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好义
人造大天河
在邯郸西南部的太行山漳河畔,从漳河引水盘蜒着多座山峰、跨越多道沟壑,全靠人工造成了一条“天河”———大跃峰渠,它对邯郸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生命线”的作用。Www.Pinwenba.Com 吧一位外国友人参观后感慨地说:“这是中国第二个长城”。有的中央和省领导及水利专家说:“地下四十多米深的十里洞在全国第一”,“全长212米、主拱跨106米,高度287米的险峰渡槽是亚洲之最”。
跃峰渠的建设是一曲“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凯歌,是全市人民用血与汗换来的果实。工程始建于文革动乱影响未尽、经济萧条、技术相对落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面对一缺资金、二缺物资、三缺机械设备的极大困难,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咬紧牙关,奋起而上,党政军民总动员,各行各业齐参战。参加的民工达十万人之多,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夜以继日,浴血奋战;后方供给,一切服务于工地需要,在当年物资商品相当匮乏的条件下,需之必供,缺之必送;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分包工程,踊跃参战。“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钢钎自己捻,没有石子自己敲。”“在无路、无水、无电的险恶环境中,半山腰间搭窝棚,老虎洞里支锅灶”。民工们自喻道:“盖着天,铺着地,高粱、玉米来充饥,采把野菜来调剂,生活赛过贵宾席。”整个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猎猎,钎锤铿锵,到处传诵着“北风当电扇,飞沙当炒面,为引生命水,不怕苦和难”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
经过10万修渠大军历时三年鏖战,完成工程量1325.39万立方米,钻透54座山峰,跨越49道沟壑,工程全长244.98公里,主体工程包括引渠、总干渠、主干渠和五条分干渠。总干渠引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着涉县、磁县、武安、峰峰矿区和邯郸县的农田,解决了上述县区的人畜饮水困难。同时,沟通三河(滏阳河、?河、漳河)连接两库(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构成邯郸四通八达的水利网。从此邯郸主城区、马电、邯钢等工业用水有了保障。为修成这条生命线,民工们艰苦奋斗,革命老区人民的支援。赋诗一首:
八路作风留太行,艰苦奋斗战炎寒。
群策群力修大渠,自力更生样样全。
一颗红心两只手,攀登跃峰不怕难。
半山腰间搭窝棚,山洞支灶大锅饭。
老区人民觉悟高,支援修渠做贡献。
房东大娘送热饭,姑娘媳妇送鞋垫。
学校师生送开水,地方文艺演戏看。
太行之巅银龙舞,跃峰之水润邯郸。
修渠的背景
歌颂大跃峰渠,为什么还要先写邯郸西部自然环境?一是有些人对太行山及其东临丘陵地带地质结构、自然气候、水源状况不甚了解,所以对修建大跃峰渠有没有必要、它的作用,持怀疑态度。二是有些人认为如今邯郸东部有了引黄工程,中部有了南水北调工程,邯郸用水困难问题解决了,不会再缺水了,更不会再闹水荒了,跃峰渠的作用不大了。
我认为,随着工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率提高,用水量会越来越多。引黄工程很好,但黄河的水重点是首先保中下游河南、山东用水。一旦黄河水少了,邯郸是否还能引用?南水北调水供我市有限量,城市今后发展,用水新的增量如何解决?所以多年实践证明,大跃峰渠仍是邯郸的生命线。从1977年开始引水到2010年,除上游用水外,通过大跃峰渠往东武仕水库输水八十亿立方,非常可观。所以邯郸工业企业、主城区再没有告急闹水荒。时至今日,仍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大跃峰渠的重要作用,从而千方百计做好它的管护工作,保证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只要是水利而不是水害就不能嫌多,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写到此处,用诗歌回顾一下当年缺水的状况:
西部太行丘陵带,雨雪缺少难改变。
人畜饮水真难办,种子下地望天叹。
西部缺水东部旱,城区缺水埋怨天。
马电邯钢盼水急,工矿企业怕停产。
省委决策地市干,引漳入邯不惜钱。
尽管财政有困难,砸锅卖铁亦要干。
缺水是块大心病,早盼漳河流邯郸。
自然气候天注定,战天斗地不怕难。
精神放光彩当年修建大跃峰渠没有什么先进机械,更谈不上机械化,全是靠人工打眼放炮、肩扛手挖,人推小土车等土法上马。当年正是农业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的年代,这就特别需要一种战斗精神。为鼓舞民工们的高昂士气,到处红旗招展,标语口号,板报专栏,说快板,扭秧歌,盼水爷爷盼水妈妈自动到施工现场鼓励儿女们好好干,争取漳河清水早流家乡等等。因此,民工们精神抖擞,放声歌诵:“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不怕苦;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不怕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包扎一下不住医院。真是一幅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惊天地泣鬼神的壮观场面。下面用诗歌概括之:
十万民工战太行,革命精神大发扬。
盼水爷爷盼水妈,动员儿女上战场。
一提长征不怕苦,想起前辈不怕伤。
宁肯瘦掉十斤肉,定叫漳河流家乡。
打眼放炮震破手,肩扛手挖磨成踎。
修渠占地不要钱,拆除建筑不用偿。
三年工程两年完,两年时间还嫌长。
土法上马修大渠,全靠民工精神爽。
实干加巧干
大跃峰渠,从太行深山,漳河畔,穿过丘陵,再到平原邯郸主城区,地质结构复杂,山区丘陵地带基本上是石方,施工中常常遇到塌方。建筑物雄伟而险要,工程量巨大。国家水利部专家称“全国少见”。险峰大渡槽的宽度、高度、难度,完全是靠人工用土堆轧成模型,用上万块不同型号的料石砌成,大的料石一块重千斤。砌成后再把土人工运走。这在亚洲数第一。水穿地下深度四十四米,长度十多华里,高宽四点六米,人称地下十里河。五千民工平均年龄二十四岁,按原规划工程量上一万多人三年才能完成,而只上了五千人,一个人顶三个人干活,用了一年零四个月建成通水,水利专家称它是个奇迹,世界少有。写到此处,心情激动,好像又回到了当年施工现场,同民工们一齐劳动的场景,想用诗歌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
巍巍太行山让路,盘山越岭跃山峰。
逢沟架起渡水槽,遇山击成穿水洞。
东出山区到丘陵,工程巨大更难啃。
水穿地下十里河,险峰渡槽亚洲惊。
四大宽沟架渡槽,国企奉献来建成。
隧道渡槽满天星,处处景观显神工。
每年引水两亿方,漳河清水滏河引。
全国第一名不虚,亚洲之最是“险峰”。
工程结硕果
1964年,滏阳河源头滏源沟、娘娘庙、黑龙洞三处自然喷水泉没水,滏阳河断流。人工在黑龙洞深挖泉水,也没有挖出水。仅靠大煤矿从地下深处抽水疏到东武仕水库,再引到滏阳河。有了大跃峰渠后,滏阳河长年有清水,源源不断流到邯郸主城区,从此不再闹水荒。马电、邯钢等工业大企业用水大户有了水,不再告急,不担心停产了。如果大跃峰渠渠首按原规划建成一座大水库的话,水多了还可以使邯郸的“五河”都有水,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所以说大跃峰渠是邯郸的生命线,一点也不夸张。再诵诗一首:
邯郸缺水天注定,战天斗地地变样。
自从有了跃峰渠,邯郸东西成水网。
太行老区人民乐,高声歌唱**。
盼水爷爷盼水妈,扭起秧歌放声唱。
多年梦想变成真,漳河清水流家乡。
圆了吃上好水梦,子子孙孙永不忘。
漳河清水向东流,多了一条河滏阳。
古赵邯郸主城区,从此不再闹水荒。
2012年12
Copyright 2021 乐阅读ww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