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零三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零三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零三

自从那次“闹不读书”风波之后,万宝强一家三口过上了一段相对比较平和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万宝强女儿又上演了一出更为精彩的好戏……

那天,离高考还有一百零八天,万宝强在所在的学校上完晚自习后,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手机响了,万宝强一看是自己的女儿打来的,万宝强赶忙接听,就听见女儿在手机另一端非常气愤的声音:“我真的不想再进那个班级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万宝强慌忙细问原因,原来上次月考过后,班主任对班级的座位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纷纷把那些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调到班级最好的位置上,让他们在最后的冲刺关头,竭尽全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班级争光,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

万宝强对女儿又一次的赌气“不念书”,感到很大的震惊,因为,万宝强经过上一次“折腾”过后,心里一直对女儿以及这个家庭愧疚……

他仔细地听完女儿的诉说,对女儿因为班级座位调整产生的抱怨,心里也有些难过。他非常理解班主任老师的调位难处,也为自己的女儿不冷静表示无限的伤感。但是面对此情此境,万宝强又能够说什么呢?万宝强满心的话,堵在自己的舌头下面,暂时只能向自己的女儿说了一些安慰的话,目的是让自己的女儿暂时心情平静一下,理智地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安慰好自己的女儿以后,万宝强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班主任的手机,向班主任询问了孩子近期在学校表现情况,希望能够从班主任的嘴里得到更多的消息。万宝强把刚才女儿反映的情况又向班主任细细地回报了一下,以便和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够形成合力,对症下药,最终找到解决孩子调位问题的突破口。

其实,每逢班级调位,班主任往往是很伤脑筋,希望能够调到班级好座位的同学非常多,希望给予关照的家长电话接连不断,确实让班主任应接不暇。有时候实在感到招架不住!更有甚者,有些对孩子的读书过分关心的家长,往往还会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为班主任准备一些薄礼,专门拜访班主任。

这样一来,一些面子很软的班主任,对这些送上门的薄礼拒绝起来确实很困难,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薄礼大多数是一些家里的“土特产”,绝对不能等同于行贿或者是受贿,价值大多数是在二百元以内,还有几十元的小意思,你不收吧,你总觉得对不起人家,大有嫌弃人家的意思。

可是,一旦把这些“土特产”收下来,调座位的就不能“随随便便”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组织班级的座位问题,对那些“热心肠”家长的小孩子,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把人家的小孩子放在班级不起眼的“偏地方”吧!

这样一来,正常的班级座位调整变味了,演变成为一场充满铜臭味的人情大战。有些家长为了使自己家的小孩子在班级能够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座位,甚至动用官方关系,对班主任进行行政干预,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当然也有些班主任因为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尽收这些蝇头小利,使自己“小肥”一把(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这方面廉洁自律,不要让这些灰色的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光辉形象给玷污了)。

当万宝强的女儿看到前几排好座位都是被局长、书记、老板家的孩子们占有了,心里确实感到不舒服。因为,在她的眼里,这些好座位应该给那些成绩非常好的同学,还有那些因为视力、个头等原因而看不到黑板的同学。而这以前,自己一直是班级老师受宠的对象,历届班主任都对她格外的照顾,从来没有在座位方面为难过自己,自己高兴到那个地方,只要自己同班主任说一下,班主任都是格外的开恩,很快就能够满足她的要求。

可是现在这些优势在这个班级已经没有了,班主任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对她的要求根本就去考虑。这当然会刺激她的敏感神经,觉得自己太委屈。她做梦有没有想到因为自己成绩的下降,而使自己的班级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然,她的那些“无理要求”班主任怎能够给她满足呢?万宝强女儿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委屈了,为什么我们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就不能够到班级前面几排的中间位置去享受一下那些特殊的待遇呢?她的头脑洁白得就像一张没有经过任何书写的白纸一样,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还会有这般稀奇古怪人情的罗网;还会有让她迷惑不解的“强权统治”。

她的头脑实在太幼稚,幼稚得就像一只刚刚涉世的三岁小孩子一样。对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充满无限的幻想,好像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都是以她为中轴,都是为她的精彩生命而特意准备的,别人只是给她陪衬的份,她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她根本就不清楚这个小小调位问题,里面还深藏那么多的玄机,那么多让人感到窒息的奥妙。

当万宝强面对自己近乎白纸一样的女儿的时候,心里着实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及到社会这些灰色的一面,因此,万宝强在同女儿进行交流调位问题的时候,非常谨慎地向她说明那些非常阳光的操作问题,根本就不敢向自己的女儿道明调位背后的一些难以“咀嚼”的人情大戏。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没有涉足社会的时候,就使她纯洁的心灵蒙上一层自己难以“消化”的阴影,希望她继续保持那种较为纯真的思想情操,去思考人生,去自信人生,去拼搏人生;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即便是比较纯洁的“清水衙门”也有被世人污染的斑点。

宝强在和女儿精心的交谈中,女儿把自己的委屈和想法全部向万宝强倾吐出来,大致有下面四点:

第一,她认为班主任自从她升入高三以来,一直就没有重视过她,尽管自己是以全班第一名分到这个班级,班主任从没有把她当做优生看,她心里老有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心里一直有一种委屈的感觉,所以,进入高三以来,心里老是感到有一种东西在堵着,不要说什么优越感,就是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也没有,所以心里的那份激情始终没有给发掘出来。

第二,自己作为班级的尖子生,一直被班主任放在后排的座位上,加上这个班级有八十二人,班级的人数特别的多,座位十分拥挤,而自己一直是视力不好,对黑板上面的字,根本就没有办法看清楚,按常理说,班主任不应该班全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放在冰冷的最后一排,即使是在考验自己,也不能这样不长不团地把自己扔到那个地方呆了近二个月时间,确是有一种被班主任轻视的感觉,学习的成绩也因此受到影响。

第三,希望自己能够调到第二排与自己相处比较融洽得来的姜丽丽同学坐在一起,因为姜丽丽这个同学不仅仅学习用功,成绩好,而且性格随和,内向,平时不爱说话话,很容易与同学相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她会认真地帮助同学解答,所以自己一直希望班主任能够把自己调到那里。

第四,自己愿意向班主任保证,如果能够让自己和姜丽丽同学坐在一起,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定在高考当中进入全班前十名。

万宝强认为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全部向自己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因为自己自从女儿进入高三以来,很少了解到女儿内心当中的一些真实想法,今天能够听到女儿发自肺腑的声音,心里着实感到很高兴。

他觉得女儿自从上次“闹不读书风波”以后,女儿确实有很多长进的地方。同时,他也感到自己有很多地方对不住自己的女儿,也希望自己通过和女儿的交流之中,得到女儿的谅解,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老是纠结在过去的阴影当中,要跳出束缚自己的樊篱,乘着还有努力余地的机会,好好地努力一把,把以前的损失给夺回来。

说真的,万宝强上次对女儿进行“教育”,总感觉自己有点对不住孩子,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子了,已经成人了,那种近似“体罚”的教育,当然有损于女儿的自尊,有损于女儿子在这个小院子里面的形象。但是,万宝强认为,这个“教育”不是一无是处,还是小有收获的,它不仅仅对自己有所触动,对女儿也有不小的触动。这个触动也不仅仅表现在孩子外表上面,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女儿有一种跃跃欲试,努力进取的激情在萌发。因此,这次“近似体罚”的教育,万宝强除了深深地自责以外,他的眉间还有一份淡淡的喜悦。

万宝强认为有必要把女儿的近期表现以及女儿对班级座位调整的想法和一些看起来比较自私的请求与班主任沟通一下,希望班主任能够体谅一下自己的女儿,能够看在同行的面子上,能够对自己女儿的近乎无理的要求给予一定的帮助,以满足女儿一个小小的愿望。

万宝强和女儿班主任商量,如果这一次调位不方便,可以在下一次的调位中给予必要的关照。万宝强也是老师,他不好意思在同行面前说一些建议之类的话,因为,他不敢在同行面前“妄自菲薄”,害怕这位班主任对他女儿照顾“不周”。

但是,我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真的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班主任在以后调位子的时候,能够从学生的自身利益出发,能够兼顾全班学生的心里感受,绝不能拿班级的好座位作为经济利益交换的砝码。使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伟大,感受到学校的圣洁,感受到不管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本着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样即使老师在调位子的时候,有失“水准”,他的学生也会较为平静地接受,绝不会与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更不会产生对老师不恭的行动……

以前,我从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件事:有位年轻人到奔驰公司买一辆轿车,看完陈列厅里的80多辆各种车后,竟然没要一辆中意的。他表示想要一辆灰色黑边的车。销售员告诉他,本公司没要这种车。公司的销售部主任得知情况后十分生气,他对销售员说:“像你这样做生意只能让公司关门歇业。”销售部主任设法找到那位年轻人,告诉他两天后来取车。两天后,年轻人看到了他想要的灰色底边的车,但还是不满意,说这车不是他要的规格。经验丰富的销售部主任耐心地问:“先生要什么规格的,我们一定满足您的要求。”三天后,年轻人高兴地看到他想要的规格、型号、式样的车。可是,他试开了一圈后,对销售部主任说:“要是能够给汽车安装个‘导航”就好了,”当时,汽车“导航”刚刚问世,但是销售部主任犹豫了片刻仍然对年轻人说:“先生下午来可以吗?”……挑剔的年轻人终于从奔驰公司买走了他中意的车。

其实,在学校教育的舞台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仅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还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博大爱心,努力抛开有损教师形象的那些“私欲”之心,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会深受学生的爱戴、才会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才会有较大的起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