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十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十一

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这个县城所有角落。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于是,伴读的父母们像奔赴战场的、荷枪实弹的大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一颗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热望之心像催生万物生长的甘露,滋润着这块贫瘠的土地,给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大量的人流伴着闪光的“紫金”,随着父母们的爱心,流进了来这里“拓荒”人的钱囊里。昔日面黄肌瘦的拓荒者,他们的脸色开始泛起了红晕,低矮潮湿的小爬房,渐渐地被另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所替代。瓦房、平房多了起来,近几年楼房也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不知是他们的善行感动天地,还是这里的神明可怜他们太孤寂、太贫困而大发慈悲,使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不修边幅,见人直哆嗦的、没有见过世面的荒山里的“小字号”男人女人们,转身一变,变成了拥有数十万家产的房东。这些腰缠万贯的房东,他们一家老小从此过上了不用种地,不用做小买卖,也不用到城里打工,就能吃好、喝好、穿好、用好,就能把大把的钞票往口袋里装的生活。他们那些穿得望不见布眼的脏衣服,一下子被西装革履、绫罗绸缎所替代,以前“11”号的交通工具也被摩托车、小轿车代替了;昔日头发发黄,脸上打蜡,与人讲话不敢抬头,做事情有点像“杨二嫂式豆腐西施”那样的穷酸女人们,转身一变,变成了涂脂抹粉,项挂金链,耳缀银环的贵妇人……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胖得发愁的女人们,也学着城里的富婆养起宠物来……

小时候我在书本上,看到那些养尊处优的寄生虫,有点不以为信,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最真实的寄生族。我用寄生虫来形容他们,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我亲眼看到有些“经过生活裂变后的贵妇人”每天在床上练睡功,在酒坛上练吃功,在牌桌上练赌功,在舞场上练情功……几乎看不到她们还能做什么,偶尔上两次厨房,那是自己的丈夫不在家,怕自己被超市的食品毒死,怕被来这里伴读的父母们骂死……才不得已拖着臃肿的“步伐”而为之的事情。

有了钱,就有了扩大经营的资本,他们中有些“有血性”的东家,精心研究生财之道,利用手中的资本,继续拓宽他们的经营渠道,在县城里面谋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或者开起一个有点上档次的门市,甚至他们之中有些人,搞起了房地产。他们的生活逐渐被上帝宠爱,成为县城里崛起的新兴的中产阶级。可以这么说,一开始能来这里租房为孩子伴读的、舍得花如此大的教育投资的人,大多数在地方上家庭经济实力比较殷实的富户人家。至于像万宝强和杨建云这样全家只有一个人拿薪水的穷教师来此地租房子伴读的人家,都是跟着别人的脚印来追梦的。与其说是追梦,都不如说是邯郸学步、创造神话的。当然,我并不否认,这里也确是创造了不少教育神话……

我向来不赞成孩子父母亲租房伴读,但是我又不能否认伴读在沟通孩子与父母亲所起的桥梁作用。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伴读还对学校周边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带动作用。因此,凡是都得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应试教育创造了中国的神童,创造了中国教育伴读的神话,应试教育里面也存在合理的因素,我不会抨击应试教育一无是处。但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会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中,被动地适应,一定会去积极地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衔接点,努力找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突破口。我相信素质教育一定会战胜应试教育。但是,我又不相信应试教育在未来的教育天地里全部是一种纯色的反面教材!

和万宝强、杨建云住在同一个房东家的房客共有十六户人家,其中有六、七户家庭每年经济收入在十万元以上,和他们处境差不多人家,也只能找到三、四户人家。因此,像万宝强这些较穷的人家,他们来到为子女伴读,租不起大房间,只能租一个年租金两千五百元左右、住房面积在十个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月生活总开支严格控制在八百元以下,学习用品、穿衣服、小零食都必须“严格控制”在其内。当然,这种开支应该是在所有伴读家庭当中属于低中档水平了。杨建云每天都在盘算自己家的收入,如果这个月自己的老公发福利了,她就会很潇洒地把那个月的菜篮子装得“足”一些,孩子的零食也就水涨船高了;如果这个月的人情事务多一点,她就会立马把那些小开支压缩一下。在生活、穿着方面,从来不敢跟院子里的富户们攀比,只能和自己家境相当的小姊妹们谈一谈谁的衣服漂亮,谁今天又买新衣服了……因此,这些伴读的父母们虽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也是有相当严格的界限。在那么大的一个家院里,在那么多的同龄人当中,只有万宝强的老婆杨建云不打麻将,不是她不会打麻将,而是她没有那些参与赌博活动的“娱乐资金”。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去参与这些带有娱乐活动性质的“赌博行为”,她从来不说自己没有钱参与娱乐,而是说自己不会打麻将。万宝强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她说这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怕这些贵妇人说她乡下“曲辫子”……

“如果输光了,生活就没有着落,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空着自己的肚子跟着自己受委屈,应该把难看放在事前考虑,不然的话,本来是想在这个枯燥无味的伴读生活中找点乐趣,结果却从中惹来麻烦苦恼无重数,何必呢?”杨建云说到做到,因此只能在那偌大的房东家院里,像脱离伙伴的鸟儿,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单调而孤独地做着乏味的无聊事情。房间里的那台旧录音机,还是年前住在省城的一位亲戚家里搞装修,旧录音机成为累赘,被当做有钱人家的破烂,连送带扔地正式成为杨建云租房里唯一的、可供她娱乐的宝贝。

想看电视,自己房间里没有,不好意思到别人的租房去;想和别人聊天,别人不是坐在麻将桌上与人交战,就是像一个大木瓜一样坐在旁边做一个局外的旁观者。她因此感到伴读生活实在是单调无比,但是,她又不愿意去麻将场上的旁观者,因为她非常清楚,在麻将场上,做一个旁观者是相当难做的。因为那些看别人打麻将的人,自己没有机会参与赌博,自己的“高超”赌技得不到正常的“宣泄”,总以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英雄”,因此,这些“旁观者”十有八九都有指手画脚的毛病,结果是讨好了一家却得罪了另外的三家,特别是那些输了钱,连自己的小辫稍都感到碍事的参赌人,对那些指手画脚的旁观者更是尤为反感,往往那些旁观者都会成为这些人发泄不满的出气筒。像万宝强妻子这样的人,从来都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的人,从不愿意让别人对自己有半点不敬。人穷志坚,情愿自己在背后受苦、受累,也不愿意看别人星点冷眼。因此在无聊的时候,仍然不忘去给自己找一点能挣钱、不误伴读、但是又不能伤自尊的事儿做做。她理解老同学初办企业的难处,她也知道这是老同学婉言回绝她的方式(三元一个小时的工资)。她想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她相信自己!……她会抓住如何一个可以改变目前困境的机遇。

……

机遇不是玩偶,机遇可以给人带来欢欣,机遇可以给人幸福的源泉,机遇可以成为扭转命运的枢纽。所以我们在机遇面前,绝不能坐享其成、守株待兔,要用迎头赶上的决心去把握机遇。天底下所有的机遇都是深思熟虑者的宠儿,都是胸有成竹者的门票,都是顽强拼搏者护身符。机遇对懦弱者吝啬,机遇对坚强者慷慨。因而,机遇不是一句永不变更的承诺,也不是刻意厮守的情人。它有时像风说到就到;有时像雨,只有经过电闪雷鸣的催促才会姗姗来到;有时机遇像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女,让人感到可遇而不可求。但是请相信:机遇只垂青于永不言败的人!

同样,贫困不是福,但是,贫困可以教育孩子,贫困可以锻炼孩子,贫困可以铸就美德。所以我们在贫困面前绝不能自卑自贱,要用更加坚定的信念去战胜困难。天边的彩虹是风雨过后的美景;锋利的宝剑是铸造师用无数次铁锤捶打、磐石磨砺而成精品;扑鼻的梅香是经过三九严寒的考验而得到的奖赏。因而,贫困虽然不是福,但是它不是永久的弃儿,也会在金碧辉煌的大厦里面找到幸福的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