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二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二十二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二

高考一天一天地在逼近,万宝强此时已经意识到女儿高考败局已经露出端倪,女儿的教育问题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因为,万宝强已经从女儿的眼神中看到对老师的失望,看到了对父母亲的失望,进而对眼前即将参加的高考失望。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自从万宝强女儿与班主任闹矛盾以后,同学们经常看到万宝强夫妇“做客”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他们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以前班级的学生对万宝强女儿都是特别的友好,可是现在,他们对万宝强女儿的态度,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先从不温不火开始进而变得日益冷淡。本来学习就是一种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事情,而万宝强女儿现在连向同学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同学愿意为她解答了。万宝强女儿感觉到亲情、师情、同学之情都走进了一天狭窄的死胡同了!

这是谁之过呢?谁能够为万宝强女儿今天的结局买单呢?苍天呀!大地呀!你若有灵,你为何不在此时来关心一下眼前这个感到万般无助、而天资又并不愚钝的万宝强女儿呢?让万宝强女儿的灵魂变得开窍一点,变得随和一些,变得聪明一点;让她能够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存在的错误,努力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一下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够抛弃所有的不快,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学习上去,争取能够在下一次的月考中有所起色。当然这些都是万宝强以及全家的美好愿望。

万宝强此时已经非常清楚,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不要说取得很大的进步,就是成绩不倒退也应该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再多的渴求,再多的期盼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女儿不是一件物品,高兴怎么装饰就怎么装饰,她是一个有血有肉、具有强大自身动力的人。

也就是说,万宝强女儿不是不愿接受教师的教育,而是不愿教师“机械”地教育她。在她的思维天地里,更是不愿意被一个“自称”为高明的人“奴役”的。她需要有一个能够适应自己健康成长的舞台,她需要一个阳光的、充满活力、充满自由的教育环境,任何强加在她身上野蛮的暴力行为,都是徒劳的。

因此,如果我们一味地强求她走我们已经设计好的人生轨道,让我们改变她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适应她自身健康成长的道路,那我们只能是自设陷阱、自设障碍,那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且将失败得很惨很惨!

女儿需要一个阳光的、充满活力的、充满自由的教育环境,这需要我们老师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老师这个职业是比较轻松的,每周有两个休假日,每个月还有这样那样的法定假日,每年还有近六十天的寒假和暑假,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是我却不怎么认为。相反,我还要说老师这个职业是天底下所有职业中比较辛苦的职业。因为我是教师出身,对教师这个职业是相当了解的。要知道老师这份工作,看上去很轻松,其实这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老师所干的活,不是体力劳动,而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

如果你要做一个老师“混子”,那么,确实可以说老师这份工作是轻松的。因为你可以在课堂上一句话不讲,都让学生自习;你也不用备课,拿起课本直接进课堂,课后,你还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位老教师:这些课都是教了多少年的老课,就是课后一下都不去看新课,也能够根据以前的老思路,把所教的那节课上得“神采飞扬”,让学生感到神乎其神;学生不懂的问题,你可以过两天再去作答也可以,你也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把学生不懂问题,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学生犯一点小错误,你可以装作没有看见;你也可以在学生容易犯错误的时候(比如午饭后一个小时、晚饭后半个小时),绕开自己的学生;你也可以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去多去给学生指导走出错误圈子的方法;你也可以一下课,就快速走到办公室的椅子上,朝椅子上一靠,点一直香烟,尽情地享受一下,吞云吐雾的快乐。我要说这样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而是老师中的滥竽充数者,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不配做老师的。

真正的老师,他们付出的辛苦是巨大的。他们正常上班的日子,每天都要五点半起床,紧接着晨练、吃早饭、熟悉教学内容准备上课,不上课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办公室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备课、出练习试卷、批改试卷、听老师上课等,也就是说上午四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都是在紧张的工作中度过的。

当然,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仅仅靠上班八个小时来完成教学任务那是远远不够的。晚上加班、休息天加班,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现在住校生比较多,普通老师还要安排晚自习辅导课,早自习辅导课。因此,学校正常的老师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十个小时,晚上学生都睡好了,值班老师才能去睡觉。所以,一个真正的老师在时间的付出上,可以这么说,要比“富士康集团”普通职工的工作时间还要长。

真正的老师,他们付出的爱心是巨大的。学生成绩跟不上,你要动脑筋帮助他们补课,而补课大多数都是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学生在食堂没有吃到饭,你要丢下饭碗为学生解决吃饭问题;学生生病了,你要帮助他们联系医生,你要带他们去看病;学生和同学之间顽皮时候闹出矛盾了,你要丢下手头的工作,为学生去调解矛盾;学生没有值日,老师要提醒他们去值日。总之,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我们老师都要责无旁贷地去为学生服务,确保他们在学校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真正的老师,还要不断地“充电”。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老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去专研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师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开发自己的自身教育潜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教育创新能力。当然这些素质的提高,都是要我们老师作出巨大牺牲的,是要我们老师付出巨大代价的。它不是触手可得的雕虫小技,而是“刀尖上学跳舞”的真功夫;它绝不是三月两载就能够驾驭的事情,而是一个用老师毕生心血都要努力进取的事情。用终生奋斗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真正的老师,他是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有人把学校比喻成为清水衙门,我认为清水这两个字修饰的很好,但是,后面的衙门这两个字就有点俗气了。因为衙门这两个字,还没有丢掉浑浊之气,还有点追腥逐臭的味道。因为,在教育这块圣洁的土地上,它远离世俗的铜臭味,它远离官场尔虞我诈的浑浊之气,它远离市侩经济的浮躁之风,它的圣洁是在于它的超凡脱俗,是在于它能够独守清贫、拒绝“污染”的高洁情操。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们能够为天下莘莘学子健康成长,独守一方净土,坚守自己纯洁的精神家园,酣然而歌;他们能够使生活、学习在这片净土的人,心静如水,目无尘杂;他们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在春天里对着万紫千红的景色,怡然自乐;他们能够拒绝尘世间“纷繁复杂”的诱惑,在夏天里对着蝉鸣蛙声,全然当作无与伦比的天籁丝竹之音;他们能够在秋天里对着金灿灿的“稻穗”,弯下穹弓形的脊背,为天底下最朴实的劳动者谱写一曲赞美的歌;他们能够在冬天里对着皑皑白雪,挽起双袖,为天底下最圣洁的“天使”,雕琢一座永久的丰碑。

真正的老师,他们内心中永远停留一份淡定的笑容。他们认为世界上永远没有物质上的贫穷,只有精神上乞丐。他们眼里的高贵标准永远定格在美好的精神家园中。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箪瓢屡空仍然能够悠然见南山;像苏东坡历经坎坷之路,仍然高歌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就像一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么清新、那么自然、那么素雅、那么从容、那么宁静、那么致远。

真正的老师,永远拒绝低俗的媚气。他们在这片蓝蓝的天空中,永远为顽强拼搏的智者留下星斗般的记忆;永远为含苞待放的春蕾添上温馨的芬芳;他们酷爱小草,为小草播撒阳光;他们酷爱小树,为树苗送去清爽的甘露;他们酷爱小鸟,为小鸟送去青翠的山峦;他们酷爱生命,为生命的本源歌唱,为生命的高贵歌唱,为生命的不屈歌唱,为生命的大爱歌唱!

有些人,没有走上三尺讲台,但是,他们拥有高尚的灵魂,我们尊他们为老师。有些人,虽然走在教师的行列中,但是没有人尊他们为老师。因为,这些人的心中已经污染上世俗的龌龊!这样的人,历史的耻辱就会在他们的身上打上痕迹!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看到他们都要离他们远些,因为,妈妈告诉孩子,这些人都是社会的人渣,他们的灵魂比喜欢追腥逐臭的苍蝇还有肮脏。

孔子的论语上记载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看见一个老者在粘“知了”,孔子看得很入迷,就去问老人:“您粘得那么准,一定有什么诀窍吧?”老人头也没回,只是在意地“唔”了一下。孔子继续施礼向问,老人终于转过身来问孔子:“你是谁?”孔子说:“我是鲁国的孔丘。”老人一听,连忙说:“你是大学问家,我怎么能教你呢?”孔子说:“老师是不能论资格的,只要某些方面比人强,就可以为师!”老人这才说出粘“知了”的“学问”来。孔子终于搞清楚粘知了的秘诀。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对我们做教师、家长、学生的很有启发性。不管我们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受教育者,我们都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必须有自知之明之心,不要自认为自己多么高明,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只有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不耻下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疑难问题,才能真正成为有学问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好家长”、“好学生”、“好孩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