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七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五十七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七

在伴读生涯中,父母亲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让伴读父母亲做起来,都深深地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吃,讲究营养;住,讲究宽敞。他们费尽心机在县城中学附近所找的租房,更讲究它的安静、舒适、干净;同时也热望他们相处的邻居们也能够大度、仁慈、充满兄弟姐妹般的人情味。在这诸多要素中,如果伴读父母不谨慎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就有可能产生与他们愿望相悖的结果,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伴读教育的满盘皆输。所以从这方面考虑,伴读父母亲肩上的担子确实沉重,他们身上的责任确实重大。

来县城伴读的父母亲,其实他们目的都很单一,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伴读这条所谓的捷径,能够较为轻松、方便、高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并且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良好的心态,完美地走过人生中这段非常重要的寒窗苦读生活。我们都知道学习成绩,是父母亲、老师、学生备受关注、备受推崇的大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能否有较好发展机遇;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在异军突起的高考当中一举成名!所以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家,还是清贫如洗的穷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较为公正的独木桥上,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跃上可以让人一举成名的跳板。

当然,万宝强和杨建云绝不会在这个高考激流当中袖手旁观。相反,他们对孩子的成才的渴望要比普通人家更为强烈。因为万宝强本人就是高考激流当中被撞得“鼻青眼肿”的人。所以他对高考的热衷,说起来比当年的范进还要疯狂。他对孩子的要求更是严厉有加。而这个杨建云,本身就深受没有文化煎熬的人,她有读书的天赋,可是家庭的贫困、世俗中重男轻女的偏见过早熄灭了她上学的火焰。她对知识的渴望、对读书人的敬仰更是由来已久。由于万宝强的女儿从小就在这种气氛当中,慢慢长大的,因此,万宝强和杨建云不管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如果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即使对他们自己有很多的益处,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件事情拒之门外;如果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学习有利,哪怕这件事情要让他们吃很多苦,受很多的罪,他们都会愿意把这件事情当做伺候菩萨的事情来对待。万宝强和杨建云在这方面的执着,绝不亚于伊斯兰教的信徒穆斯林对真主安拉的崇拜。关于这一点,也许有人说万宝强和杨建云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渴望有点太过。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今日中国这个大背景下面的人,即使是旁观者,也会对万宝强和杨建云的渴望之心,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深深地敬仰。其实他们为孩子学习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更为优质的服务,不光是他们两个人所想、所追求的事情,也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亲共同的心愿。至于他们来县城租房伴读这件事是否恰当,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父母来县城租房为孩子伴读,可不是简单的“选择题”。

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委屈,受磨难;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比别人差、比自己差;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在贫民窟里面艰难地生活。这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心声!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光宗耀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事业当中都能够有所作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当中都能够过得有滋有味,红红火火。怀着这种美好的期盼,有多少慈爱的父母亲,抛弃了多少优越的生活,抛弃了多少诱人的乐园,抛弃了自己人生中很值得慢慢品味“第二青春期”的浪漫舞台,甘愿寄居在别人家的屋檐下,甘愿过着枯燥无味的伴读生活,无怨无悔地陪着自己的孩子,走好孩子们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我们不要说父母亲有多伟大,也不要说父母亲有多高尚,就让我们对着这件伴读小事情进行人生聚焦,我们就会为天底下父母亲这份无私的关爱而深深地折服。我们说父母亲的伟大,绝对比不上那些“思想家”对整个人类的贡献,绝对比不上那些“革命家”对推动历史进程的巨大作用,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最大限度地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为自己的父母亲深深地鞠上一躬,因为我认为天底下最无私的、最催人泪下的、最撼人心魄的大爱就是父母亲对子女的爱,这是天底下“其他任何关爱”都是无法相比的。

父母亲能为自己的子女们做些什么?有人说给他们金钱,给他们地位,给他们享乐。但是我要说,就是把天底下所有的金山、所有的银山、所有的宝石都划在他们的名下,就是把帝王之尊,侯爷之耀都统统地让他们拥有,都无法与这种培养他们的人生操守、生活技能相提并论。因为,一个人最受世人尊敬的、最受世人崇拜的,绝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优良品性和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技能。因此,伴读这件事情就本身的内容考虑,它是一件非常琐碎的平凡小事情,但是我们要是从它的性质来考虑,我们就要说它是天底下最神圣的、最无私的、最崇高的大事。(我们暂且不去考虑伴读工作的成效有多大,就从这件事情对子女的关爱来考虑。)

来这里伴读的父母亲,除了关心孩子们的身体之外,还有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每次学校月考的成绩,这里的县城中学,几乎和全国各地的高中学校一样,每一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大考。每次考试之后,学校都要对所有考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排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排名,但是…),因此每次考试结束,学生关心考试结果,因为学生从每次月考排名情况就会大体知道自己在高考的位置,考好的同学,学习往往会信心大增,考试比较差的同学,往往会出现一些焦躁不安的心里,如果是一次、二次考不好,心里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如果是三次、四次考不好,考生的心里就会产生很大的心里压力,这压力可以变成学习的动力,但是也可以变成学习的障碍,由于来这个县城中学读书的高中生,大体是这个县城的高中学生的精英所在,所以每次月考过后,这里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考试成绩非常在意。他们可以根据每次考试成绩,就知道自己离大学的门是近还是远,就知道自己在各门学科当中所处的优势怎样,他们也可以根据这个成绩,瞄准自己今后在学习方面的努力方向,所以学生对每次的月考都是相当关注的。而学校的老师,对每次的月考也是非常在意的,因为他们从自己学生的月考成绩,就可以知道自己这个月所拿得奖金有多少,由于每个学校对奖金分配的数量不一样,因此每个学校奖金对老师的刺激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县城中学在学生的收费方面,每年可以“自主”收到上千万资金,学校的领导就能够对这笔“横财”进行利益分配,而这些学校的领导们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对月考的成绩尤为看重,基本上是采取重奖轻罚的策略,因此,这个县城中学的月考奖金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那绝对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一般高三老师每年高考奖金可以拿到六七万元,考得相当不错的老师甚至可以拿到十万元以上。要知道这个奖金是一笔相当丰厚的隐形收入,那是正常工资之外的“工资”。谁不希望自己多拿一些隐形收入呢!而学生的月考成绩又是他们多拿钱的重要砝码。我们想想,有谁嫌自己工资高呢?所以老师看重学生的月考成绩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在应试教育的樊篱中,学生分数一直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它不仅仅拨动着家长、学生、老师的脆弱神经,而且也左右着中国当代应试教育的底线。学生与家长、老师无形中就形成一种似乎有些尴尬、甚至有点“对立”的局面。孩子怕成绩不好,考不到“高分”,会被家长、老师批评(甚至是被家长、老师一味地指责和唠叨)。在家长和老师当中,尤其家长,他们对孩子的成绩关注度极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强,哪怕孩子“分数”下滑一点儿,也会焦虑不安。万宝强和杨建云在这“分数万岁”的环境中,他们又能怎样呢?他们也只能“重复昨天的故事”,他们是凡人,他们是全天下所有父母中的一个因子。如果应试教育的藩篱不打破,他们也只能成为如此而已……现在,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应试教育的藩篱在中国却有着几千年的渊源,它可能一下子脱胎换骨吗?这分娩的阵痛何时换来新生儿的啼哭,还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做艰苦的努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