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八十八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八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八十八

“我为什么在女儿心目中没有威信?每次看到我总会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感觉?”万宝强经常在反思这个问题。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那是你在孩子面前撒谎太多?对孩子承诺的事情,经常不当一回事,时间一长,这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的爸爸不要说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就是正常的父女关系都很难维持。”每当万宝强向妻子吐露心扉,妻子总会没好气地对他说出这些让他“没气生”的话。

“可是,我的学生为什么对我客客气气呢?为什么愿意和我在一起交流的学生却那么多?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做父亲的就这么失败!……”

“这还要问别人?你就是典型的‘家做勤,外做懒’”妻子杨建云没好气地对老公说。

万宝强知道这是妻子在抱怨自己没有尽到爸爸的责任,想对妻子反对,但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因为,他确是对家庭教育深怀愧疚之情。

他深深地知道,学校是它安身立命的地方,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舞台,自己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而教育孩子却只能做“蜻蜓点水”的工作,因为现在的女儿,正常情况下,每周才能见上一次面,自然对女儿的教育过于“肤浅”。他很想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可是自己又不能丢下自己的工作,去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的女儿。

回想自己从教以来,二十四年,对学生的教育,他问心无愧。这是有足够理由的……

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明”的一个人,凡事对学生、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他总会认真地考虑一下,看看这些事情究竟有多大的益处,需要多大的投资,可行性怎样,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习惯,他深得学生们的喜欢。

他认为作为教师,不应该太讲究自己老师的身份;不应该把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划分得过于“分明”;不应该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说话;不应该过分追求所谓的师道尊严(当然也不应该在学生面前过分随便)。因为当我们老师具有这样的心态,往往就会使不少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万宝强这种随和的性格,对学生总是怀有一种无限的温和关爱之心。因此,他在学生眼里没有老师的“大架子”,学生总喜欢在课余的时候,要万宝强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出现的一些小问题,甚至是和学生在一起玩球、做游戏。很多学生把他当做不是老师的老师,在学生对老师的测评活动中,他所任教的几个班学生对他的口碑都非常好,测评的结果更是让万宝强感到无比自豪。

可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却是风景迥异。在与自己孩子的沟通的时候,却常常让他感到难以为继,女儿对他的不恭和冒犯的表现屡见不鲜。因此,女儿与他在一起进行交流,他总有一种说不到“一块儿”的感觉。女儿也总认为万宝强对她的教育不是出之真心的关爱,而是在寻找借口逃避他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因此女儿对爸爸的交流总是冰冷有余,热心不足。在女儿感兴趣的时候,万宝强才能“发挥”他教育孩子的才能,才能把自己的教育的一点经验和教训说给女儿听,才能把社会中的一些教育热点问题向她披露一下,才能把自己教育中存在的困惑说给她听。

要知道万宝强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总希望在一分钟时间里面讲三件对女儿有益的问题,因为万宝强总是觉得女儿能够站在他面前静静地听他的教育,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机会,所以万宝强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时间。可是女儿却不这么认为,她总是觉得爸爸在向她传送陈年流水账,很少能够钻进自己的耳朵里。

你想想这是在女儿感兴趣的时候,万宝强的家庭教育才能得到的点滴效果。如果要是女儿对爸爸的教育不感兴趣的时候,那根本就是充耳不闻,懒高兴去听爸爸的话。有时候万宝强一句话刚起头,她就会对着自己的爸爸吼起来:“烦死了。”

万宝强满心的委屈,太多的学习建议,只能立即打住,根本没有机会与女儿交流。此时,万宝强积聚多少天的好心情,一下子就烦躁起来,浑身上下就像一盆凉水泼下来的一样,没有了欢乐,没有了情趣,没有了自尊。如果是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亲,立即就会火冒三丈,对她大发雷霆,甚至是狠狠地训她一顿。好在万宝强是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性”,不忍心把自己的女儿当做“箭靶子”,当做出气筒。因而,凭万宝强的良心,只能任女儿自便。

带着情绪去读书肯定是低效的,这不仅影响到高考的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期不改变这种局面,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该怎么办?怎么办?……”万宝强无数次对着苍天,对着满天的星座,痴痴长叹,希望能够从太虚中找到星点的启示。但是此刻的万宝强非常清楚,冥冥之中的上帝是不存在的,求天不如求己,眼前的处境已经没有退路。现在目前绝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女儿的烦躁情绪能够慢慢地放松下来,抛弃所有的私心杂念,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重塑自己的自信心,靠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来大破这种无奈的僵局,来消除整天挂在自己脸上的阴霾气色。

万宝强知道这个时候靠父母谈心沟通已经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况且自己整天还要忙于教学,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坐下身子和女儿慢慢地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有什么东西能够在人烦躁的时候、在人疲惫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方式,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振奋呢?此时的万宝强和他女儿都想到了音乐。万宝强虽然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但是他对音乐的欣赏水平,真正不低于专业水平,似乎音乐里面藏着神奇的魔术,他都能够一一明了。他疲惫的时候,喜欢听听音乐;他苦闷的时候,也喜欢听听音乐;有时碰到高兴的时候,仍然喜欢听音乐。他认为音乐给他带来的快乐,那是无法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音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人的情绪调整好,这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替代的。

“我要买MA3,现在就要……我需要听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有一天,万宝强和女儿电话交流,竟然出奇的顺利,万宝强感到很意外,原来,女儿是带着“目的”与他交流。

他女儿非常“高兴”地向他表达了自己想买一个MA3的想法。万宝强没有立即答应下来,目的是让她明白,虽然这样东西非常需要,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花钱买来的,让她明白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是不富裕的,全家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靠一个人的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的,这种微弱的经济来源,是不能给家里带来“奢侈”娱乐工具的;应该让她体会到自己的家庭,仅仅是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想买这件奢侈的享乐品,必须是慎之又慎,不然的话,家庭的生计问题就要告急。

“你的想法没有错,希望自己每天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是好事,爸爸绝对支持你,但是,这件事我还要和你妈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家涉及到一些比较大的经济开支,必须得到全家的认可,我们家庭的民主作风你是知道的。我想你妈妈也是一个非常支持你学习的人,只要知道你买MP3是为你学习服务的,她绝对不会阻难你的,你在这件事上你大可放心,可是你也应该知道,即使我和你妈都答应你买MP3,也是出之于对你的学习、身体考虑的,也是出至于对你的未来考虑的,你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家庭给你提供的MP3不是专供你玩乐的,而是当作你心情的净化器而添置的,当作你学习辅助工具使用的。并且你必须清楚我们买这种东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认认真真的,是对家庭负责的,绝不是草率行事,更不是用它来危及高考的。”万宝强对女儿的请求,表现非常谨慎的态度。

其实万宝强在答应女儿买MP3的时候是不必讲这么多废话的,因为,我认为他女儿是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她对自己的前途是非常关注的,对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看法。她要买MP3,这足以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常在乎自己前途的人,是一个对自己较为负责人的学生,她想进取,她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有了这一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又何必鞍前马后去作那些不必要的说教呢?

如果,我们父母认为子女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我们就不要在孩子面前继续说教了。因为,你讲那么多的话,原来她的内心是早就知道明了的。要知道一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在人说教和皮鞭下成长的人,总比靠自己自悟、靠自己努力直接成才人要矮半截。况且“你的陈谷子烂芝麻”一样的话都成为她的耳茧子了,根本没有什么新意,又何必费了脑筋不讨好呢?

论语有言,不愤不启,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它告诫我们做教育的人,在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对象大讲教育之道的时候,必须要等到他们渴望得到你教育的时候,再去教育他们,再去启发他们、开导他们。因为,你教育的对象,没有这个欲望,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即使讲得口干舌燥,付出再多,也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女儿现在面临高考,思想上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她本来买MP3是想放松自己的情绪,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结果是MP3还没有买到手,被你这么一讲,却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想负担,这同火上浇油有什么区别呢?……父母买那MP3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基于我对上述问题的考虑,我认为对子女的教育,必须是少而精,要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如果我们不去尊重教育的规则那么我们付出的精力越多反而对教育的收获越少。这就好像我们一旦选错了目标,和目标背道而驰,那肯定是适得其反,徒劳无益,努力反而成为罪过。

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热爱孩子,是父母亲和老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容许有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老师和父母亲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最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因此,我们做父母或者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真爱”情感,不论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从困境中走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