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七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六十七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七

万宝强是一个非常喜欢幻想的人,他女儿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他就忘乎所以。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在他“平庸”的视线里面,女儿成了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影子。

按照他的教育逻辑里,天底下最顽劣的小孩子都可以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他的假设太多,假如这个小孩子,在他妈妈的肚子里面就接受胎教,孩子一生下来,肯定就会说话。如果不会说话,他就断定这位妈妈在接受胎教的时候,做了小动作,思想开小差,就像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一样,不听老师认认真真地讲解,结果考试考了大“O”一样。他根本就不愿去考虑天底下很多事物都是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

万宝强女儿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呢?我想这里面肯定有它原因,女儿在那个学期遇到了一个对她成长非常有利的好老师。自古名师出高徒,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自己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美德,具有超凡脱俗的育人技巧。

如果老师本身就是一位不学无术之辈,他根本就不具备传道授业的本领,只不过是一块滥竽充数的料,他又如何能教出一个具有丰富学识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呢?自古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只能教出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具有超凡脱俗的优秀人才,只能出自大家名流之手,这虽然不是绝对的真理,但是它道出了师徒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是神仙,也许也能像孙悟空一样,从千万年的顽石里面,横空出世,力压众神,所向披靡,可是这个世界没有神仙,凡人基本上是遵循这条师道、教育规律的。

自古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做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必须具备做一名值得学生们尊重的老师;其次对学生来说,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尊重你的老师,必须对他的言谈举止抱有信服的诚意。如果为师没有为师的品德,做学生没有做学生的素养,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走马观花,就是相互扯淡,相互拉大锯,绝对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样的师者就枉为师,这样的学者就枉为学生。如果用这样的老师来教这样的学生,那么这样的教育过程肯定就是失败的游戏。

所以,作为老师你一定要努力用功,不断提高你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自己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成为同学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为教书育人搭好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而学生首先必须尊重老师,这是你做学生的首要前提。也就是说,当你还没有成为他的学生的时候,你就必须做好尊重他的准备,把自己放在接受教育、接受培养的位置上面,用程门立雪的故事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来净化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怀有不敬之意。这样做老师的才能以满腔热忱的之情,把自己的丰富的学识、成功的钥匙、生活的良好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这样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找到学习知识的捷径,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使自己的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老师用一种无所谓的眼光,或者是对老师抱以鄙视的态度,或者是对老师大放厥词、用侮辱的动作对待自己的老师,根本不具有做学生的资格,那么我们的学生从老师那里是绝对学不到真正知识的,那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是很差的。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根本就构不成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如果你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仍然还能学到真功夫,还能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那才是天下第一怪事!也许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凡人,是绝对不会碰到这样的事情的。因为那样的人,是神仙!是妖怪!离我们太遥远了。

万宝强的女儿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成绩提高得那么神速,主要是因为她遇到了相当优秀的老师。这些老师不但善于传播知识、在教书方面肯出力,而且是学识丰富。他们都是具备了成为出类拔萃老师的能力。而万宝强女儿又能够严格遵守学生之道,对这些老师都能够诚心诚意的尊重。老师也能够从内心深处去呵护她、关爱她,这是一种优良的双边关系。老师喜欢在课余的时候,去耐心地指导她,而他也能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非常乐意去找老师帮助,所以对万宝强女儿来说,所有的作业都能够积极地去完成,而且在完成的质量方面也是相当的出色。对老师而言有了这样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会考出好业绩,老师的脸上也会因此感到很有光彩。绿叶和红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样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难得的默契关系。有了这样的默契,老师会更加对她关注,更加热心,更加用功。对万宝强女儿而言,她也会因此在自己的学习方面更加地投入,时时提醒自己要在学习方面多用功,绝对不能辜负老师对自己的热心帮助。

于是各自的心花开起来了,各自的努力成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动力所在了。这样的一个师生关系,这样的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老师教得有耐心,学生学得也有信心。在这种默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的那只能是快乐、只能是进步、只能是相互合作的激情、只能是相互鼓励的动力。古人言:教学相长,这句话对万宝强女儿和她高二所有老师而言,真是名副其实!

说实在话,万宝强女儿的高二阶段,她的生活是开心的,她的学习状态是端正的,她的学习成绩是一流的;高二的天空是蔚蓝的,高二的花朵是美艳的,高二的激情是热烈的,高二的奋斗是惬意的,高二的生活是滋润的,高二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永久珍藏的,高二的每一天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高二的一切都是她人生中难得的美丽风景。

万宝强也因为女儿在高二时期的杰出表现,那一年的教学工作也是非常的出色,他任教的那门学科,在小升初考试中考得非常突出。受到了县局领导的嘉奖,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的普遍赞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那一年万宝强多年的神经衰弱毛病也渐渐地消失了,万宝强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调养,工作的热情也大大地提高了。万宝强的自信心、万宝强的快乐心也在那一年得到了从来没有的愉悦体验。他觉得自己每天走得路比以前宽了,穿着普通的便服,也感到相当的帅气。所说的话,在同事面前也变得相当的有分量了,久违的笑容也在那一年粉墨登“脸”了,一向做事马虎的万宝强,也在那一年,变得有板有眼了。再困难的事情,万宝强只要想到自己的女儿有那样出色的成绩,就会眉头不皱地迎接上去。一贯低调生活的万宝强,也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期待了。

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女儿的杰出表现上,看到了自己一直燃烧在心里的童年激情,找到了童年的希望。多年来自己一直难以平静的心,似乎也找到了可以安稳疗养的家,多年来难以企及的梦想,也从女儿那里攀到了触手可及的高峰,多少年美好夙愿,终于找到可以实现的载体。女儿的美好现状,把万宝强从童年到现在所有的心里委屈、心里的疼痛、心里的自卑统统地一扫而空。仿佛感到了自己已经是身披万般霞光,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了。以前命运强加给他所有的不快,都在今天统统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一直默默无名的家庭,也因为女儿的优秀的学习成绩,变得格外的荣耀了,村民对万宝强家人的尊重,已经不是局限在口头到招呼的层面了,万宝强家里一些家庭琐事,村民们也会主动找上门服务。如果碰到阴天“抢场(就是农忙时候,老天突然下雨)”,村民总会从四面跑来帮助。话说到这里,你不要认为村民这种行为是老封建、老传统、老世故、眼光太庸俗,请你捂着心口好好地想一想,静静地思考一下,你就会认为我现在所说的话是非常贴近我们现代农村现状的,这些村民的善良行为,已经完全脱离了阿玉奉承的樊篱,他们是完全出之于对“美好”事情的真心敬重。我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祖祖辈辈都在农村土地上面打拼;我是在世俗的眼光中长大的,对农村这种“现状”是非常熟悉的。因此我对万宝强家庭能够受到当地村民如此的礼遇是感到非常正常的。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多么精辟的一句话,一语道破了一个读书与教书的玄机。也就是说,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这种唯美的教育“情趣”,不仅会得到当事人的赞同,还会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赞誉。万宝强女儿在高二时候,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并且在这种“突出”成绩的阳光下,所衍射出的诸多美丽故事,再次验证这个道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