘦,她的裙子我一定要把带子系得紧紧的才不会掉下去……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服装来源于汉服的齐胸襦裙,人们普遍认为平胸的女孩子穿起来才好看,因为它没有收腰,如果胸大,穿着像个麻袋似的,显得肥胖。

但我穿着总是不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一次穿的阴影。

穿好衣裙和绣花鞋,雨儿给我梳头发,用的木梳也是大红色的。

我的头发从没剪过,比较长,也很多,但是柔顺。她不一会儿就梳好了。

她把我的头发盘起来,戴上珠花、簪子。

满头饰品,沉甸甸的,压得我脖子疼。

我真佩服古代的和这里的女同胞。

老奶奶本来还想给我化妆,但她来看了看,只说眉毛有点淡,画了画眉。

“姑娘长得漂亮,不用浓妆艳抹。”她满目慈祥。

真羡慕风儿和雨儿,这位奶奶可比我那位母夜叉奶奶强多了。

晓云也看了看,却说:“还不够。”

晓莉咳嗽了一声道:“没错,我看我们村那些出嫁的姑娘,都比你……多一点什么。”

“嘴笨就不要开口。”明瑾说,“小雪年纪太小了,一看就是个小女孩儿,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她看起来成熟一点?”

“我看《红楼梦》,觉得眉心一点红的香菱最漂亮。”晓云拿起眉笔,蘸上血红的胭脂,在我的眉间轻轻一点,“怎么样?”

明瑾摇摇头,“还是像个娃娃。我来!”

他拿过晓云手里的笔,把胭脂点的红痣画成了一朵梅花,“大功告成!‘锦上添花’不就是这样吗?”

晓莉“哼”了一声,“明明是‘脸上添花’。”

大家都笑起来,说:“可以了。”

我照着镜子,也觉得很好看。

其实,十一岁的女孩子也情窦初开了。

如果我能遇到自己的有缘人,一定要为他穿上红嫁衣,化上“红梅妆”。我这样想。

晓云、明瑾、晓莉也换上了本地的服装,是老奶奶和两个孙女做的,我和晓芹帮了一点忙。

这时,已经能听见喜庆的乐声。

“接亲的来了。”雨儿拿起红盖头让我盖上。

盖头上绣着一大一小两朵血红的花,极美。

“这是什么花?”我问。

老奶奶说:“这种花大的叫‘红鸳’小的叫‘红鸯’,是男女定情用的。”

晓云道:“我看着倒有点像曼珠沙华,只是更漂亮。”

“中国人喜欢红色,可是外国人不喜欢红色好像也有道理,太刺眼了。”晓莉揉了揉眼睛,“而且血也是红色的,有点恐怖唉……”

我盖上盖头,“我觉得红色很美啊!没有鲜血,人就不能活了,红色也是生命的颜色,不是吗?”

我爱红色,从小我就觉得这是一种本能。

晓云笑道:“全是红色确实有些单调,唐朝的婚服我更喜欢,‘红男绿女’,相互映衬。”

“好了,别扯闲话了。迎亲队伍都到门外了,走吧!”明瑾说。

昨晚商量好了,我假扮风儿,晓云、明瑾、晓莉都是亲戚。

按规矩,晓云这个表兄背着新娘上花轿——我总觉得这小子是因为我年龄比他大、辈分比他高,心里不服气才要假扮我的表兄,占一回便宜。

盖着盖头,我也看不到新郎官长什么样子,不过晓莉悄悄在我耳边说,比我们村“寡公团”的“团长”刘大呆子好不了多少。

我们那里管鳏夫叫“寡公”,与“寡妇”相对,这倒是有些男女平等的意思。

村里人把一些上了年纪还没娶到媳妇的男人戏称为“寡公团”,每一个“团员”都是丑八怪,更别说“团长”了。

但是没关系,我又不是真要嫁他!

给读者的话:

果然俺的风格是不受欢迎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