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二十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坏,学生毕竟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弱势群体,我们在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虑,我们老师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应该多在学生健康成长的方面反思自己的不足,多去寻找一下,能够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多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绝不能用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中伦理道德来“统治”今天的教育“阵地”。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如果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了这样较为“质朴敦厚”的先进思想,都能够得到这种“和谐”的教育境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闹剧,我们这些老师就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有了这种“和谐”境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大大地缩短,就不会出现相互闹别扭的尴尬局面,就不会产生学生对老师那种敬而远之的情况;有了这种“和谐”境界,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就会出现相互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一种比较宽松、比较愉快的学习环境;有了这种“和谐”境界,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我们老师与家长之间、我们老师与整个社会之间,都必定能够产生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局面,绝对不会产生今天像万宝强夫妇、他们的女儿以及他们女儿班主任之间那种不愉快的事情。天底下所有班主任老师也必定会受到天底下所有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我敢断言,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有这样的敬业精神、这样的“仁慈”心态,他们一定能够在现代教育舞台上,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去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那产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非同寻常。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话说绝了,如果一个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理不睬,那也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因为现在有些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父母亲更是由孩子使性子,孩子把床“绑在肩膀头上”、把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也不管不问,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做老师的就应该“另当别论”,就应该严格管教!

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向学生施加压力,还要多与父母亲沟通,使这些顽皮的学生认识到,在这种竞争比较激烈的时代里,应该克服懒惰的心理、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勇敢地向前闯。不仅如此,我们家长、老师还要多给这些学生提出克服懒惰习惯的指导性意见,多去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明白留恋眼前“舒适安乐”的生活,只能毁掉自己的美好前程,只能成为时代的“殉葬品”。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这样的教育思维,去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迷阶段,那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万宝强女儿所在的县城中学,要求学生每天只睡四至五个小时的觉,甚至更少,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再因为学生因多睡了几分钟的觉去责怪学生迟到,我们做老师的是不是未免有点过分了。也许你作为班主任,觉得学生迟到,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对此我只能表示遗憾。

但是,我认为只要学生在这方面做得不过分,只要不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只要不影响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学习,我认为此时手下留情,多去对学生进行一些身心方面的关爱,这个学生肯定会痛改前非,肯定会用佩服的心情来感激你、敬重你。这要比你简单的体罚干预要高明的多、要高效的多。

要知道一个学生能够对老师产生敬重,产生感激,他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无穷的动力,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把老师规定的一些制度当做自己日常生活中信奉的戒律,就会把自己的偶尔“迟到”现象,当做鞭挞自己的动力。要知道这种动力与激情所起到的作用,应该会比老师直接的批评、直接的体罚所产生的作用,要高强万倍。

万宝强女儿的班主任,他所信奉的教育方法、着力点不是在如何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感激的力量,而是希望用严厉的惩罚到达教育学生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学校教育,万宝强从内心深处“不以为然”。

万宝强女儿经常放晚学以后还要加班学习到深夜一点多钟。如果她在这种情况下迟到,班主任不但不去安慰她,调教她,反而用一种罚站的教育方式,让她在寒风中饱受很多班级学生“轻视”的眼光,这已经严重挫伤了她可怜的自尊心。她深夜看书学习,这已经表明她已经在承受来之高考的巨大压力,她已经把自己人生目标,定到了自己难以企及的高度,她的自觉性已经是一张拉满张力的弓,这时候,她最需要的是人给她减压,可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偏偏在这个时候,又给她已经拉满张力的弓增加了一份很大的压力。

我们想一想,她没有被“高考压力”击垮这已经证明她够坚强。我要说,万宝强女儿是一只绑在高考战车上的小羔羊,她实在是“太可怜了”!如果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又对着这个已经疲惫不堪的羔羊奋起扬鞭,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呢?

此时,我不仅仅觉得万宝强女儿可怜,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可怜,甚至还觉得我们今天农村教师也是太可怜了!但是,我可怜今天农村教师,不是他们的“身心疲惫”,而是他们对教育“真理”的无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就是说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说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习做个真诚的人。总之,他告诉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追求人生的真理。

可是,现在有些教师,他们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说来好笑,就在万宝强学校,发生不少感到很可笑的事情:前几年,县局要求教师到外地参加优课比赛,学校不管如何动员,学校老师都无动于衷,最后只能由领导高压让某某老师去,即使这个老师去参加比赛了,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学校领导,就是看我好欺负!”

几年过去,县局政策进行大调整,教师要上高一级职称,就必须参加县级以上优课比赛。这样一来,参加县级以上的优课比赛活动,就成为学校的香饽饽。有的教师,为了争取参加县级以上优课比赛名额,真是“机关算尽”,托哥哥、拜姐姐,可谓是“风景迥异”。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农村学校,为了避免教师之间闹矛盾,竟然采取“抓阄”的方法,来解决争端……

按照常规,学校应该推荐学校最优秀的教师去参加县级优课比赛,可是,在今天“功利”教育面前,这种美好的愿望,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万宝强女儿曾经为迟到、不能按时完成课外作业问题与自己的爸爸万宝强交流过几次,而每次交流都流露出对班主任老师罚站表示极大的不满,她认为与其迟到被班主任老师罚站,还不如自己这上学路上多看一会儿书。万宝强对女儿这种逆反心理表示震惊,他苦苦地说服女儿不要和老师闹别扭,要尊重老师。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女儿偏偏是着了魔似的,就是不听万宝强的劝阻,大有让班主任老师改变初衷不可的意味。而这个班主任老师也算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明知这种教育行不通,可是他又不愿意为此而改变自己所立的规矩。他强调全班同学要对他的“威严”尊重,而尊重他的“威严”就是不折不扣地遵守他规定的班级制度。万宝强女儿偏偏不是一个他所要的那种比较“温和顺从”的学生,而是这个班级的“菱角”,因为,她对这个班主任老师产生了非常抵触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万宝强女儿心理开始扭曲了。班主任老师越叫我不迟到,我偏要迟到;爸爸妈妈越叫我早起床,我偏偏睡懒觉;你们让我生气,我偏偏也要你们生气;你们叫我没有好心情,我偏偏叫你们睡不好觉。这样一来,孩子、家长、老师都变成了一个个“被愚化”的敌人。这种相互敌对的情绪,它比最恐怖的“原子弹”的杀伤力还要强!它的破坏性,那是千言万语都无法说明的!

万宝强女儿在这种教育方法面前,不是寻找适应老师的教育的途径,而是去寻找与老师相抵抗的方法;不是去寻找与老师、家庭相融洽的途径,而是去寻找制造学校和家庭矛盾的“火药桶”;她根本就不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克服自身的缺点,而是独辟蹊径去开辟与老师、家长不和谐、相矛盾的道路。

“你不是喜欢罚站吗?我偏偏就叫你罚不到我!你不是喜欢把鸡毛大的小事告到父母亲跟前吗?我就偏偏让你明白就是父母亲天天到你那里都不会改变我不迟到;我就是要和你们对着干、拼到底!你不是喜欢吹细灰找裂毛缝吗?我就是要你对着裂毛缝干瞪眼!我一定要你在我面前成为泄气的皮球!你让我四面受敌,我偏偏让你八面遭殃!总之,你想通过体罚我来得到某种目的,我就偏偏不信你这个邪,偏偏让你不成功。”

我们想一想,在这种冒着火药味的教育环境中,培养人才,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应该这么说,不要说像万宝强女儿这等“智商”的学生,就是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在这种苦苦相逼的教育环境中,也会失去天才的灵感,失去成为优秀人才的机会。写到这里,我多么想对同行们说句心里话: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作为老师,在推行你的教育思想、你的教育方法时候,一定要知道这些思想、这些教育方法它们对学生们产生的作用应该是多么的巨大!

所以,我敬请诸位同行,当我们看到发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加开导,多加慈爱,多加宽容,多去给孩子指明改正错误的道路,要知道我们的执着关怀,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我们身上所承载的责任该是多么的巨大啊!它可以使一个平庸的人,引向成功的殿堂,它也可以是一个天才走向愚蠢的地狱。

因此,我们今天搞教育,只有先明白教育真理,方能不断超越自我。再说,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终生坐享的教育真知,如果我们的主观世界,不能随着客观世界与时俱进,抱残守缺、孤芳自赏,肯定痛苦多多。这样,我们的教育境界,又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