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二十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二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二十四

万宝强的妻子杨建云在关注孩子的吃方面受了挫折,杨建云的“仁爱”神经不再对孩子的吃喝方面作过多的关注。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可是她的天生的慈母之爱,便很快转移视角,她把“油光发亮”爱心很快对准了女儿的穿着上面。有人说,母爱无边永恒,因为这些真诚而无私的爱,它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特殊情感。因此,她决定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要让自己的女儿朝别人面前一站,人们都会露出羡慕的眼神,最好有人情不自禁地当着她的面夸奖自己女儿:“哊,你女儿长得真漂亮!”这是杨建云每天都在内心期盼的事情。

那个时候,杨建云几乎每天都要到县城几家小有名气的服装超市去逛一趟,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女儿穿的衣服,最好是一些价廉物美的衣服。因为杨建云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虽然自己的手头还有几千元,但是她心里知道这些钱都是靠自己的血汗换来的,绝不是从路边捡来的钱;还有从小在父母身上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优良品性,使她在有钱的时候,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那种无节制乱花钱的习惯。所以她的内心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让自己的女儿穿得时尚,但是又能不需要花大价钱。

上初中的时候,女儿的衣服,都是相当的简朴,一条裤子十元左右,一件上衣也只有二十来块钱,脚上穿得鞋子,大多数都是杨建云亲手为她做的,要是从商店里面买的,也都是几块钱一双的布鞋子。女儿所有的穿着的档次都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尽可能穿得朴素、自然、大方、干净。总体来说,实用第一,审美第二。上初中的时候,杨建云认为女儿不比儿子,应该让女儿爱美天性较早地开发出来,有一次,杨建云为女儿买了一件价值五十元的上衣,女儿知道后,硬逼着万宝强和杨建云把那件上衣给退了,并且对她妈妈说:“请你们以后不要为我买这么贵重的衣服,我们家里就爸爸一个人拿钱,这钱来得太不容易,家里我和小弟都要读书,爹爹奶奶的身体又不好,家里花钱的地方又非常多,这五十块钱,能给你和爸爸各买一件。”那时女儿虽然平时言语不多,但是她所说的话,都是那样的体贴父母的心,确实是一个知高识地,非常懂事的孩子。那个时候,杨建云对孩子穿着的第一要求和最重要的审美观,就是衣服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万宝强为此经常在自己的同事面前夸自己的女儿是如何地懂事,并且能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无上的自豪。万宝强始终认为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面,能有这样的良好的心态,确实是难能可贵。当时万宝强和杨建云把女儿视为手心里面的宝,都为自己的女儿那种勤俭节约的高尚美德,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与满足感。

我们都知道人有一种好的思想,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行为,有良好行为才有可能有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成为人生命里面不可缺少的有机元素的时候,这些有机的元素就会在人的生命里面,慢慢地孕育出一个崭新的、有着勃勃生机的、能够给人带来无限幸福无限快乐的基因,人的整个生命就会因此而大放光彩。

由于杨建云平时对女儿严格要求,女儿头脑里面也显得比较单纯,对自己的穿着打扮、个人的吃喝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因此女儿在穿着打扮方面所用的时间就非常少,主要精力都用在自己的读书方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女儿在初中读书阶段学习成绩总是在班级里面名列前茅,深受同学的尊敬和老师的爱戴。

女儿初三那年,也就是女儿刚满十六周岁,万宝强和杨建云都认为孩子已经不小了,像一个小大人了,私下里面就商定给女儿买几件像样的衣服。所谓的像样的衣服,就是从本镇的街道上面的小型服装店里面买来的,档次也不是什么名牌的,价格一般在五十元到一百元之间,但是在农村的集镇上面已经是够时髦的了。当女儿看到父母亲给她买这么贵衣服的时候,露出的不是欢喜,而是满脸的惊讶。

“妈妈,你们给我买这么贵的衣服是不是在外面发大财了?”“不是。”妈妈不好意思地对女儿说。“那么你们一定是买彩票中奖了”“也不是。”杨建云被问得真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杨建云深深地知道,要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给他们买衣服,除了高兴,绝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来让父母给她回答的。

那个时候,万宝强和杨建云对女儿的表现感到无比的欣慰。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女儿能够有如此品性,实在是较为少见。要知道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但是她的女儿能够从家庭经济状况考虑,为父母分忧,这充分体现了万宝强的女儿能够着眼于“大局”,看淡眼前的“小小诱惑”,着眼于自己对未来美好追求。这些与众不同的表现,绝对不是一般小孩子所能够做到的。在万宝强眼里,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够拒绝多大诱惑,这个人就有多大人生价值,就有多大人生希望。因此万宝强和杨建云对女儿的期望值是很高的,绝对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得到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女儿在万宝强和杨建云心里的地位是很高的,那是绝对超过自己的,那时心甘情愿为女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孩子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进取心,有多高理想,做父母的就应该付出多大培养精力,这是万宝强始终坚持的真理。从万宝强的良心来讲,绝对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孩子如果能有上北大的能力,他绝对不会因为自己家庭经济问题而使女儿辍学;男孩子如果只有初中毕业的命,他绝对不会勉强自己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化“大价钱”来强迫儿子去读所谓的“高价”大学。以前,他妻子杨建云的眼里却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落后的思想,也就是说,杨建云还没有完全从重男轻女的思想之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但是自从女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得懂事,一天天进步,杨建云的思想就有了较大的改变——认为在这个社会里,男女真的一个样。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成才照样能顶半边天,闺女照样能成为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这些具有现代化的开明思想,慢慢地在她的头脑里面生根发芽。所以在教育培养闺女的问题上面,杨建云和万宝强的观点是一致的。现在闺女考到县城高中读书,展眼就要高考,她的内心比谁都着急。

我们都知道高考对一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对孩子知识、能力的检验,更是检验家庭教育、父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万宝强认为高考是闺女是向外展示自己家庭荣耀、风采的一盏明灯,同时也是自己家庭教育阵地上一次重大战役。它的成败不仅仅是影响女儿前途,还会对整个家庭远景发展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何止万宝强一个人,只要是生为人父人母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万宝强力主妻子杨建云放弃自己的工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县城租房专门陪女儿读书,尽心尽力为女儿服务。

古人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档次高的衣服,当然和那些普通的衣服有所不同,不管从衣服式样的考究,还是衣服色彩的搭配、做工的精良程度,都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穿上这样的衣服,给人的感觉确实与穿普通的衣服有所不同,不仅使人显得有精神、有自信,而且能使人的魅力青春从衣着的缝隙里面彰显出来。当然,高档的服装,对于一些非常富裕的家庭来说,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通常把那些凭自己实力能够得到的荣耀,叫做“实荣”;人们通常把那些很难得到的、再不顾实际家庭实际情况(超过自己的付出“高度”)的、一味追求“悬空”的荣耀,叫做虚荣。其实,人们有点虚荣之心,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关键是一味地追求虚荣,那就显得非常可怕了。例如: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不仅仅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还要承受经济上、身体上等多方面的重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东军为了配合太平洋战争,得到牵制日本军队的目的,远征缅甸。在遭受几次挫折以后,便调整作战方案,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当时军首长杜聿明向远东军下达向野人山林撤退的命令。我们知道就是这个命令使中国的远东军遭受巨大损失,多少先进武器被销毁,多少伤员被丢弃,多少士兵被疾病折磨致死,多少士兵被活活饿死,几十万大军突围出来的只有区区几万人。而这支军队里面有一个高级将领孙立人,他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采取更加睿智的作战方案,结果近十万大军,竟然以较少的损失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且突破日军的封锁线,多次打退日军的包围,取得了抗战史上的重大胜利。由此看来,遇到挫折,如何分析原因,如何制定良策,如何保持冷静,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杨建云是如何对待从“营养学”的挫折中,怎样选择跳出困境措施的。

同样,在这个世界上,爱成功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我们不能积极地为成功寻找良策,为成功开辟通道,那么,我们的事业也会惨遭重创,即使我们勉强取得点滴的胜利,就像从野人山突围出来的远征军,那是极其可怜的胜利,那也是不值得世人推崇的……因为,我们面对那样的胜利、那样的成功,我们的心往往会流血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