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四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一十四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四

按常理说,仲春过后,各式各样的花儿都应该进入怒放阶段,但是县城中学的校园里却闻不到花香的气息,整个校园到处散发着从教室里溢出的热烘烘的味道,如果你不是校园的常客,你一旦闻到这些气息,立即就会让你感到头昏目眩……

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的课外作业在急剧增多,各门功课的辅导练习,就像雪片一样,散落在高三学生的课桌上,让这里的学生们应接不暇……我们先别说高三学生每天要做多少练习,就看学生手中每天更换的圆珠笔,我们就会一目了然。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不知什么原因,万宝强的女儿自从进入高三以后,一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进心很强的她,居然把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当做自己的家常便饭,这把对女儿高考看着比生命还重要的万宝强来说,真有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同时这种“反常”现象也给万宝强夫妇俩的内心带来很多的痛苦。

现在我把万宝强的女儿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的真实情况写下来,目的让广大的家长、教育同行好好地解剖一下其中的原因,找出导致他女儿频繁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真正根源,力避这种不正常的教育现象继续发生。

按常理说,按时完成课外作业是学生上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是,就是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却成了万宝强女儿高三生活中无法抹去的伤痕,这个伤痕也是万宝强女儿整个求学生涯中最感“揪心”的问题。

万宝强女儿认为现在的课外作业数量之多、频率之高,让她无法下手,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那才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这里高三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那才是极不正常的事情呢!……

“闺女,你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你们的班主任老师对你可关心呢!他经常打电话给我,要我督促你按时完成作业……”万宝强对女儿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很不理解。

“难道你也让我欺骗老师吗?难道你也要让我不懂脑筋去抄同学的作业吗?你从小就教育我,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做,不懂的作业要向老师、同学请教……可是,现在的高三学生,每天都要应付那么多的作业,他们哪有时间去按时完成作业!……”

“闺女,你说这些话,让我听不懂……我现在问你,为什么你们班级中有很多同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呢?”

“老爸,你教了二十多年的书,难道这一点小常识,也要让我跟你说?你可知道整个班级的作业只有几个版本!……本来我真的不想跟你说,我看你现在真的想知道这里的真相,那我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我们班级大多数学生,为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他们都是在相互抄袭……表面上,这些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了,其实,他们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比我多练几下‘抄功’罢了……更何况这些作业,都是老师从电脑里随意下载下来的、没有经过认真修改的“佳作”,含金量太低!你要让我按时完成这样的作业,你是不是也认为我是“龙虾”,头脑有屎呀!更何况这些作业完成了,很少得到老师的及时批改,请问老爸,这样的作业,做与不做有什么区别呢?”

“闺女,你这些话有点道理,但是,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你要知道,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是完全正确的,一个老师上完课以后,必须要布置作业,这是教育‘真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学生想做不想做的问题,关键是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含金量……你现在必须明白,现在你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必须做……但是,你可以有选择地去做,对那些含金量不高的题目,你可以忽略它……你不愿抄袭学生作业,这一点老爸支持你……”

万宝强为女儿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度的沟通,取得一定的进展,最终达成一定的共识……

在万宝强眼里,女儿的班主任是一个“敬业”有余,宽厚不足的语文老师,他对班级的管理的确算得上军事化管理。凡是他规定的班纪班规,他隶属的广大“子民们”,都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绝不容许越雷池半步。如果用一丝不苟来形容他的工作作风,他暂时还没有得到这个水准;如果用拘谨呆板来形容他,却又有点过分。他处处“彰显”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信徒,可是,他至今还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行列;他经常大谈西点军校的治军韬略,可是他却把西点军校的国籍弄错了(因为他常把西点军校说成法国的,因为拿破仑在西点军校读过书);他在讲课的时候,从来不用备课笔记,咋看肯定是语文界名流,可是他经常在给学生分析课文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却经常出现“卡壳”现象。

有一回他在指导学生写《窗外》这个作文题,他说:“……我们为什么要写自己坐在窗户下面?……为什么又要写我们看到窗户外面的黄豆堆?……他的学生感到纳闷,同学大多数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后来他的回答却叫很多同学大跌眼镜!他的回答说这都是点题的需要……”我申明在这里没有讽刺他的意思,更没有说他肚里面没有太多的学问,我只是说他上课很有特点,就好像大姑娘上轿,一切都追求本意,一切都按照规矩办事。用传统古板形容他有点偏激,但是,他不管做什么事情,追求完美。事情还没有做,他往往就先把谱子定下了……他规定谱子以外就是“皇宫禁区”,违者定斩不饶。

他爱“面子”,我们都知道爱“面子”的人,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因此他的同事很少跟他开玩笑,因为都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从来脸上没有笑容,就是看到“黑驴趴墙”他的唇角都不会咧一下……所以不光学生惧怕他,同事也对他敬畏三分。

他的穿着很有风格,寒天他用羊毛衫、毛线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外面固定还要罩上黑色的毛呢外套,嘴上不时还要戴着口罩,就连耳朵上都要嵌上两个毛茸茸的耳套,活像俄国19世纪末期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笔下主人公——装在套子里的人;夏天不管天气有多炎热,他都是穿着长袖衬衫,从来不会把袖子挽起来,他似乎害怕自己洁白的皮肤要被天上酷热的太阳烤焦一样。其实,我们苏北的“六月心”气温往往低于三十摄氏度。

他的教学语言非常“严谨”、“规范”、“字斟句酌”,吐出的字就像受潮的鞭炮点着以后,在慢节奏地响着;他的教育理念大多数非常“古典”,就像从“西汉马王堆”冒着香气的古董,似乎在有意躲着时代“瘟疫”的传染。“自主”、“变通”、“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都被他装进他的密不可分的“皮葫芦”里面,很少看到他开仓“放粮”。

他班级的很多学生背后喊他为“顽固的孔夫子”。虽然这个词有点大不敬,但是他偶尔听到这方面的“称呼”,他也能够心情愉悦地接受。因为,他知道孔夫子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那是相当高,就连印度的诗人泰戈尔都是倍加推崇。泰戈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位最值得世人尊敬的圣人,一个是西方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另一个就是东方中国的这个孔夫子。

可是,对于这个尊号,万宝强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女儿,要她千万不能喊班主任是孔夫子。万宝强告诉自己的女儿,喊班主任老师为孔夫子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就是对你爸爸的不尊重,你一定要像尊重爸爸一样尊重你的班主任。

其实,万宝强通过几次接触,也知道女儿班级学生喊班主任是孔夫子还是比较符合女儿班主任个性的。因为这个词语所拥有的内涵还是能够和班主任“古典作风”相匹配的。

这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绝不容许有学生越雷池半步。如果学生有半点冒犯,他就会通过很多的“惩罚”措施,让这个学生“下不了台”。

他规定班级的学生每天早晨五点半到校上早自习,比学校规定要早到十分钟。并且以此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以此来突出自己班级的地位,以此来显示自己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有独到的见解,好让领导觉得他的班级是处处争先的,处处优秀的,处处是一流的。

我可以这么说他,为了自己的班级,为了管理好自己的班级,为了自己班级能够出类拔萃,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是,他忽视了一个教育教学的自然规律,真正的成绩并不是靠延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来获取的,也绝不是靠你“高压”政策强求的,如果你这方面有过分的追求,那么我敢断言,你班级的管理肯定会适得其反。

我曾经在这方面做过调查,我们县城百分之九十的初、高中学校,学生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上早自习,七点钟吃早饭,然后准备上课,十一点半吃午饭,中午半个小时的午休,紧接着自习、上课、吃完饭,然后又开始上晚自习,非毕业班晚自习一般晚上九点钟。毕业班的学生最苦,一直上到晚上十点半,晚上到宿舍洗衣服、刷牙、上厕所、吃零食完毕,一般到十一点半,这些学生真正睡眠的时间只有五个小时。

我也曾经问过我们的学生,你们认为在学校学习累不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说经常感到腰酸背痛。好在学生恢复体力要比成人快,第二天一醒来,就和夏天酷热下晒“软”的青菜被第二天晨露“滋润”过后,新鲜如旧,就跟“水洗”一般“娇嫩”。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这是教育真谛所在!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中学阶段都是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疲劳过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我们看孩子的身体,其他方面我们肉眼看不出来,只要我们去看一下我们学生的眼睛就会大致了解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初一年级带眼镜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在五分之一左右;到了初二带眼镜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就升到五分之二左右;到了初三带眼睛的同学就占到五分之三以上;到了高中这个比例还会攀升。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身体,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可是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却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宗旨,把一个身体健康的中国公民,却培育成为身体残疾的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却坐视事态的恶化,难道我们不觉得这是在犯罪么?

万宝强女儿的班主任,他不止一次在班级向同学们灌输:“我到过很多非常知名的学校,听过很多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的讲座,不管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如何的先进,如何的匠心独运,但是,归根到底都是离不开两个字。

这两个字是什么?就是‘死楸’。”

因此,他教育孩子的杀手锏,就是始终追随着这两个字——“死楸”。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他有很多的教育方法都是和“死楸”一脉相承。他认为自古天才都是靠时间打拼出来的,都是靠“高压”政策来让天才展翅高飞的,很多北大、清华学生都是在题海中“泅渡”出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怎样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大的效益;他从来就不去思考如何给我们的学生减压,如何教我们的学生自我减压。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去寻找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自己不去认真地钻研考试大纲,不去认真地钻研高考教材,不去好好地把握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功效,不能够认真研究最新的教育理念,不能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总希望学生通过题海战术、疲劳战、死楸的方法来获得教育教学绝对的制高权,我们想想这可能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这种题海战术、疲劳战、死楸战术,曾经在二十世纪末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的(其实,那也不是什么积极影响,只不过社会对“死楸”战术有点赞同)。这使很多教师,自认为得到了“纵横教育”、“驰骋疆场”的真经。

因此,现在不少教师,对很多的教育新理念充耳不闻,他们头脑老是停留在这些迂腐陈旧的教育思维框架里,结果自己每天拼命地让学生抓紧时间学习,这不仅让学生累得筋疲力尽,喘不过气来,更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试想一下,我们教师每天把学生头脑里面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几乎没有一点伸舒的空间,这样教学能有什么效果?我敢断言,不要说效果甚微,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

其实,这个道理,不光我们都知道,甚至连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三岁孩童也都知道!这样的班级又怎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呢!

万宝强女儿班级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班主任管理的太严了!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花去的时间太多了!……

很显然,万宝强女儿班主任由于在班级管理方面花去时间太多,自然他在备课、上课、教研活动等方面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那如何才能平衡、合理地利用我们教师的办公时间呢?那又如何来统筹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呢?这个答案要想回答的非常准确,这确实是“非一日之功”!我准备在以后的章节里专门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有人常说庄稼田里无力汉,其实把这句话挪到教育教学上也是同样恰当的。更何况,体力劳动的对人体的摧残程度,要远远小于脑力劳动的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