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五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六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五

万宝强女儿在高二时候的班主任是一位姓高的数学老师,高老师年龄只有二十六七岁,别看他在同行当中是一个小字辈,但是他确是一位对数学教学有极高见地的老师。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不但在教学方法富有创新——学生很容易接受他的新知识,而且他在教学方面很用功——对教学工作是一丝不苟。因此他所任教班级的教学成绩一直是在同年级当中遥遥领先。这不仅深受同行、社会、领导的赞扬,还深受他班级学生的爱戴。万宝强女儿有幸成为他班级的学生,自然从中受益匪浅。由于万宝强女儿对高老师的数学课非常感兴趣,对数学这门学科也投入较大的精力,因此万宝强女儿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年级遥遥领先。每次一百六十分的试卷,她经常考到一百四十多分,甚至考到一百五十大几分。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万宝强夫妇俩感到由衷的高兴。

万宝强女儿在高二时候的语文老师也是县城中学非常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年龄在四十左右,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别看他个子不高,但是他确是一位非常懂得幽默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在学校,懂得幽默的教师是很讨学生喜欢的。因此,万宝强女儿的语文老师自然得到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赞誉。

论语有曰:亲其师信其道。有了学生的赞誉、有了学生的爱戴、有了学生的信任,这对老师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老师教书用心了、认真了,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得到很大的提升。高中语文一百六十分的卷面分数,万宝强女儿经常考到一百三十多分,当然,万宝强女儿的语文成绩只是全班语文成绩的上中等。万宝强虽然对女儿的语文成绩感到满意,但是,万宝强女儿对这么优秀的语文成绩还感到“有待提高”,因为万宝强女儿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在复旦大学特长生自主招生中,就是因为学生作文水平特高,而该校提前录取了。

万宝强女儿在高二时候的英语老师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由于这三大门课的任教老师都是一些出类拔萃的优秀老师,他们的教育方法非常独到,能够使全班的学习积极性恰到好处地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学习英语自觉性在不断地提高。我们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现在农村中小学学生英语水平都是出奇地差,在一个正常的班级中,能够找到十个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找不到,更谈不上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英语优生”了。自然这些英语“潜能生”到了高中以后,他们的狐狸尾巴渐渐地现出原形。就是全县一流的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是出奇地糟糕。所以家长都希望在高中阶段能够遇上一个英语“天才”教师,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脱离“苦海”。

万宝强女儿班级能够有这么一个尽心尽责的优秀英语教师,他和自己的女儿为到这样的班级感到非常的满意,因此,他女儿的学习成绩也在稳中前进。再加上万宝强女儿在课余时间有一个较为清静的地方休息和学习,她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特别是让万宝强难以置信的是,女儿的学习成绩已经由原来(高一期末考试全年级排名是全年级一千零五十二名),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已经上升到全年级四百多名,在文科考生当中,已经进入一百二十多名,这个上升的速度,在万宝强的眼里,已经是在“做飞机”的了。

万宝强女儿在高二时候,不仅仅语数外成绩很好外,两门选修科目政治、历史也是相当了得,每次月考成绩都在B极以上。那时万宝强全家所有人的心情,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不论是工作、休息,还是接物待人都是那样的心情舒畅,好像那些烦恼、焦躁不安都从这个世界消失一样,每一个人嘴角的笑容都好像是用焊锡焊在上面似的。那个时侯万宝强女儿学习的目标,不再是普通的本科生,而是全国的名牌高校的一类本科生。她的精神状况给万宝强全家带来少有的吉庆祥光,给万宝强和杨建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每当万宝强同事们问及他女儿的学习成绩,万宝强的脸上那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是无法掩饰的。

那个时候,万宝强和杨建云都很少去过问女儿的学习成绩。女儿有时候学习时间长了,万宝强和杨建云还会主动提醒女儿该去休息了。万宝强女儿给全家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听话的、很有见地、很有前途的非凡孩子。

那个时候,万宝强女儿很少去做与读书无关的无聊事情,不管是看书还是做作业,根本不需要父母们去催促,好像读书是她最大的嗜好一样,没有一点做作敷衍的样子,完全是出自自己对读书的兴趣。看书的时间、所读的科目、所做的作业都是相当的有规律。不用说,他女儿的学习都是有计划的、认认真真的:早晨看什么,中午做什么,晚上学什么,他女儿心里非常清楚,而且在学习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平静,从来让人看不出她有什么急躁的样子;就连平时对父母的态度也是那样的温顺:她对父母所说的话都是那样的体贴,没有什么不恭的言辞;父母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总是在静静地听着,即使是父母说得欠妥,她也会心平气和与父母进行沟通,直到双方都认为有一个比较满意的“默契”为止。

万宝强在那个时候,他认为教育孩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是闲来“嗑瓜子”那样的惬意小事,甚至认为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为一名重点本科生就是“小菜一碟”。平时,每当他听到单位同事讲教育子女是如何的艰难,他听到以后,总认为同事在无病呻吟,并且在心里产生一种不服之情——教育子女、培养孩子这有何难!无非是顺其自然,瓜熟蒂落而已!他认为与孩子在一起进行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沟通交流是在真正享受一种人生的天伦之乐,就是在享受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在享受一种心与心的愉悦,享受一种最纯朴、最自然的天籁之音。

据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家长与孩子能够在交流沟通方面始终保持默契关系,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父母们学习、工作、身体健康。因为,父母们与孩子进行默契的交流沟通,它是在一种无拘无束、没有专制、没有高压、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没有强制的气氛中进行的,孩子们能够把自己心里想不通的事情(不光是学习的事情,还有一些做人之道、交友之道),都能够与父母相互切磋、交流,使自己的工作、学习、休息无时无刻不在轻松舒适的环境当中,“倒空”了自己的烦恼;使自己的心地纯洁的像一张白纸一样,始终保存一颗真挚无私的童心,就像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那样的天真、那样的快活。

有时万宝强想,如果自己的女儿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健康心里,这样的学习的态度、这样不急不躁的做人风格,孩子在学业方面肯定会有所建树,考进国家重点本科院校那根本就是很轻松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父母亲和老师烦心。因为万宝强非常清楚,在他所教的学生当中,如果平时能够在较为嘈杂的学校环境当中,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学生最后没有在学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那是非常罕见的。试想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就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把它完成,从来不会因为在学习方面的松弛而遭到老师和父母亲的责骂;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经不起不良的诱惑而遭到老师和父母亲的训斥;外面很多的干扰对他都不起丝毫作用,这样努力的学生,肯定会在学习方面硕果累累。万宝强有理由相信这个非常普遍的真理性命题。因为自古多少名人大家、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这条普遍真理的践行者和成功体验者。

万宝强看到女儿对学习如此的认真、如此的执着;对自己的父母亲如此的尊重;对自己前途如此的自信,心里就非常佩服自己的女儿。自叹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像女儿认真,那样听老师和父母亲的话,懊悔自己没有抓住一纵即逝的大好读书机会,使自己的美好前途付之东流。万宝强女儿的语文老师是万宝强小学时候的同学,万宝强经常和这位老同学在一起交流女儿(后面的“女儿”专指万宝强女儿)在学校学习情况,这两个人都认为如果女儿在读书方面继续保持这种强势劲头,肯定会有“十分可喜的结局”。尤其万宝强的老同学对万宝强女儿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万宝强女儿这种学习态势,考上一类本科那是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任何差错的。当时万宝强听到老同学对女儿有如此的厚望,他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这样优秀学生的父亲,真正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满足感、幸福感。因为万宝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途,就是天底下最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事情。要知道孩子的美好未来,就是自己最美好的未来,孩子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孩子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孩子有出息就是自己有出息。并且,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孩子强则父母强,孩子聪明则父母聪明,孩子胜利了,就是父母的胜利,孩子的成功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

那个时候,每当万宝强闲暇时候在学校附近散步,总感觉周边的环境是那样宜人,那样的欢畅,甚至他感到自己周围一切都是那样的舒心,都是那样的甜美:小鸟在晨风中欢唱,青草在春风中吐芳,金色的柳树都在翩翩向万宝强起舞,仿佛周围的那些不知名小虫的啼叫都是那样的宛转悠扬、都是那样富有青春的律动……

这是多么惬意的教育“盛况”!这是多么惬意的教育“美景”!我认为在这块教育热土上,这样的盛况、这样美景都是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理想。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要想在教育方面突飞猛进,没有一流的教师素质,没有一流教师的“积极投入”,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那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东晋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的书法堪称我国历史上的一绝,不仅具有其独特的风格,而且真正地达到了龙飞凤舞的境界。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集各家书法融于一体,终自成一脉,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书法宗师。他调教出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历史上也颇有盛名。因此,“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历来为人们所公认。因为这句话里面所寄予的哲理,给人们以深思,给人以启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