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育大突围八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八章教育大突围八

万宝强女儿有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并且每天都有自己的母亲陪伴,这不仅让她感到非常开心,同时也让她爸爸万宝强感到放心。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万宝强甚至对女儿三年后的美好远景,没有丝毫的怀疑。他相信三年后:女儿一定不会辜负父母亲对她的细心栽培,一定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考上一个非常理想的大学!因为他认为女儿能够有这样的读书环境,能够有这样的优质服务,就算是过去皇帝的女儿也不过如此……

“这是最有价值的投资!这是最有远见的工作!这是……”万宝强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伴读投资,显得非常自信,脸上常常挂着洋洋得意的微笑。

“不行,女儿,不行,杨建云,你们可不能合伙欺骗我!……我不接受你们任何的歉意,不要说任何考不上‘一本、二本’大学的理由,凡是我努力做的事情,凡是我尽力投资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意外!我是拿出全家的血本在做的事业、赌博、买卖!我输不起,你们输不起,我们全家输不起!”万宝强的梦不全是美梦,有时还会在自己的梦里这样惊呼。看来,租房伴读这件事,里面真的有很多学问!真的存在很多未知的答案!

“你有空到书店里面买些名人关于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贴在租房里面:什么自强不息啦、厚德载物啦、爱拼才会赢啦等等,好让我们的女儿每天有所醒悟,有所鞭策!有所进步……女儿是娇生惯养的一代人,也是新世纪最新的一代人,她需要不断地反省、需要不断磨练、需要不断地创新、需要不断地……学习……女儿是个聪明的孩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有些道理是不需要挂在嘴边的!……”万宝强在教育孩子方面很看重文化的熏陶,很注重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忙人,很多措施多停留在自己的嘴边,要实施的小细节往往请别人代劳。因此,这个布置孩子休息、学习房间的小细节,岂能亲自动手,很自然托付给妻子杨建云。而杨建云对房间花花绿绿的布置,根本不敢兴趣,认为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一种影响睡眠的“噪音”。因此,万宝强所强调的“文化”布置一事,到三年后高考结束时,也没有兑现。

再说万宝强的女儿,自从住到出租房里以后,学习起来确实比以前认真多了。万宝强和杨建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新学期第一次月考后,万宝强女儿不负所望,成绩比以前有了较大的长进,由原来的全校八百多名,一下子跃到五百多名,特别是数学成绩更是进步显著,一百六十的试卷竟然考到一百四十二分。虽然这个月考成绩并不算太好,但是万宝强和杨建云认为,女儿这次考得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完全是他们科学决断、精心家教、优质伴读的结果。

这次考试结束以后,万宝强女儿的学习信心也比以前增强了许多。她开始积极地寻找影响自己学习成绩提高的原因。她认为自己三门主科语、数、外中,语文是国语,还可以;数学一直是自己的强势科目;拖自己后腿的就是英语,每次考试总感觉糊里糊涂地“对”,糊里糊涂地“错”,视乎每次对错都没有十分的把握。尤其那口语,更是伤神,不管自己怎么认真听都感觉云里雾里的,对单词的发音始终没有足够的信心。现在要想突破这个难题,就必须自己买一台英语复读机,因为不会的发音、不熟练的朗读,全部依靠老师补习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万宝强女儿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买一台复读机不容易,它不是十块八块的小东西,而是需要好几百元钱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她不敢在爸爸面前说,只是和妈妈杨建云商量。万宝强知道这件事后,没有责怪女儿,反而表扬女儿这种做法是一种很懂事的表现。因此,他更加看重在自己女儿读书方面的投资,决定积极地筹措资金,为女儿提高英语成绩打开绿色通道……

真是屋漏又碰连阴天,此时,万宝强的母亲经过省医院确诊得了肺气肿,需要到省城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万宝强心想自己操劳一生的母亲,没有享受过自己一天福,没有真正过上一天安心舒适的生活,心里不免感到难过。懊悔自己这几年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孩子读书,很少到老家照顾母亲。他认为母亲的病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前几年病情较轻的时候,没有带母亲到南京大医院进行彻底根治,很对不起母亲。现在,他决定就是倾家荡产,卖掉所有的家当也要把自己的母亲病治好。万宝强为了给母亲治病,多夜没有合眼,上课、带母亲看病、借钱样样让他操心,没有一个月,身上掉了十几斤肉,眼里布满了血丝,唇角就像涂了一层厚厚的锅底灰,头发也变得灰白没有光泽。万宝强没有办法,让杨建云到娘家那头亲戚家借了六千元钱,不够用,他又在银行办理了一万五千元贷款,总是暂时稳住了母亲的病情。金钱、照顾病重的母亲、操劳女儿上学等家务事,真把万宝强压得喘不过气来。

万宝强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到县城读书,还有一个孩子就在万宝强所在的街道读初中,为了节约开支,万宝强在自己生活方面,怎么省钱怎么来。有时,中午一块钱的豆腐小菜,就能把自己和孩子的午饭打发过去。后来,他干脆在家不烧锅,把自己的一日三餐,全部“托管”给学校的大食堂。要知道万宝强学校的教师食堂,是为了照顾本校教师而开设的食堂。这个食堂的伙食很不错,在口味和营养搭配方面都很好,早晚不收钱,中午只收两元钱。由于他的孩子不是“本校的教师”,享受不了这种待遇。因此他总是厚着脸皮把自己的孩子带进学校食堂。个别领导看到这种情况,认为万宝强在集体的大草堆上扯“横财”。于是,在教师会上不点名朝他“嘉奖”,万宝强知道自己理亏,只得装耳聋,有人背后说他品行不咋的,就喜欢揩学校的油,他知道后也不生气,只是嘿…嘿…两声,就算了事。但是,有很多同事为万宝强打抱不平,说万宝强这个人,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一样都没有,何谓品德不咋的?只不过眼前经济困难,到学校餐厅省几个小钱,没有什么不应该!

碰在这个骨子眼上,要万宝强和杨建云拿出好几百元钱,去给女儿买复读机,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处。但是万宝强知道,眼下农村中学,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学生很难把英语学好。女儿中考时候要不是英语拖后腿,考一个县城重点中学高中“前一百名”的学生(当时,县城重点高中有这样规定,如果学生能够在中考中考到全县前一百名,学校不但不受学费、书本费、学杂费、培养费,学校还要向这些学生发放一定的奖学金;全县前二百名的学生,只收培养费的一半;计划内的学生,收培养费四千八百元;计划外的学生收培养费一万四千八至三万元不等),为家里省下几千元钱,那还是不成问题的!现在女儿渴求进步,要买一个英语复读机,帮助她学习英语,这应该是一件不为过分的事情。这个做父母的,又怎么能让自己的子女失望呢?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

“我今年不买羽绒服了!这件旧外套还能对付今年冬天!今年工资又没有涨!女儿的学费太高了!超市的羽绒服太贵了!等到明年我们手头宽裕了,我再去买!”万宝强这些话讲了足足有五个年头了。就在决定给女儿买复读机的前几天,他似乎又找到了一个可以说服自己不买羽绒服的理由——母亲生病了、女儿不买复读机不行。

“你尽想歪点子,你看你那件旧外套就是放到垃圾桶里都没有人去捡,你还想把它当作龙袍穿在身上,你要知道你是一个人民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我们这些农村的妇女穿件旧衣服没有人讲,但是你们这些做教师的可不能这么随便了,随便惯了,你这个老师就没有人敬重了。你不要忘了,现在社会上的人已经把你们农村教师的形象概括的够惨的了:一分钱分都夹在屁股沟里,就是强盗用十杆枪跟后面追,他们都舍不得把一分钱丢下来!……你难道就不知道维护你们做老师的形象吗?”当万宝强用这个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安慰受经济困扰的妻子时,一向很要面子的杨建云,被他的不修边幅的寒伧像气得直跺脚。而万宝强做梦也没有想到妻子会用这些话来挖苦他。

万宝强想想自己干了二十多年的人民教师,刚开始的时候是每月五十块钱,后来跳到八十块,一九九三年跳到二百六十块,那时候农村教师工资是乡财政大包干,乡政府财政收入少,根本发不起全乡教师的工资,所增加的工资只能泡汤,不少老师把这些浮涨的工资叫做“空调”或者叫“打白条”。直到一九九五年,才兑现一部分工资,工资总算到了每月二百八十八块钱,万宝强高兴得屁颠屁颠的,一回到家里就对杨建云说:“老婆,这个涨工资的马拉松总算跑到头了……”

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几百块钱的工资,乡镇财政又发不起了,有的乡镇教师连续半年没有领到一分钱工资,老师被“饿”急了,到乡政府大院里进行集体罢课……有些乡党委书记一脸的无辜,两手一摊,乡里没有钱,我又不能偷钱来发工资!……

“天啦,共产党既然把全乡的财政大权赋予你,你就应该勇敢地肩负起这个光荣的使命,你应该拿出具体措施,带领全乡民众进行艰苦创业,让全乡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发不起教师工资,难道你们父母官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有人把乡政府、镇政府、镇政府发不起教师工资,归结为“社会大气候”引起的惨淡景象,但是,你们应该知道何谓标新立异?何谓独树一帜?何谓出类拔萃?就是在当时那种艰难困境中,在全县也不是照样有好几个乡镇把教师工资一个不少地发下去吗?同样是乡党委书记,同样的社会环境,还不是照样营造出两种不同的天地吗?”……一些被生活逼急的教师到县政府门口去喊冤……

万宝强永远忘不了教师工资发不出去的岁月,永远忘不了让教师推销电话机的岁月,永远忘不了乡镇政府发不起工资用乡镇企业的产品代替的艰难日子,永远忘不了靠选票选教师下岗的困惑年代。他从师范毕业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自己的教师灵魂还算纯洁,他个人觉得这个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给他带来很多光辉,但是,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他个人觉得这个阳光下面最神圣的职业,虽然给他带来很多自豪,但是也让他在别人面前产生过不少自卑;他个人觉得干了这个工作除了让他在同龄人当中娶了一个聪明贤慧的妻子、给了一个较温馨的家庭、送走一大批活泼可爱的学生,还留给他许多不愿回想的心酸记忆,至今县政府还差他两万多元应该发放的工资……他曾经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捂着自己的胸口,算了一下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全部工资,总额不足四十万块钱,还不跟自己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三五年的工资,这不能不让一向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的万宝强心里产生心灰意冷的感觉。说句实在话,自己也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也想成为别人眼里光荣而神圣的人民教师,但是,他认为再高尚的教师,不能没有饭吃,不能衣服穿,不能供不起孩子的读书,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父母,可是,他的经济能力常常让他的教育理想、做人理想变得空洞而无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