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六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一十六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一十六

当万宝强的女儿第八次罚站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已经是无法容忍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立即打电话通知万宝强和杨建云,立马赶到县城中学,商讨解决女儿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问题。万宝强很快向本单位领导请假,一刻都不敢怠慢,赶忙租车前往县城中学,当万宝强到达县城中学的时候,已经是上午第二节下课了。当时,班主任老师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专等万宝强夫妇的到来。

没有寒暄,只有周围凝重的空气。班主任老师一开始就把万宝强女儿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向万宝强夫妇作简短的说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女儿的不满意。并且特别强调万宝强女儿对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一直不放在眼里,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不但没有感激,反而滋生了一些不良的动机,跟老师唱对台戏,希望万宝强、杨建云能够配合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够和学校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使孩子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班级的纪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同时希望万宝强夫妇不要给孩子留“退路”,迫使孩子乖乖地纳入学校和班级设计好的、正确的运行轨道上去,并且让他们的女儿在这条正确的轨道上埋头苦干,不存任何私心杂念,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发愤努力。

万宝强深知班主任老师的良苦用心,深知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初衷都是为学生好。但是他也深深地知道,在教育学生方面是没有固定法则的。学生不是铁水,你设计好的模子是不能够把你的学生,按照你的想法铸造成为你所预定人才的;他也知道学生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万物之灵长,他们是生长在这个世界的“种子”,你把他们播撒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就会长出形态各异的“人才”出来。如果我们人为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这势必会泯灭孩子的天性,这势必会对孩子健康的个性成长有所压抑。

的确,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智力培养,它是培养孩子多方面素质的阵地,绝不是我们老师想当然的事情!我们天天都在说要走素质教育道路,可是前进的锣鼓敲得叮叮咚咚,就是没有太多的人响应。即使有人响应,也是“左瞧瞧,右望望”,很怕自己掉进素质教育的“泥坑”里面去,给人感觉就是举步维艰。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作为新课改的践行者,应该在教育的道路上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我国的素质教育老是原地踏步?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的学生“减减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要知道应试教育中受伤的应该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这些站在孩子教育前沿阵地上的老师们,应该还有我们这个可爱的祖国。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在教育的道路上,可以这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也能够同归。我不否认,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按照老师精心设计的成才道路,在学生的勤奋努力、顽强拼搏下,最终走上红地毯的学生是大有人在的。

但是我们这些做教育的工作者,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地球上,素质教育是一本长满“一切皆有可能”的书,什么奇事都能够发生,什么奇人都能够出现,它们不按照我们传统老师的应试教育常规,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自己的舞台,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创新的“配角”、“参与者”、“点拨者”,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真知、学到真本领,大大缩短学生成才的“时间”,减少学生成才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山涧的竹笋,他们从嫩芽的时候,就凭借自身的“天赋”,凭借自身的“坚忍”,没有人为地限制竹子的成长空间,让这些“嫩芽儿”在光照、雨露、空气的“滋润”下,自由地成长。因此,这些当初的“嫩芽儿”就会力挺压在自己身上的千斤巨石,从万般不可能的境地中,“过五关斩六将”,延伸着自身的“不屈的形象”,横空出世,充分展示自己刚直不阿、宁死不屈的个性生命,成就为这个时代的“精英”,成就为这个时代的“绝色佳人”。

有人说应试教育中逼出来的是充满奴性的才,而素质教育中走出来的才能算真正的人才,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过分,但是,我们却能够嗅到“真理”的味道!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在这个特定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必须挺立在时代的浪尖上,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洗礼,让素质教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我们的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架子,做学生心灵的守护神,做学生情感的交心人,做学生知识的引航员,做学生生活的关照者,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全新教育观念,把老师那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迂腐教育观念加以彻底地摒除,应该把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大旗,从高高在上的山巅上拔下来,换写成为素质教育鲜红大旗,这样中国的教育乃至世界的教育,才有可能发掘学生得天独厚的强大潜能,才能激发学生无与伦比的斗志,才能使学生能够在一种相对自由、相对宽松、相对人性、相对安全、相对和谐的教育大环境中,使教育高效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万宝强女儿对爸爸妈妈的到来很不是滋味,她感到自己所有的自尊心都被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彻底地撕碎了。以前老师喊爸爸妈妈来学校都是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来学校介绍经验的;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万宝强女儿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而今天万宝强和杨建云被班主任老师喊来,说好听的,是找班级学生家长来谈心的,说不好听的,是找班级反面学生家长来接受老师对他们“批评教育”的。

万宝强女儿对班主任老师这种做法感到迷惑不解,她对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方式反面存在很大分歧。认为学生在学校犯点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必兴师动众把学生的父母亲都找来!因此她认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存在着过于严格的毛病,没有“必要”的宽容心理。这样做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从长远的教育来看这种方法是极其不妥的;她还认为做老师的在批评学生方面一定要慎重,如果你的批评理由,还存在着很多有待商榷的地方,你这样随随便便就把学生的家长喊来,你不但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更容易激化你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她对班主任今天把自己的爸爸妈妈找来“批评”的这种做法,除了怨恨没有感激!

万宝强女儿今天感到自己非常没有面子,她感到十二分的委屈,在内心非常痛恨班主任老师。因为,她觉得班主任的做法根本就适应不了当今社会的教育,他根本就没有现代老师应该具备的平等、宽容、仁慈、开放的思想。她认为今天班主任老师完全把她的父母当做“奴役”的对象,当做班主任个人任意左右的“木偶”,当做没有思想的“棋子”,这是对她巨大的侮辱。此时,班主任老师在她的眼里已经彻底地“掉价”了。

万宝强对班主任老师的从严要求学生的做法没有非议,但是他也认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存在着不敢苟同的地方,对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采取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绝不能单一化、一概而论,应该因材施教。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应该采取积极的沟通,多管齐下,针对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的原因,为学生找到解决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的途径。在惩罚中体现爱心,在爱心中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这样做的良苦用心。

要知道,挖苦、体罚、变相体罚等教育方法,都是带有侮辱、损伤学生自尊心的暴力倾向行为,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摒弃的、过于简单的教育行为。我认为,这些过于简单的教育行为,都是注定得不到预期教育效果的,甚至还会走上教育学生的反面;这不仅不能有效地处理好问题,反而容易使师生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演变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关系。

也许我们做教师的有些不服,认为我们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老师,一个和学生父母亲年龄相仿的长者,怎么可能让这些毛头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呢?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老师的尊严何在?……

但是,我们这些做老师请不要忘记,我们的学生也是有自尊的,也是有耻辱之心的,我们在管理不好学生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为什么不去另辟蹊径去积极寻找更能适应学生教育方法呢?为什么我们一味强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无条件、无尊严地屈从于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呢?我们老师希望自己有面子,为什么不顾我们学生的有面子呢?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见到老师毕恭毕敬,和老师说话要低声细语?为什么我们老师可以向自己的学生大声喝斥、这样那样的体罚,而不能同学生和风细雨地进行交流呢?我们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有尊严、才有身份,殊不知上帝在造老师脸面的时候,同样也给学生们造了一个和老师一样的脸面!一样的尊严!

“你们女儿自从进入这个班级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她的学习,开始我把她的座位放在后面,我是在挫挫她的锐气,希望她能够顶住这种压力。后来,我知道她想到‘火箭班’,我认为这是好事呀,可是,学校又不同意。她应该想到自己应该脚踏实地在本班级学习了,可是当我检查她的作业的时候,她几乎没有一次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我曾经多次把她喊道办公室进行训斥,可是收效甚微。学习成绩从原来全校三十来名,倒退到现在全年级六百多名。她自己不去好好地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在错误的基础上变本加厉,胆敢无视我们班级的管理规定,把班级的管理制度当做耳旁风。”班主任老师把万宝强女儿在校近期表现向“远道而来”的万宝强夫妇做进一步阐述。

“她多次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教师在班级门外对她罚站,希望她能够引以为鉴,希望她头脑好好地清醒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结果她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坏毛病,反而与我唱起了对台戏。她站在门外,连一点羞耻的感觉都没有,一点改正的意思都没有。今天我喊你们过来,希望你们配合学校做好教育你们女儿的工作,让你们女儿尽快改变这种懒散的习性,让你们女儿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重新找回她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感觉,顽强拼搏,早日实现自己心目的伟大理想。”

万宝强听后,感慨良多,他认为这种套话,几乎和所有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开场白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在寻找孩子在学校的错误表现,似乎要这些父母知道:你家的孩子在学校根本就不是好东西,天生就是蠢材。要知道,天底下所有家长都不愿让别人说自家的孩子“一无是处”!

万宝强面对女儿班主任的谈话,不敢有半点不敬。但是他对班主任这种教育方法还是心存“怀疑”,他认为教育学生,绝不能一味地惩罚孩子,要知道赏识教育与耐挫教育都有他们适应的范围……

“我们今天来主要目的,是向你赔礼认错的,我们女儿曾经向我反映这些问题,她说自己太累了,一拿到那么多的课外作业就头疼,于是,我私下答应,如果你实在做不了,你就算了。所有导致今天的后果,我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希望你能够原谅我……”万宝强在与班主任交流的时候,不敢谈老师布置课外作业太多,不够精简、不能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敢说老师这种“死楸”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

以前,我到过一个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在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是多么的美呀!”

花园的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丑的树,也有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即使是路边的被人遗弃的花树也都是很美的。”

花园的主人的说法令我感慨良多,至今难以忘怀……

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都是祖国花园里面的“花朵”,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够有花园主人的心态,我们的眼里就没有“缺陷”的孩子,他们都是可以塑造的美丽“花朵”;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够有花园主人的心态,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孩子还会怒气冲天吗?我们还会对美丽的“花朵”实施体罚吗?如果我们这时候再有体罚之心,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反思花园主人的“箴言”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