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之歌———记大社营“钢铁连”指导员柴永安

2018-04-15 作者: 张培良
“愚公”之歌———记大社营“钢铁连”指导员柴永安

杜良盛

跃峰渠战场上,愚公铁人赞不尽,英雄模范数不完。Www.Pinwenba.Com 吧那是谁,肩扛着开山大镐,手捧着宝书四卷,身材高高,脸型长方,黑里透红,虎背熊腰,又浓又长的眉毛下,一双刚毅有神的眼睛黑白分明,体格壮实的中年人,连名带像一起上了光荣榜。

———他呀,就是峰峰矿区民工一团大社营钢铁连指导员柴永安。

大家看着光荣榜上的柴永安,心里乐了,你一言,我一语,不住地夸赞着,不少人还伸出大拇指高高翘起晃了又晃。

“你看咱们指导员的手,又硬又厚,真是阶级斗争冲得上,各项施工在前头,老柴,那可是新愚公式的劳模儿呀!”几个年轻人说得连珠炮似的。

“老柴可真是俺们的贴心人那,苦活累活少不了他,难活险活缺不了他。”人群中两个老同志挥舞着旱烟袋说。

柴永安能得到大家这样的赞扬,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一九七五年元月,**邯郸地委、市委发出了兴建跃峰渠的号召后,他浑身上下热的就像一团火,高兴的睡不好觉、吃不好饭,领着队干部村里村外、山上上下转了个遍,描绘着漳河水到来时的美景。

“我一想到哗哗的漳河水,让俺贫下中农牵着鼻子走,去浇灌这一带十年九旱的土地,心里就乐开了花。在跃峰渠水的灌溉下,鼓山变成了花果山,岗地变成了绿平原,臭水沟变成了养鱼池,乱石滩变成了米粮仓,这是去引**送来的幸福泉水,咱们就是豁出命来干吧。”柴永安激动地讲了一遍又一遍。

迎着朝阳,柴永安和他的战友们高举火红的旗帜,跨步上了跃峰渠的征途,老伴劝他有时间回家看看,他哈哈放声大笑了,“好,你就等着漳河水到咱村时接我吧。”

三月的张二庄岭,仍然是寒风凛冽,土地封冻。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向阳洞”攻坚战开始了。

柴永安同志粗壮而有力的大手,紧握八磅大锤,胳膊一挥抡个圆,重重地砸在钢钎上,他纵情地大喊一声“开工了!”

开工了!开工了!远远近近的峻岭响着回音,这不仅是向自然宣战,而且是向整个旧世界的宣战。新时代的愚公啊,用你那红心和铁手,把山河描绘得更加美好吧。

向阳洞,大多是火焦岩。火焦岩坚硬如铁,八磅大锤打下去,震得手腕发麻,浑身酸疼,也只是在石头上溅起几个火星,不到半天,许多人就磨出了水淋淋的血泡。有的小青年还编了个顺口溜:火焦岩,真难缠,打不得锤,钻不得眼,一天只进零点三,隧洞何时能钻完。

柴永安心想,这些在新社会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是想到跃峰渠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的,现在遇到了一点困难,就发牢骚了,这说明路线教育、传统教育和战斗的政治动员还不足啊。

青年人紧紧地围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看着柴永安手中的那本《愚公移山》,聆听着**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感到格外亲切,浑身长劲。

柴永安站起来有力地说:“同志们,石头硬,没有我们贫下中农的骨头硬;困难大,没有我们干社会主义的志气大;为了早日引来幸福泉,就是天大困难也不怕。”这番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一个个眼睛发亮,精神抖擞,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劲头更足了。

要大家干的,自己首先做出样子。只见柴永安拉开虎步,搭好架势,手舞大锤,呼呼带风,嗨一声,猛砸一下,嗨一声,再砸一下,一下连一下,浑身上下汗**,棉袄热的穿不住了,汗珠八瓣一个劲儿地往下掉。他摔下棉袄,吐口唾沫,反穿着那件单衣,叮当、叮当,一锤山发抖,两锤石花开……“老柴,这样拼命不行……”营总支书记樊恩然又一次夺下了他手中的大锤说,“你看脚下———”脚下,不知什么时候,柴永安已渗出了一滩汗水。

“大干跃峰渠吗,怕流汗不行,咱比铁人差得远呢。”柴永安笑哈哈地回答。说着,他抹一把汗珠,锤声又响起来了。

锤声、笑声、豪言壮语声震荡山岗。青年们谁还肯落后,一个个来了虎劲,大干八小时还只嫌少。你追我赶,龙腾虎跃,锨镐飞舞,进度的统计表一个劲地往上长。

扶钎打锤,各有各的难处,扶钎的危险性更大一下。“这危险,我来干!”又是老柴那洪亮的声音。

大家知道,尤其是顶眼钎子,离地面高,需要双手把钎子举起来,或者扛在肩膀上,不仅难度大,而且最容易出危险。

柴永安钢钎似的双手,已把钎子牢牢握在手中。抡锤的小青年起初还有顾虑,不肯放开手脚打锤。

“打吧,一锤生,两锤精嘛,为了快上跃峰渠,付点学费也没啥。”柴永安热情地鼓励着年轻人。

这个小青年就拉开架势,晃开膀子,叮当、叮当,一锤又一锤,钎子使劲地咬着岩石往里“吃。”正当又一锤要砸到钎子的时候,忽然一阵风起,小青年眼睛一离,手一偏,大锤重重地砸在了柴永安的脊背上。老柴来不及躲闪,脊背被砸伤,顿时倒了下去……十多分钟后,柴永安醒了过来。看见大家围着他在抢救,他急了,挺身使劲往起站,一阵眩晕,又坐了下去。他想,大家都在看着我,贫下中农的骨头不能软啊,硬是又把钎子抓到手里,“来,咱接着干!这一锤呀,把我这个锅腰也快打直了。”

在场的人们说什么也不让他扶钎子了,你争我夺。“快看!”一个小青年大声喊。原来,柴永安的脊背渗出了血珠,慢慢在起着一个大血疙瘩,足有馒头那样大。大家一看可心疼啊,柴永安却说:“先烈为创业,死都不怕,我这点伤算得了啥。”脊背肿疼得那样厉害,可谁也劝不住他休息,还是照常死顶在隧洞里顶班劳动,大家感动得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在柴永安的带动下,同志们很快地掌握了下部锤、拦腰锤、翻花锤、猛虎锤等多种锤法的打法,拼死拼活,大干快上,看到这些,老柴的伤痛不吃药就先好了三分。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这一天,狂风呼呼,大雨磅沱,无数条雨鞭抽打着山峦。常年干旱的张二庄岭下的山沟里,洪水像发了狂的猛兽,汹涌咆哮,呼啸而过。山体移动,向阳洞发生了大塌方。

隧洞里,十多米高、一米多宽的断层,碎石胶泥哗哗掉个不停。外边下着雨,里边闹塌方,上边石头掉,下边烂泥浆,困难一个接一个,怎么办?

在这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柴永安冲在最前面,举着长杆清除活石。浮石、碎石顺着长杆滑下来,从四壁碰回来,溅在老柴的头部和手上,满是血道,他咬紧牙关,又伸出了长杆。这时的每一分钟都考验人哪,他头上象黄豆大一样的汗珠,不住地往下掉,累得浑身酸痛,但是,真正的硬骨头是经得住任何考验的,只见他头上、肩上、腿上、胳膊上都有碰的伤,劲头还是越来越大,战斗不停。

大家知道,就在战隧洞塌方的这块土地上,曾经是抗日战争激烈的战场。柴永安在紧张的排除险情之余,也不禁心驰神往。那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永远激荡着他的心,他曾为那些牺牲的战友掉过热泪,也曾为解放军的胜利引吭高歌。今天,时代不同了,又在进行着一场新的战斗,能在困难面前退缩吗?不能,绝对不能。

“同志们,党培育我们这么多年,是到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天塌下来我们顶,地陷下去我们填,没有闯不过去的火焰山!”工地上又响起了柴永安那激动人心的洪亮声音。

隧洞里,排塌方、除险情的战斗正在白热化阶段。迎面一块大巨石悬在空中,只有一点连在泥缝里,稍有一点动静,都有掉下来的危险。巨石不除,严重地威胁着大家的安全。

“我去。”硬骨头战士挽起了胳膊。

“我上。”年轻人手快眼准。

“不。”老柴坚定地说,“让我来,我年龄大,有经验。”说着手举长杆冲了上去。那巨石张牙咧嘴地在那里悬着,狂风吹过,还不时地发出嗤嗤地响声,就是清除不下来。

怎么办?正在这时,只听旁边又哗地一下子大塌方,照明全部熄灭,洞内漆黑一团,四节手电筒也照不到洞顶。

时间不等人。

“同志们,把电石灯点起来。”老柴一声令下。有的点起蜡烛,有的点起电石灯,有的点火柴,星星点点的照明,把人们和老柴钢筋铁骨的形象照得更加高大。只见柴永安用尽全身力气,使劲把周围的淤泥清掉,又用镐一撬,轰隆隆,那块巨石掉了下来。老柴敏捷地往旁边一闪,石头擦着他的身子滚过去了。好险啊,老柴只觉得浑身发凉,一摸衣服和脊背不知啥时候被汗水紧紧地贴在一块了。

清除浮石的战斗是多么振奋人心啊。一场险情排除,人们脸上笑容还没落,又一场险情到来,只听有人大声喊:“快,快闪开!”柴永安往旁边一望,只见刚清除的那块大石头后边,又有块近百斤的大石头摇摇欲坠。泥石刷刷掉个不停,眼看就要砸下来。可在洞底施工出渣的樊恩然同志却毫无察觉。透过灯光,柴永安清楚地看到这一切,不由的热血上涌,两手攥出了汗水。时间不容人多考虑,眼看石过人伤,已是不可避免的了……紧要关头,欧阳海、蔡永祥舍身救战友的英雄形象又出现在他面前。柴永安挺身而出,向前猛跨一步,高举双手,托住了那块即将滚落的巨石。碎石泥块掉了他一身一头,里外成了石粉人,但他毫不在意,高喊“快,快闪开!”樊恩然敏捷地向旁边一躲,柴永安顺着石头劲往外一推,巨石顺着柴永安的肩膀擦破了衣服,滚过去了。好险啊,人们惊叹着。一场难以避免的事故避免了,我们的战友得救了。大家纷纷涌上去,老柴啊,你可真是俺们贫下中农的硬骨头。

在钢铁连,柴永安是党支部书记,又是指导员,它不仅带头实干,而且十分注意以阶级斗争为纲,培养青年一代的茁壮成长。

暮色苍茫中,老柴又和青年民工胡大勇一块漫步在通往向阳洞的山梯上。“大勇,你到渠上来,有啥想法啊?”老柴亲切地问。“我没啥想法。”大勇说。“听说你嫌工地苦,是吗?”“这……”大勇答不上来了。

胡大勇是大社公社的一个小青年,刚从学校毕业不久便参加了兴建跃峰渠建设。他想这么大的工程,国家有投资,施工设备新,安全帽一带,大风镐一扛,突突突地隧洞就成了,那该多么富有意义和理想啊。可是来到跃峰渠工地一看,抬头是高山,低头是河滩,打眼抡大锤,还得学做饭,觉得既无意义也没理想,没啥奔头,干活也不带劲。

眼看贫下中农的后代在东摇西晃的走路,老柴总觉得没尽到责任,常想找他谈一谈。“你今年多大岁数了?”“二十岁。”“以前是干啥的?”“上学。”“多幸福的生活啊,像我在十六岁以前,那可真是在刀尖上过来的啊。”

一提起万恶的旧社会,柴永安的心就像刀割一样难受,大勇听得瞪起了眼睛。

在旧社会,柴永安六岁就拿起了讨饭棍,仇当饭,泪洗脸,全家七口人,爷爷给地主当长工落了个半身不遂,四处讨饭,含恨离开了人间。他父亲十来岁就整天价给地主放牛,放啊放,地主的牛肥的脊背能放鸡蛋了,父亲却瘦的骨头一根接一根,劳累了一天,只喝几口黄菜汤。得了“饥饱痨”病,饿了就吐血,不久也死去了。大哥因不愿给卖国贼做工,被日本军阀用刺刀活活挑死。可怜不满十岁的弟弟在要饭时,也被万恶的地主给活埋了。九死一生的柴永安,常常紧握小拳头,悲愤地发问,为啥地主资本家高楼接着高楼盖,穷人却新坟连着新坟起?他恨不得把那吃人的旧社会砸个稀巴烂。

大勇听着听着,眼里噙上了泪花,激动的心情象滏阳河水一样,汹涌翻腾着。

说话结束了,夜已经很深了。大勇躺在床上睡不着,他在想,党的教导、贫下中农的期望、柴永安带病战隧洞的形象又涌上了心头……“现在,离国庆节还有四十天时间,为了打通向阳洞向国庆节献礼,我们要来一个一天顶三天,一人顶三人,也就是说,要在四十天时间里完成一百二十天的施工任务。党和人民在看着我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吧。”柴永安那鼓舞人心的语言,还清晰地在他的心头回荡。

每天接班,柴永安总是提前两个小时去接班,做好施工准备或者干脆同上一班的战友一起干。有时早上班,有时晚下班,紧张时干脆连班转。

“老柴,你上的这叫什么班?”有人问。“那,就叫革命班吧。”老柴乐呵呵地回答。

这天,已是柴永安连续加班第五个昼夜了,他只觉得头部一阵阵的发晕,肚子一阵阵的绞痛,头上不住地出虚汗,脸色蜡黄,手抡着大锤都有点晃悠了,还不肯歇手。

“你怎么啦?”钢铁连连长胡金林上前一步扶住他,用手一摸柴永安的额头,只觉得滚烫,惊讶地说:“跟那火炭子一样烫手哩!”老柴憨憨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儿,一点小毛病,不要紧。”胡金林一瞪眼:“还不要紧啊!都成这个样子啦。”

的确,对于病,柴永安自己是十分清楚的,十多天前就患了重感冒,医生给开的病假条,他往口袋一塞,医生开的药,又顾不上吃。结果又染上了病毒性痢疾,每天得往厕所跑十多次。俗话说,“好汉也怕三泡稀”,他这么拉,身体确实很虚了。每顿饭只喝两三口汤,可是,隧洞工程这么紧张,他怎么能休息呢?这不,几乎晕倒在隧洞里。

大伙儿听说后都跑过来,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老柴啊老柴,你是生生为工程累坏的啊。你就休息一会儿吧,大家加把劲儿,就把活干出来了。

同志们的关心,在老柴心头激起了阶级情意的浪花,可他坐不住啊,于是柴永安又一把架起了排子车。“来,咱们一块儿推车出渣。”拉一米,一身虚汗,迈一步,用尽气力,可一想到党的事业,想到跃峰渠的大干快上,老柴什么也顾不上了。带着这么重的病,每天还闯过了百米大关,这该需要多么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啊。

然而,领导和同志们还是硬把他按在了病床上。

柴永安人躺在病床,心却还在工地,龙腾虎跃的战斗场面又一个一个地在眼前涌现。大战跃峰渠几个月来,使他舍不得离开隧洞,一会儿不听钻声响,心里就闷得慌。他暗暗地问自己,“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大干跃峰渠,我怎么能躺在病床上呢?这不像指挥员在炮火纷飞时离开阵地一样吗?”

趁医生和看护他的同志不在,他扶着墙壁用力站了起来,找了个木根当拐杖,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三步一挪,五步一歇,平时仅走十五分钟的路,现在要走一个多小时,有时路上还大便三、四次,这种顽强的革命精神使人们深受感动。大家说,这可不是能用普通尺子衡量的路,这是他生命途中值得书写的一笔光辉的路。

叮当、叮当———老柴挥舞着大锤又干了起来,汗水沿着发梢往下流,双手只觉得酸疼,双眼窝深陷,还是坚持不停地战斗着。就这样,老柴在每天闹痢疾十多次的二十多天里,没休息过一个班,没吃过一次病号饭,更没有缺过一天勤。大家一次又一次地夺下工具,一遍又一遍地告诫他好好休息,可柴永安总是一回又一回地出现在施工最艰苦的工作面上。在柴永安的带动下,每个民工觉得心头发暖,都鼓起了劲头,增添了志气,终于一天顶三天地胜利完成了一百二十天的施工任务。

回想这些往事,大勇能睡着吗?他想着自己成长的道路,不觉感慨万端,鼻子一酸,几滴热泪流了下来,握紧了拳头。

夜深人静,老柴听到“蹦、蹦、蹦”急促的敲门声。是谁,又发生了什么事?

门拉开,只见一个小伙子脸庞涨得通红,胸脯一起一伏,眼角还闪着泪花,心情显然很激动。“是大勇,快进来。”

“指导员,我想通了。”大勇连珠炮似地说,“不过,工作得换一换。”

“怎么,食堂工作不好吗?”老柴疑惑地问。

“不,我还年轻,工地需要我,让我到风口浪尖上去摔打吧。”

大勇啊,大勇,看到你的转变,大家多高兴,你可要争气啊。

青松迎着风雨长得林茂叶盛。大勇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工地上样样带头,重活累活抢着干,还曾在隧洞塌方时,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两个战友。这个朝气蓬勃的小青年,在柴永安和同志们的精心帮助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青年团,又担任了排长。

钢铁连的同志们都记得,只要有空,老柴就和指战员谈心,先后与五十二个同志谈心数次,帮助十二个暂时后进的同志大步跨入了先进行列。为了表彰柴永安同志的先进事迹,矿区区委、区革委在一九七五年“先代会”上授予他“跃峰渠上新愚公”模范称号;邯郸地革委在跃峰渠群英会上授予他“模范指导员”的奖状。前不久,老柴又光荣地被选为峰峰矿区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委员。

一抹朝霞,把张二庄岭装扮得格外壮观,巍巍的山岗上红旗飘扬。长达三百九十三米的向阳洞,凿透重山,滔滔漳水,呼啸而过,绿了大地,香了地球。让我们放声为时代的愚公们赞美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