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教育大突围 十三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十三章教育大突围 十三

尽管伴读的生活太苦,尽管伴读的成本太大,但是,现在伴读的道路还得走下去!因为万宝强和杨建云都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服装厂的电视广告照常每天都在宣传:“我们这个厂每天上班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每天三顿饭都是免费,月工资不低于八百元,劳动保险样样都有,上班和下班都有车子接送,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职工的生活要求……”凡是本厂职工开始听到这个广告的时候,都有点不自然,因为这里的水分大家都知道,后来这类广告听惯了、听得多了,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办企业的奥妙了……其实芝麻和绿豆粒在食用方面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拈大弃小。于是,绿豆粒就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抛弃小芝麻就成为人们的最佳借口。因此,我们企业的老板在做广告的时候,都注意语言的游戏规则,在电视广告词中,把芝麻说成绿豆粒也就大可不必惊讶了。因为,他们这是在例行“公事”——迎合人们的心理诉求。但是,我们应该清楚他们这些人这是在公然践踏法律,这是肆意诋毁社会公德,这是把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弃之如敝履。

据专门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说,企业老板都注重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聪明的老板用的是胡萝卜;愚蠢的老板用的是鞭子。就像欧洲人赶驴,每逢驴子不肯走,聪明的赶驴人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的眼睛之前、唇吻之上。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走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贪,脚越快,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至于最后能不能吃到胡萝卜,得看驴夫的意思。而那些愚蠢的赶驴人,只知道鞭子的威风,只要驴子不肯走,就用鞭子抽。也许第一次很奏效,时间一长,驴子就会反感了,也许在你第四次举鞭子的时候,驴子就用自己的蹄子踢你一脚,这可是常见的事情!

这个服装厂的老板像是一个聪明的赶驴人。他用高工资去引诱你,让你每天都要多付出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当然,每天上八个小时班的时候是有的,那必须是上级领导来这个厂里督导检查的时候。否则,那是比登天还难!因此,这些“伴读父母”的工厂,每天让工人工作十四个小时那是家常便饭,中午没有午休的时间。有时候,这里聪明的老板还具有特异功能,他们不需要花多大“成本”,就能够让这里的伴读父母们一吃过中饭都像一个个被驯服好的“上架鸭子”一样,齐刷刷地坐在缝纫机旁边的凳子上,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人每天工作不超过八个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而这个服装厂工人每周的工作量是正常工厂工人的两倍还要多,每个月能有一个星期天就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如果厂里面的职工不是集体喊休息的声音像打雷一样,这里的厂长、经理们是不会开恩让工人回家过正常星期天的……

再说这里的“免费”三餐,早上只是用开水冲些剩米饭,再没有其它的可吃的东西了;中午要出五毛钱的饭票,菜是一荤一素一汤,名字好听,所谓的荤菜,那是承包食堂的老板,用最廉价的猪头肉、肥膘肉、鸡骨头、鸡架子做成的;有时小红鱼、大头鲢等不值钱的水产品也会成为他们的荤食……这个服装厂的米饭最损,一年到头吃不完的“黄米”饭,食堂里的工人不管怎么淘,煮熟的饭,只要用鼻子贴近米饭嗅,一股脚气的味道就会进入你鼻腔,不是饿到极点,谁也不想吃这种饭。据说这种“黄米”很“出饭”,往往二斤米要多出一碗饭,而且这种米饭很“耐吃”,一顿中午饭,一千个人只要二百二十斤“黄米”就足够了,听说还能够让运剩饭、剩菜的老妇人,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够这些“猪饲料”运走。

“谁又把米饭倒进垃圾桶里的?你们作孽不作孽?”一向笑容可掬的“日本”老板,虽然中国话说不了几个,但是那些训人的话,确是一个行家。看到一碗没有吃的饭,倒进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心痛的受不了,禁不住朝职工们大吼!因为那些变质的米饭,也是他用钱买来的。

“你看这还是人吃的饭?难道你们不知道变质‘黄米’有毒吗?难道你们不知道人吃了这种“黄米”是要生病吗?……”有时有些年龄稍轻的伴读父母亲,会冒着被炒鱿鱼的危险,忍不住地同那个没心没肺的工厂老板顶撞几句。事后,那些年轻的伴读父母们少不了挨服装厂车间主任一顿批评。有时,日本老板实在看不下去,就开始整顿食堂……但是,“好日子”过不了多长时间,老毛病又犯了!食堂老板说,工人饭量太大,好米不出饭,赔钱太多……而“黄米”的价格更便宜,又能够医治那些“饭量大”的毛病,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服装厂的一些小老板们知道这里的“奥秘”,都不想引火烧身,有时实在看不下去,就只能背后找到食堂老板,用带有商量的口吻与他交谈,其“威风凛凛”之态让人看了“倒胃口”,都不想吃一点饭。可是,这些“低声下气”的小老板们管起厂里普通职工来,只要犯一点小错误,他们中每一个人都会向职工拍桌子、瞪眼睛,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模样。他们对于这些非常严重的生活问题,总是轻描淡写地马虎过去。是他们有意在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吗?“不!”那绝对不是这回事。要知道服装厂的大小领导们,他们自己有一个专门的小食堂,有专门聘请的厨师,他们那里的米面都是市场上面“优质”的,蔬菜、肉食也绝对不会有什么质量问题的……

由于这里的职工们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伴读父母,他们过惯了那些清苦而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子女们美好明天的憧憬上,早已忘掉了自己这种非人的待遇,早已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都希望从老板那里多得几块赏钱,多挣几个要命钱……哪知道这些笑容可掬的老板们,并不是他们想象的、菩萨转世的救世主……大善人……

就工资而言,这个服装厂比起这个地区的同类服装厂要稍高一些。月工资大体都在八百元以上,表面看上去,这个厂的大老板真是一位善菩萨。可是,我们稍微细想一下,我们就会明白,这个日本大老板的头脑比其他厂的大老板的头脑更为聪明,他抓住苏北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大多数人不在乎多出点死牛力气、更多在乎自己每个月挣钱的多少,所以他迎合了这个工厂职工的普遍心理需求,让他们多赚钱,却让他们身上多掉肉、让他们身体多增加“抗体”,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他卖命,并且在心甘情愿卖命后,还会心甘情愿帮老板数钱……要知道他们每个月挣了一千元工资,都是用其他工厂双倍的劳动付出换来的。如果细算的话,只能相当于正常工厂工人每个月五百元左右的工资。当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都知道了这些来我们苏北农村投资办厂的大老板们,并不全是我们想象那样厚道、那样可亲可爱了,他们来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带来更多的实惠……

谁办厂都想挣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你不要那么太过分,我们都会给与认可。如果你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当儿戏,那么我们就不会赞同你的做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这些从农村来的伴读父母也是一个不容任何人任意蹂躏的有尊严的人。他们也有和城市工人阶级一样的劳动权利、一样的生存权利、一样的健康权利。他们的饮食安全、劳动权利也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掉。见到有人往墙那边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请离远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并且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就不听我的话呢!”……如果再有人走来,老太太还会像以前一样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从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到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很奇怪,有很失望,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却倒塌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其实,在我们伴读社会环境中,提醒别人往往很容易,很清醒,能够做到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却很难,很难……正如古人所言: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