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六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六十六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六

万宝强心想自己的美好未来,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被打上无法改变的死结,绝对没有什么可以延伸的“空间”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可以这么说,不论在自己的工作上、经济上,还是在生活水准方面,都已经到了“顶端”状态。向上,不会有太大的长足发展;向下,也不会有太大的回落。因此万宝强的眼光只能瞄准自己的孩子。他认为在现在经济比较薄弱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的农村,要想使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归属,读好书就是孩子最好的出路。如果孩子读不好书,让孩子去继承“祖”业,回到农村去种地,或者是让他们跟着那些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到我国东南沿海地方去打工,那是万宝强最感到脸上无光的事情,也是他无法接受的事情,也是他绝对不容许的事情。如果真是让孩子“沦落”那样,他认为自己就是天大的罪人,不光是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更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你们这些穷教书的,天天都是在和学生们打交道,你连自己家的孩子都教育不好,你还有什么脸面去教育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教育不好,只能说明自己在教育方面是一个无能之辈。”万宝强最怕在大街小巷里面听到别人这样议论老师的话。

因为作为一个老师,按照常理说,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多多少少在教育孩子方面积累了一点经验,总比那些天天在田地里干农活的农民在教育孩子读书方面要懂得多一些。老师家的小孩子考上国家重点本科学校应该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如果那些大字不识的农家子弟,都一个个跳出农门,考上国家重点本科,而教师家的孩子一个个名落孙山了,从万宝强的内心而言,那是绝对是不能原谅的事情。就拿自己的女儿来说,要是自己的女儿读书不用功,自己家教不力,最终导致女儿半途辍学,那就奇耻大辱,罪不可赦!

为什么万宝强的内心会有如此过激的想法,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自己从事教育二十几年的教师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在他的手中培养出来,北大、清华、南大等这些国家一流的大学,都有自己学生的身影,现在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从事尖端科技研究的也不乏自己的嫡系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走上了非常重要的领导岗位。这不但实现了自己学生的人生价值,还能够对自己家庭教育积累一些经验,特别是一些传统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技巧肯定会对自己教育子女带来好处。

但是,万宝强也深知教育子女的复杂性、教育子女的偶然性。万宝强不敢想,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的孩子高考以后什么学校都没有考上,那将是一种怎么样的惨状?那将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灾难!因为他一直认为一个做老师最大的失败,不是教不好自己的学生,而是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教育好,使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进大学的门。这将是一个教师无法原谅自己的最大错误……

那时,万宝强每天面对学习进步中的女儿,心中感到莫大的安慰。他认为女儿就是他身边最大的财富,就是他身上最大的荣耀。其实,自己孩子学习进步,做家长脸上沾光、心里高兴,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也是一万个家长里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家长所共同具有的心态。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林子深,树木大,什么鸟都有,同样,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什么类型的父母都有,对自己的孩子学习视而不见的,漠不关心的家长肯定有,那是因为这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就是一个十足的“白痴”。

就万宝强女儿本人而言,她能够在县五星级高中学校几千名学生中,渐露“锋”芒,这不用说这是她人生道路上很值得庆贺自豪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引以为傲的“光荣”之路,已经为自己日后开辟“伟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根基,已经为自己的将来幸福快乐铺设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绿色通道。就此而言,我认为孩子学习突出,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自己的父母亲,而是自己本人。

我们知道万宝强的快乐并不是停留在自己女儿学习成绩的外表光环里,而是他考虑到了深藏在孩子头脑里面的智慧和才能,还有在这智慧和才能所延伸下去的美好未来和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端坐在很多人羡慕的、宽敞明亮的南京大学教室里面,与世界上所有不愿被命运束缚、不愿被穷苦生活所摆布而发愤苦读的、富有挑战自我的大学生们一道,在理想、自由、幸福的知识王国里面,吮吸着上苍恩赐给她们的智慧琼浆,尽情地沐浴着经过春风荡涤过的阳光。他们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共同打造着属于她们的美好未来,为他们勾画着最绚丽的人生画卷。万宝强还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个非常体面的,非常舒适的、经济收入颇丰的理想工作,没有烈日的熏烤,没有严寒的困扰,在一个四季如春的工作环境里面,轻松愉快的工作着……他女儿不仅在工作方面愉快,经济方面报酬丰厚,而且在生活方面也是非常愉快。也就是说在他女儿的生活周围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处处充满阳光和鲜花,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更没有为了自己的生计而疲于奔命的身影。

在万宝强丰富的想象力当中,女儿幸福的生活,还有很多:在他女儿结识的朋友圈子里面,都是一些高雅的有识之士,都是经过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身心健康、生活格调高雅的、具有现代文明进步思想的白领阶层,没有粗俗的生活情调,没有勾心斗角的伎俩,完全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情趣,完全脱离麻木不仁的处事作风,完全脱离荒诞不经的无聊生活,处处充满在友爱、关怀、帮助、自由、舒适的快乐气息,微笑地过着每一天,微笑地走着每一步;他还想象到女儿工作之余,还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到祖国的名山大川去旅游观光,有时还能飞越五湖四海到国外去领略一下异国风情,在纯朴、明净、清新的生活环境里面,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净化自己的美好心灵,实现自己最美的人生价值……

万宝强经常对自己的妻子杨建云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和和美美、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地生活更重要的吗?那是绝对没有的事情!女儿就是这个完美的世界,女儿就是幸福的天,女儿就是幸福的地!但是,万宝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是要自己的孩子将来去体贴入微地赡养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和自己的妻子杨建云永远地、“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面无忧无虑地生活。同时希望自己和妻子偶尔在孩子清闲的时候,到她生活的小圈子里面,去感受一下年轻人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无限生机生活氛围,也让自己去分享一下孩子的快乐,分享一下孩子的幸福。

有时我常想,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是值得自己永远不能忘却、永远值得自己去百般尊敬、永远值得自己感恩的、今生今世永远都报答不完的:那就是自己的父母亲还有自己的恩师。因为,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永远是不需要回报的,永远是无私的,永远是高尚的;他们的对我们的心永远是最真诚的。不管你今天身在何处,他们总会把天底下最完美的祝福送给你,用最温暖的心牵挂着你。其实,人生中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不管你是关心别人,还是别人关心你,相互守候,相互温暖,相互牵挂,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呢?

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教师、家长,我们的眼光必须看得更远、看得更科学。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更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素质教育树立“旗帜”。我们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才能对你心悦诚服,才能对你敬重爱戴。那如何才能做好新时代的教师和家长呢?我们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兼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魅力四射的人格,还必须具备民主、宽容、善于沟通的教育作风。所谓名师(父)出高徒就是强调教师、家长的自身智力、功底、修养、水平、品德等方面都必须出类拔萃;都必须学会因材施教;都必须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都必须学会把自己的“内功”与孩子(学生)学习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超群卓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涌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当然,“名师(父)出高徒”也有制约条件,徒弟(孩子)本身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因为这是学好本领的基本保障,除此之外,我们的学生、孩子还要有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因为,一个成功的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必须符合成功的基本条件。如果脱离这方面要求,也就不存在“名师(父)”和“高徒”了。因此,从这一点考虑,强化教师、家长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水平;重视学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是我国实现教育大突围的重要环节,并且将对我国教育的长远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