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八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六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六十八

古人说,读书可以光宗耀祖。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我们不要把这句话看得一无是处,不要把这句话看得那样庸俗不堪。其实这在文化水准普遍不高的农村来说,是相当现实的。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每天都在拓宽我们的思想境界,拔高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现在的孩子也许把那些庸俗的世界观、价值观看得不名一文,但是我们也要低下头来看一看我们那些生活在农村的“老字辈”的人,他们的血脉里面仍然有那些比较庸俗的观念。

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对那些“老字辈”人的话,我们又不能充耳不闻,对那些“老字辈”人的喜怒哀乐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因此我们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问题,万宝强女儿的杰出表现对万宝强这个家庭来说,脸上感到格外有光彩,也就不会感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了。更何况为自己的家庭争光与为国争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理想追求。

应该可以这么说,为家族争光和为国争光都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祖国的建设者,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崇高使命,为国争光,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才是我们最美好的人生追求,最有价值的人生追求,像为家族争光的小家子气价值追求,我们必须加以扬弃。

为国争光,为家族争光,为老师争光,为自己争光,使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有一个成就自己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舞台,这是包括我们那一代有过同样读书经历、有过同样追求的人共同理想。不管这个梦是大是小,也不管到头来是空是真,只要你是一个有血气、有胆识、有事业心的人,都会在这条路上顽强拼搏,绝不会在这条路上打退堂鼓,绝不会是贪图享乐的可怜虫。

如果这条路上看到一个“敌人”就举手投降,遇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那不仅是个人的耻辱,家族的耻辱,更是那一代人的耻辱。如果你是那样的人,你根本就不配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知难而上,不畏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必须把这面鲜艳的红旗高高地举过自己的头顶,并且让这面红旗所濡染的、不灭的无畏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都知道,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前面的道路肯定是充满坎坷,充满无数的艰难险阻,多少激流险滩在前方等着我们,多少看不见的暗礁在向你伸出罪恶的魔爪,但是,勇者无畏、智者无畏,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这是祖国对我们的祈盼。要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曾经在五千年的征程上,有过引以为傲的灿烂文明,有过让世界顶礼膜拜的辉煌史。因此,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同时也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还不算富有的祖国,面对还很落后的科学技术,面对还很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我们无只有畏地走下去,只有发奋苦读,不断强化民族素质,我们才能拨开我们前面的迷雾,冲破横在我们面前的艰难险阻,才能到达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快乐的、理想王国。当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学生必须勇立时代潮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伟大的祖国。

我看到了万宝强女儿在高二的精彩表现,看到了她努力拼搏的身影,体会到了那个不甘落后、不甘受命运摆布、具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新一代有志青少年的价值追求。这又怎么能不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与自豪呢?我知道和万宝强这些具有相同命运同龄人,曾经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吃尽苦头,摔过多少跟头,好不容易在乡村教育这块土地上面占有一席之地,从乡聘教师到合同老师、到聘用干部,再转为国家干部级别的正式教师,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才能细细品尝出来。

当万宝强看到自己的女儿,通过自己的打拼,在读书方面已经渐露锋芒,使他感到无比激动。因为他从女儿现在表现来看,他知道女儿再也不会走上自己走过的老路,她一定会有自己更好的生活,她未来的生活肯定比自己幸福,会比自己更加快乐;他从女儿的近况看到了自己家族的希望,看到了女儿这一代人幸福,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前途,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

话又说回来,万宝强女儿的优秀成绩所折射出来的快乐、幸福、希望、满足,这是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发展下去的正常结果,这也是全社会绝大多数人所共识的。但是女儿的成绩,能不能继续保持这种长足的发展,能不能继续保持这种优秀的学习成绩呢?这是万宝强非常担忧的事情,因为整个世界上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都会在自己不经意间,突然临空发生。更何况女儿的高三还没有开始呢?

高三对女儿来说是一个未知数,对女儿将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考验,我这个话说得有点绝对,但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高三对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人生的重要的抉择关头。这是改写个人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人生的跳板,他可以把一个非常平凡的人,送到一个对自己有着良好发展机遇的舞台上,同时也能把一个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下的读书人,滑落到无处深造的“臭水沟”里面。也许高考的“魅力”之处就在这里,同时高考的诱惑力也在这里。

高考对任何读书的家庭来说都是牵肠挂肚的,都是绞尽脑汁的,都是充满喜怒哀乐的。我们试想一下,现在在社会上面能够站稳脚跟,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行云流水,能够在社会上面作出杰出的贡献的人,能有几人没有在大学里面淘过真金呢?

到高等学府去深造,这是任何有真知灼见的人“在高考这个问题”上面所抱有的一致观点。尽管社会上面还有人说,上大学并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出路,但是这毕竟是无奈之语。因为当你无法通过这个独木桥的时候,你又不能对高考寻死觅活,你只能作必要的让步。因为中国古人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更何况,每一个人都是万物之灵,都会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另辟蹊径的,不可能在同一棵树上吊死的。因此对高考作必要的让步也是有它选择的合理性,我们大可不必在高考这个问题上面与人大谈“上乘”、和“玄学”之理。

有一天万宝强问自己的女儿:“你现在在学习上面表现的很好,各门功课都比以前有较大的长进,我想问一下这里面有哪些原因呢?”

女儿对爸爸的问题,本来是没有任何准备的,但是女儿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她眼睛眨了几下,就对爸爸说:“今天恕我直言,希望你不要责怪你女儿对您的不恭。其实你们这些做老师的,虽然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对教书这里面的学问,还是不甚明了,我也不会怪你们这些老师不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而是你们中很多老师手握利剑,就是击中不了你要征服的目标。因为你们太看重自己手中的利剑,它的锋利,它的坚固、它的质地、它的威名,根本不去研究你们所要征服的对象。你们对象的薄弱地方在哪里?兴趣在哪里?天性是什么?触发点在哪里?他们激情的钥匙在哪里?你们这些做老师的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备课上面,学生每天上课时候能想什么,能做什么,学生们的头脑里面装着什么,你们每天都能够去认真去考虑吗?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吸引到你们所传授的知识上面,你们也许考虑过,但是你们有没有去认真考虑它的效果啊!你们应该清楚,一个好老师,具备渊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还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的仁爱之心,特别是言谈举止一定要具有高尚师德,必须要具有超众的人格魅力。特别是班主任,他们必须是教师中的杰出模范,必须是精力旺盛之人,必须是这知识广博之人。他们必须经常深入到班级之中,为班级的学生解答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衷心地爱戴你!学生普遍认为处在这样的班级,才是幸运的,做这样班级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上面、做人方面不断地进步,不断有所突破。”

面对女儿的“长篇大论”,万宝强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因为,他知道女儿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又在不住地摇头,因为,女儿的话已经触痛了他从教二十多年最感软弱的神经……素质教育的路太漫长,太苦涩,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它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有露重飞难进的滋味。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新时代对我们的挑战呢?写到此,我想到了有位诗人曾经说过,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我们就应该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是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应该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教育,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