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九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五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五十九

“我女儿在中考时候,太亏了!仅仅和县城中学的计划内分数线相差一分!当时县城高中计划招生是六百名……我女儿是全县前六百零一名的学生……所以我女儿是县城中学的计划外学生……你说亏不亏?”杨建云在陈羽妻子的租房内,边嗑瓜子变闲聊。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我儿子最幸运,真好卡在计划内分数线上,你说幸运不幸运!那天,我的老公特地从集市上买来一百元的鞭炮,在自己的家门口放了好半天。人家估计都我家娶儿媳妇了,当时,我们甭提多高兴了,说说实在话,真的和娶上一个漂亮的儿媳好快活。”陈羽的妻子,只要别人拾起这个话题,她都会眉飞色舞地在你的面前炫耀一番。

“这年头,县城中学计划内的学生就是天子骄子,就能够为家里节省数万元读书钱。并且还能够减少家长对孩子的操心。”杨建云很羡慕万宝强同学家的孩子。

“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陈羽妻子不解地问杨建云。

“现在县城中学,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计划内学生只能收取培养费四千八百元。凡是计划外学生,可就惨了!他们往往要多交上万元培养费。去年县城中学是这样规定的,凡是比计划内分数线少1——3分的学生要多交一万零八百元;凡是比计划内分数线少4——6分的学生要多交两万零八百元;凡是比计划内分数少7——10分的学生要多交三万零八百元。这样,一个计划内的学生,不是为家里省下数万元读书费用又是什么。”杨建云见陈羽的妻子不识“庐山真面目”感到很惊讶!便继续为陈羽妻子“补课”。

“县城学校为了多录取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对全县中考前一百名的学生给与特殊的奖励和优惠,不但不收取这四千八百元的培养费,而且对全县前几名的学生给与一定的生活补助,最多的补助可以达到三万元。不但如此,学校还在全校范围内精选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优秀教师给这些学校的‘宝贝蛋’上课。也就是说,这些全县前几名的学生,不但上学不要钱,而且学校还要贴补钱给他们,还要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这确实是中国教育的怪胎,我虽然没有到过国外,但是我很相信我的直觉,国外绝对不会有中国这种特有的教育现象。因为国外人的头脑是绝对没有中国人这么‘聪明’。”陈羽的妻子对杨建云“授课”很感兴趣,认为今天总算开了眼界。

“难怪县城中学那么有钱!原来他们也在开发‘经济特区’,看样子,现在的基础教育外的非义务教育,这里面水深得很,大有‘君临天下’的味道!”陈羽妻子以前只听说,县城中学计划外的学生多交钱,但是,她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很多学问。

“你千万不要小看对全县前几名的奖励,那可是钓鱼的诱饵。中国人常说:舍不得小红豆引不来白鸽子,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中国人从来就喜欢‘对位’比较,只要这个学校能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就认为这个学校是一流的学校,就认为这个学校的老师是一流的老师;别人家的孩子能在这个学校考上清华北大,我家的小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很多人的眼光是瞄准那些最好的学生,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那些考上一本,二本的学生。总认为只要能进这个学校的大门,不管是自己的孩子是怎么进来,哪怕自己的小孩子是靠出高价四五万买进来都可以平步青云。”杨建云越讲兴致越高!

“就是因为社会很多人的价值观点发生偏离,偏离正确的运行标准,导致一些人盲目地追求名校、名师,根本就不去考虑自己家的小孩子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料。有些学生在中考中,七百五十分的总分只考了三百来分,而他们的父母亲根本就不去考虑自己家小孩子的实际情况,总认为金钱就可以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总认为金钱可以把自己家的孩子的成绩搞上去。因此,他们的父母亲手里捧着好几万元人民币,求哥哥,拜姐姐找人开后门,把自己家的宝贝孩子送到这些知名度较高的学校。”

带着这种价值观点,来审视我国的教育,来给自己家的孩子选择学校,这势必会造成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给中国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变,给这个教育天空带来不少灰色东西。高价“买”素质较好的学生,高价“卖”计划外的学生;为了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些学校领导不惜重金在报社找来吹鼓手;每年高考一结束,全县几家高中部,都使出浑身解数,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校,就拼命地在清华北大上面做文章;有考入重点本科人数优势的,就尽最大努力在考入重点本科人数方面做文章;如果这两方面都没有优势的,他们就在入学时考生素质方面做文章;如果上面的优势一点都没有的,他们就从政府政策方面做文章。总之,每年高考结束,都会迎来一场招生大战,就会迎来相互攀比,相互竞争,甚至在背后揭对方“老底”、捅对方“黑洞”,给对方制造一些不利于招生的小麻烦。

所以,全县整个高中学校,都出现以计划外的学生来供养学校老师,供养学校优等学生的中国教育奇怪现象。我们都知道,高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这些学校可以收取学费以及培养费,而培养费就是高中学校主要的资金来源,老师的奖金,老师的福利,都可以在这些“黄金”海洋里面任意支取。这也是高中教师优越于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关键所在。从现在工资角度来考虑,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一年能拿八万多块钱,正常是初中老师、小学老师工资的两到三倍。

我记得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金钱这个东西真怪,它能使黑的变白,白的变黑。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常人的价值观点。但是,我认为在中国现在教育界也存在这种极不正常的价值观点。

是谁来为这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买单,我认为不是现在的政府,也不是社会那些喜欢做义举的慈善家,而是那些眼睁得像铜锣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几十年的积蓄,舍不得盖房子,舍不得穿一件新衣服,戴一样像样的首饰,统统地留给自己孩子读书。我要说,现在的农村,最大的开支不是盖房子,也不是娶媳妇,而是最让农村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繁重的教育负担。要知道这种繁重的负担,使多少个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父母亲,吃不好,睡不好,被这种沉重的教育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万宝强的女儿由于在中考当中考得不理想,考得分数不县城中学计划内的分数线少了一分,按照县城中学的规定就要比计划内的学生多交一万零八百元钱,由于万宝强是乡下小学的老师,而且是当年的六年级教师,这些县城中学的领导们,担心这些元老级别的老教师对他们每年的初一(以县城中学名义招的民办班,县城中学的校长就是该校的董事长)招生带来一些小不利,所以这个县城中学又在本校内部进行小规定,对本县的六年级、初三教师给与一定的小优惠,结果万宝强的女儿在县城中学的特殊优惠下,在县城中学领导的隆恩浩荡下,万宝强女儿按照县城中学的计划外收费标准的一半收费,只收七千零八百元。本来应该向学校交钱一万五千六百元(一万零八百元加上基础培养费四千八百元),万宝强因为受到这么多条件的优惠,受到这么多同行领导的眷顾,整整少交七千八百元,把万宝强和杨建云高兴的屁颠屁颠的。因为万宝强知道自己在教育方面可谓是人微言轻,所以认为县城中学对自己照顾已经是够意思了。他不敢跟小学、中学的领导们相比,他非常清楚自己学校的领导家小孩子,也没有考上计划内县城高中,结果是一分钱没有交,并且上了那个学校最好的“火箭班”,这个校长实际上为孩子读书节省的钱何止几万块,要知道让孩子上“火箭班”那是多么让人心动的待遇!我们知道这“节省”下来的钱,不仅不算是受贿,反而是一个非常有脸面的荣誉钱。

和万宝强本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小孩子,就是因为他家的小孩子所考的中考分数比计划内少五分结果交了一万五千八百元,才被县城高中部录取。更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的是,本镇的冯老板,家里有的是钱,他家的小孩子中考成绩只考三百来分,比计划内分数要少三百多分,结果交了“赞助费(学校不敢说是择校费)”十万块钱,他的独儿子就堂而皇之被县城高中部录取了。其实稍微懂得一点教育常识的人,像冯老板家那样的儿子,对读书缺乏足够兴趣的孩子,作为做父母亲的,就是用金山银山把他送到美国哈弗大学去读书,就是请全国一流的教育家来给他专门上课,三年过后也不会有什么大造化的。难怪社会上面有人说,那些舍得交数万多元钱培养费为自己孩子读高中的人,都是县城中学的“赞助商”,都是为本县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尽管他们本人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有违他们的初衷,但是县城中学的领导、教师还是应该要“感谢”他们的。

我不知道全县每年有多少财政收入,但是每年县城中学的高中部所收学生的学费、培养费、住校费、生活费、杂费等费用就多达三千多万,这么多的钱!你们要知道这是多少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挤”出来的血汗钱!这是多少个纯洁善良、无私奉献的父母亲堆积起来的爱心钱!这里的每一分钱都寄托着来这里读书孩子父母亲的美好祝愿,但是这么多钱的去处,谁能知道要落到哪些人的腰包呢?谁能知道用这些钱的人,他们的心里可曾有一点淡淡的惭愧之心呢?谁也不知道这些干净纯洁的钱财有没有在另一个天地里滋生罪恶的罂粟花!作为一个局外人,很想知道这里面的隐藏着什么。据说这些钱,不仅可以发放教师的奖金、福利,还可以随意用这些钱作为“赏赐”用于出国旅游的资本、用于出入歌舞楼台赏给那些自己所喜爱的人服务费。用钱的人都感觉这是理所当然!都认为这是用自己的合法所得!用自己合法所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己喜欢的娱乐场所消费,这是自己的权利。谁也不能干涉你!但是,有谁在意这些钱里面所隐藏的一颗颗父母大爱之心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