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二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五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二

展眼高二最后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这几个月大人孩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万宝强从来没有认真端详过的那棵院中大树,在夏日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的茂密葱茏。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它静静地坐落在小院子的中央,默默地为这个小院子的人们,遮挡烈日的熏烤,给整个小院子送来阵阵凉爽的风,甚至呼吸在人们鼻腔里面的空气也使人感到甜滋滋的。小院子里面唯一遗憾的垃圾地方,也被这里细心的房客们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已经感觉不到它的气味了。这是一个多么让人舒心的地方!这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万宝强非常不忍心就这样离开那个让他倍感珍惜的地方。但是,杨建云房子已经找好,他又何必为租房与自己的妻子杨建云产生矛盾呢!

最近他从王欢那里学到了不少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他的教育修养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他不愿意勉强自己的妻子去做她不愿意干的事。况且搬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一个小时,就能够把租房里面所有的东西,搬到自己所要搬的地方。因为,自己新租的房子,离自己现在的租房比较近,没有三百米。

那年夏天,万宝强带着十分留恋的心情,离开了那个孩子认为非常舒心的地方,离开了那件较为宽大的房子,离开了那个四季如春的小院子,搬到了杨建云出了很大力气才找到的“好”地方。到了新的租处,妻子杨建云对此非常满意,万宝强却对此一言不发。他认为杨建云满意就是他最大的满意,认为女儿的舒心就是他最大的舒心。因为到这里伴读的是自己妻子杨建云,来这里休息和学习的是自己的女儿,又不是自己,他至多一个星期到这里一次。因此,他认为她们母女俩个人,在这个地方过得快乐,这对他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她们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她们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他不愿意看到为租房问题,自己和妻子闹得不开心,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女儿为租房问题闹得心神不安。如果从他的内心来考虑,这个房子是绝对没有以前那个房子好,以前的房子虽然土了点,但是给人的舒适感肯定比现在这间楼房要好得多。他似乎有一种预感,这一间房子绝不是杨建云和女儿心目中理想的房子,她们肯定要后悔的,因为……

关于这个新租的房子,我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了,我就不再这里过多的累述,只是简单地描述一下。这个房子是在这个新房东家的二楼,二楼有四户,杨建云母女俩住的是靠东面的第二个房间,这个房间很亮堂,面朝阳,四壁都是用乳胶漆刷过的,但是,里面只有一个电插头和一张书桌,没有床、没有凳子,略显矮小,这给杨建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这个小小不便,很快就改变了,因为万宝强和杨建云到市场上面买一个电插座、两个小凳子,又从家里运来两个小铁床。

这样,万宝强的女儿就可以独立地操纵自己的电灯和复读机了,不会因为开关问题,而影响到女儿的学习和休息。可是,这个房间仅仅能够容纳两张床,一张书桌,其余的地方只有转身的自由,这是万宝强感到最烦心的事情。由于空间非常小,床头挨床头,刚住进去的时候,女儿还有一个新鲜感,心情还不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房间太小的毛病很快就凸现出来。休息的时候,由于床头挨床头,杨建云一动,女儿就感觉到,女儿就睡不着,女儿一睡不着,女儿的“休息”就泡汤。因此,女儿上午、下午上课的时候,就经常打瞌睡。一打瞌睡,他的女儿就要挨老师批评;老师一批评女儿,女儿就回家责怪妈妈影响自己的休息。因此,杨建云休息的时候,想不去刚租的那个小房子,想到以前租房里面休息,但是她又害怕前房东女人戏弄自己。想想自己以前租房前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可是新到租房那里,到处都是住家户,根本没有一个活动的地方,连到午禁路去都不方便,这就让杨建云感到左右为难。杨建云这才知道这都是房子太小的缘故,这才意识到自己丢掉的原来是一个大西瓜,而自己现在捡到到却是一个非常让人心疼的小芝麻。可惜,这个时候,再去看回头的路时,回头路早已被人卡死。这其实就如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一样的,总认为自己手里得到的东西都是人家要扔掉的东西,可是当自己把手里东西扔掉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手中的东西却是人世间十分珍贵的稀世珍宝。当自己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一座高山的路上,回头路早已被满山的荆棘所掩盖,自己面前只有一条继续往上攀登的山路了。

由于房子太小,牵扯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可谓是一发动而涉及全身,女儿意识到现在所租的房子,虽然干净一点,毕竟房间太小,与以前的房子相比,优点显然是太少了。由此而产生的心里不满很容易表现在自己的言行上,这些行为常常使杨建云感到很无奈,甚至感到很伤脑筋,大有一种才脱虎口又入狼群的感觉,这让杨建云感到左右为难、坐立不安。房子旧了女儿嫌,房子小了女儿嫌,房子远了女儿嫌,小院子的房客多了女儿嫌,究竟什么样子的房子能中女儿的意呢?在她的意识当中,这么好的房子,女儿真是太不懂事了!女儿根本就不理解做父母的一番苦心。

人啦!真是太贪心的了!吃了鱼肉想熊掌,尝到了熊掌就像龙肉,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就是到了地老天荒,到了琼楼玉宇,人的这种欲望也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因为世界上再好的地方有你嫌弃的角落。如果你的眼睛始终盯着那段惹你生气的地方,你就会越来越觉得,这个角落成了你的眼中钉,肉中刺,老是希望有一种力量把它从你的视线中清除干净。而这种潜在的意识,不但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起居,使自己吃不好睡不好,而且还能影响到你身边与你亲近人的身心健康。这种潜意识,慢慢地就会变成毒蛇猛兽,侵蚀自己的肌肤,侵蚀自己的身心重要部位,使自己感到浑身的不自在,浑身的疼痛,慢慢地在自己前进的道路设置意想不到的障碍,成为自己生命里面时刻难以忘记的悲哀,甚至使自己产生对生活的失望、绝望。所以人在这个时候,不去赶快转变自己的视角,不去赶快转变自己人生固有的世俗观点,人就很容易被击倒,甚至使人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永远得不到翻身的机会。

因此,我们越在这个时候,也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迷途知返,应该多从身边优秀的人身上、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甚至从我国“三教”思想中吸取营养,从中去领悟积极进取之道、修身养性之道。我们不要去强求命运中那些做不到的,或者是那些做起来感到非常棘手,又要你付出惨痛代价的事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当我们无法与周围环境抗争的时候,就退到老庄无为而治的体系中,我们就会轻松地找到自己在逆境之中跳出樊篱的的方法,找到在痛苦境界中能够治愈自己的一剂灵丹妙药,让自己的身心从迷茫的苦海中泅渡出来,含笑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磨难,让烦恼远离自己,让悲哀远离自己,让自己抛开那些造成身心烦躁不安的羁绊,勇敢地闯出那片阴暗潮湿处处充满荆棘的心灵沼泽地,用欢心代替忧伤,用如意代替怨毒,多去感受这些事情中存在的优点给人带来的快乐,多去欣赏一下这些事情所能延伸出来的喜悦,多去反思一下如果对这些事情处理不当而能产生的危害有多大,自己就不难发现那些无谓的争执,那些好高骛远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是多么的荒诞不经。如万宝强和杨建云的租房这件事,其实房子大小对孩子的心情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只要见到这个房子的人都会说,还可以!还行!因为,我们是来的求学的,是来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只要能够容下自己的身体,能在这个地方有一个睡觉的地方,能有一个早晨、中午、晚上读书吃饭的地方,就行了!我们来到这个地方,绝不是来享受生活的,眼前的拥挤,眼前的烦恼,眼前的痛苦,都是暂时的,等到自己高中毕业,踏入理想大学校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过去所有的烦恼痛苦忧伤都是自己人生进去道路上的垫脚石,都是自己人生向前迈进过程中的沿途亮丽风景……可是自己的孩子偏偏给父母砸找难题、找烦恼……

看淡不如意事情里面的不快,多去发掘不快事情里面所隐藏的快乐,那么所谓的不快的东西就会成为你人生奋发进取的“鼓”点,就会成为你不断向高峰攀登的号角,就会成为你不断赶超别人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你也许会意外地发现,越是那些让你寝食难安的人和事情,就越能激发你身体里面的潜能,就越是你创造神话的源泉。本来什么学校都考不去的,但是,你在这种“智慧”的启发下,往往就不会名落孙山;本来能考上南京大学的,你却能在这种“智慧”的感应下,妙笔生花,非常轻松地考上清华大学。因此我要大声对伴读父母和孩子们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障碍,我们看到的所谓障碍,其实都不过是成功者的垫脚石、智者的跳板、无畏者打开宝藏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绝境,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也没有被这个所谓的绝境所吓倒,反而在五指山下,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我们都知道智障天才音乐指挥家舟舟,他的智商不及三岁小孩子,可是却能够教育的“魔咒”中创造不朽神奇。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或者我们的孩子)在所谓的教育绝境当中,消沉下去了,一蹶不振了,那就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做父母(或者我们的孩子)的太幼稚了,太不成熟,太没有骨气了。应该这么说,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首先都要学着去适应它,然后再学着改变它,努力使这个环境适应你的发展。如果这个环境你很难去改变它,甚至说凭你的能力,绝没有改变的可能,那你就不要再固执地坚持下去了,那你就要千方百计去改变自己,绝不要再去人为地挖空心思去改变这个环境了。因为,我们不能再去做无谓的牺牲品。我们要知道不到南山不回头,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坚持,但是,我们更要清楚,并不是说我们执着的、坚持的都是真理。其实,在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退一步”往往就是一种教育的大智慧、一种好选择,就能够让我们身陷教育重围的“迷惘者”找到回归的路,找到温暖的“家”,就能够让我们更轻松地飞翔在自由自在的、蓝色的教育天空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