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外开放形式

2018-04-15 作者: 张松灿
第三节 对外开放形式

对外贸易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有商品、货币、技术和劳务等的进出口,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Www.Pinwenba.Com 吧

一、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概念及职能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为主体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一些海域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按照交换方向的不同,对外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对外贸易有两个基本职能:转换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增值。

(二)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对外贸易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形式。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以互通有无、调节余缺。

(2)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比较经济利益。

(3)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促进国内生产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

(4)弥补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而又欠缺的资源和条件。

(三)对外贸易战略

发展对外贸易,要有正确的进出口战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为了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通常采取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两种战略。

1.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是指以国内生产来替代进口,也就是短期暂时进口国外产品,而后致力于国内仿造乃至超越。实行这种战略主要是为了对本国生产所需要进口的产品的部门和行业实行保护。这种战略的优点是:①可以促使发达国家由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转化为直接投资,从而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带动本国工业的发展。②本国生产的替代进口产品的市场是现成的,投资和经营风险小。③发展中国家通过对本国替代进口部门的保护来发展本国生产,比要求发达国家降低关税来扩大出口更为主动和可靠。但是,进口替代战略也有一定弊病,即容易保护落后,形成垄断,引起国内资源使用的不合理和低效率。

2.出口替代

出口替代是指采取各种方式刺激和鼓励本国制成品出口,促进本国出口工业的发展。其优点是:①可以使国内生产单位直接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压力,促进国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国内工业发展。②在国内市场相对狭窄的条件下,可以突破市场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本国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在实行出口替代战略时,容易遭受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遏制。

3.中国应当实行综合交叉促进战略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外贸易既不适合于完全采用进口替代战略,也不适合完全采用出口导向战略,而应当采用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即综合交叉促进战略。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出口不仅是为了创汇,而且要通过出口促进国内经济的技术改造;进口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要为发展出口服务,建立和扩大面向出口的产业。

二、对外技术交流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共同财富,它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就要求各国之间必须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技术引进的内涵

技术引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技术的行为。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可以使引进方迅速取得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不必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科学研究和试制工作。它是世界各国互相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技术引进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包含三个层面:

1.技术引进是一种跨国行为

这是显而易见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围绕技术开展的贸易行为。

2.技术引进与设备进口存在原则区别

人们常将技术广义化,把技术分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软件技术是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艺层面,属纯技术;硬件技术是指机器设备之类的物化技术。仅仅从国外购入机器设备而不买入软件技术,称之为“设备进口”。从国外购入软件技术或同时附带购进一些设备,这种行为才能称为“技术引进”。

3.技术引进的目的在于根本上提高引进国及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只有引进软件技术,通过自我消化吸收,才能达到目的。技术引进的长远目标是根本上消除本国与国外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提高本国、本单位的技术水平;近期的目标则是从生产需要出发,填补技术空白。

(二)技术引进的内容

1.从国外引进工艺、制造技术

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配方、制造图纸、工艺检测方法和维修保养等技术知识和资料,以及聘请专家指导、委托培训人员等技术服务。

2.引进必要的硬件做配套

指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口必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检测手段等。

3.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所引进技术的作用,要做到引进技术知识和引进经营管理知识并举。

4.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引进

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及学术交流活动、技术展览等,引进国外的新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

5.引进人才

人是活着的技术,是技术的主人。作为先进技术的载体,引进技术,根本上是人才引进。

(三)技术引进的基本原则

1.把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优化结构结合起来

从而逐步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技术引进中的比例。

2.把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

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企业在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上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3.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选择重点领域和产业,扩大引进规模,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4.把整体推进和重点扶持结合起来

着力培育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的主体。

5.把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国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培育和支持出口型企业的发展。

三、利用国外资金

(一)利用外资的方式

利用外资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是吸引国外的直接投资,二是吸收国外贷款。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包括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等。利用这种外资不构成国家的对外债务。吸收国外贷款包括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以及民间商业贷款和对外发行债券等形式,这种贷款构成国家的债务负担。从实践上看,利用外资的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掌握好这个度是利用外资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会出问题。

(二)引进外资的意义

(1)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强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建设。

(2)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4)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强创汇能力,增加外汇收入。

(5)有利于劳动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三)利用外资须把握的关系

(1)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不平等和奴役性的条件。

(2)尽量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贷款,特别是条件比较优惠的贷款。

(3)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4)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5)吸引来的外资要充分利用,保证重点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6)建立严格的外债责任制度,建立外债偿还基金,确保按期还债。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

(一)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的内容

对外承包工程是通过承包国外工程,输出劳务、设备、技术和其他商品以获取利润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形式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国外架桥、修路、盖房、开矿、采伐树木、安装管道、美化城市等。

劳务出口是派出劳动力到别国从事劳务生产,并获得一定劳动收入的经济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派遣专家、技术人员及工人到国外服务,派遣海员到外国轮船上担负服务工作等。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的作用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出口是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遍形式,它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①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其他物资的出口。②可以扩大劳动就业,减轻国内就业压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③可以扩大科学技术交流,有利于在科学技术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④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⑤可以增进和加强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五、发展国际旅游和服务贸易

1.国际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种服务贸易事业,它是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旅游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等。旅游业是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特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继能源、新材料、钢铁、纺织之后的又一个主要创汇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业。

2.服务贸易

又称劳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来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从20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