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教育大突围十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十四章教育大突围十四

这个服装厂工厂虽然有诸多难处,杨建云都一一挺过来。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更让人惊讶的是,她的胆量也被这个伴读工厂训练得超乎普通人的想象……杨建云每天夜里十点半左右,都要准时赶到自己的租房。我们都知道夜里十点多钟,山路上很少有行人。杨建云往往一个人走在那很难行走的山路上,并且还要走过一片黑森森的竹子林。杨建云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胆子特别小,连正常的猫叫,她的身体都会禁不住打颤发抖。自从到县城为孩子伴读,走进了那个服装厂,胆子越来越大了,她现在能够在深夜轻松地走过那片黑森森的竹子林。其实刚开始,她做不到这一点,每走到那片竹林的时候,总是拿起互打免费的手机,于自己的丈夫万宝强通电话,壮壮胆子。等走过那段“恐惧区”,心里感到不害怕了,才能停止通话。

“难道你就不怕从竹林里面窜出来一个人拦住你?”万宝强有时与杨建云开玩笑。“我有什么可怕的?论人:我是一个老太婆:论钱:我身上从不装五十块钱;论首饰:我金的、银的一样也没有,我颈脖上面挂着的翡翠,是从街道上商店花五十钱买来的。”杨建云非常平静地对万宝强说,仿佛老公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都是危言耸听。其实,杨建云心底里与生俱来的胆小,那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掩饰的……

“谁说你长得丑了?谁说我跟他急!”

“咦!我们家今天没有吃醋,怎么满屋都有醋味呀?!”妻子杨建云看到自己的老公这么在乎她,心里甜滋滋的。

“恐怕天底下就你一个人不说我丑了,长得丑还需要别人说吗?谁没有自知之明的心呢?我长着两只眼,不光是看别人的,同样也可以看到自己,因为拦路人想要的东西,我一样已没有,所以我不怕。至于鬼怪这些东西,它们全找熟人迷,我在这里人生地疏的,那就更不用怕了。”杨建云显得很激动,满脸通红地、很得意地对着万宝强说。

其实,杨建云说这些话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口的,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胆量有多大。刚才说的话完全是壮着胆子说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什么胆小怕事的小妇人了,而是一个和男人一样,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照样能顶半边天的当家人了。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老公安心的工作,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放心地学习,才能让自己家庭任何一个成员都不要为她而操心。

……

有一天,杨建云的弟弟来县城有事,碰巧与杨建云相遇。“听说你在这里带孩子上学,又要去到服装厂工作,你怎么能受得了?”“慢慢受呗!”杨建云毫不遮掩地对弟弟说。“你现在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你胆子比针尖还小,现在却像吃了豹子胆似的,我在夜里十来点钟路过那片阴森可怕的竹子林,头皮都发麻,像你这样一个人,竟然若无其事地走过去,一点也不敢到惧怕,这真是神了!要是你弟媳妇夜里来走这条路上山,你就是用十两黄金在前面诱惑她,她都不敢向前迈一步,这是为什么呢?”

杨建云不好意思地对弟弟说:“要说我一点不怕,那是假的。但是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你姐夫一个人那点工资,除了糊几张嘴以外,还能剩下来什么?现在孩子来县城上学,房租、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都要你姐夫一个人承担,那确实有点难为他了。我想来想去,还是要动脑筋找一点事情做做,以减轻一下你姐夫身上的负担。你应该知道,我不去做那份有苦又累的工作,又到哪里去挣这一千多块钱呢?没有这份钱,日子又怎么过呢?”

把生活弄到如此这般境地,万宝强还能有什么可说呢?一个七尺男儿,要文化自己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生,自我感觉头脑不算笨;要身体自己才过四十,自我感觉也不差;要谈交际能力,自我感觉也还行,他周围的同事、同学、领导都喜欢和他相处。可是现在,手捧“铁”饭碗,连自己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都不能维持,还要纤柔如柳、弱不禁风的老婆,做那样的苦差事,万宝强确实感到有点愧疚。

万宝强心想:自己这一辈子,如日中天的季节已经过去了,看来也没有什么大出息了,这一辈子大富大贵的命运,可能是与自己无缘相遇了;这一辈子独守清贫的命运,看来自己也是无法改变的了,自己不能再让孩子像自己的一样,一家人所有的生活开支都紧紧围绕着“千把块钱”转。但是,也不能再让孩子像杨建云一样,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没有尊严,在贫困和无奈之中过着所谓的人生。自己现在受点苦,只希望孩子们能够体谅自己的这番苦心。如果孩子们能在他们的学校里面,考出像模像样的成绩,并且能有一个非常结实的身体,将来能够考取一所重点大学,有一份较为称心的工作,如果这样,即使让自己每天干十二小时的工作,每天让自己爬五里的山路,自己都毫无怨言地埋头干下去,而且,回到家里,绝对不会在孩子目前打一个盹,叹一声气。其实,这不仅是万宝强心里话,也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所有伴读家长的心声。

“你不要再去上那个服装厂了,我们可不能为了挣那点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这个服装厂的工太苦了!你只顾自己赚钱,而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我看这样下去不行!要不这样好不好?我们不妨在学校附近的地方,重新找一个较轻松的工作。”万宝强看到自己的妻子从早到晚忙得像一个永不停息的机器,担心她为了孩子的读书把自己的身体累坏了。

“现在你不用着急,再干几个月,等翻过年我就不干了。这个服装厂年终总会有点小福利的,即使再少也得有百把块钱吧。等我拿到年终的奖励后不干,我不就减少一点损失吗?再说,我总不能把这个满勤的月工资扔给服装厂吧!”杨建云很感激自己的老公对自己的关心。但是眼下,孩子正在读高中,正是花钱如流水的时候,总不能让孩子在读书花钱方面束手束脚吧!万宝强听了杨建云的话,认为杨建云的话说得非常在理。虽然说来说去都是在几百块钱打圈,但是孩子上学、家庭正常生活开支,光凭万宝强的那点工资确实不够。

为什么杨建云要那么说呢?原来这个厂有规定,工人的当月所干的工资,他们是拿不到的,总得要等到下一个月才能拿到。别看这个小规定,它却是这个厂“宰人”的法宝,多少人为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而放弃了到其他更好的工厂机会。虽然这个规定,没有明说你拿不到最后一个月工资,但是事实上,很少人能拿到这份工资。因为这个厂规定,只要你离开这个服装厂的时候,你必须提前一个月向服装厂的领导打辞职报告,你才可能拿到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而那些想离开这个服装厂的工人,大多数是憋了一肚子的气走的,根本上不会向服装厂的领导打辞职报告。再看那些想拿到这份工资的人,按正常情况,如果不走,他们那个月能拿一千多块钱,可是,当他们多熬一个月,离开这个厂以后再去拿这份工资的时候,他们拿到的只是非常可怜的四五百块钱。他们问这是什么原因,那些领导总是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去忽悠你,说你这样那样扣多少钱……让你伤透脑筋……所以那些准备不干的,或者准备到其他工厂工作的人,他们临走的时候,大多数人也就不在乎最后一个月工资,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不仅仅省去了去写辞职报告的麻烦,甚至还可以在临走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对老板发泄一直憋在肚里的气愤,算是留作永久记忆的临别“赠言”……

我们知道在穷乡僻壤办企业,确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这也是真理。但是,我们每一个企业老板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我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这些伴读的父母亲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尊严!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让中国人有尊严的生活,让天底下所有的农民工都能够体面的工作,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这个十三亿人民的心声!我不知道我们的国家何时能够真正强大起来?我也不知道我们的农村何时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处境?祖国赶快强大起来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