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五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二十五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五

“座位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不就是一个‘身子’的距离吗?……干脆把座位让给她算了……何必跟同桌过意不去呢?……”万宝强妻子杨建云不希望自己女儿和同桌继续闹下去。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妈…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换座位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了,如果她当初不答应‘只换座位三天’要求,那我对你的观点还是可以考虑的,但是,现在……她不让出座位就不行……”

“闺女,你要知道这样闹下去,对你、对秦文倩都不好……你今天就听妈妈的话,把座位让给秦文倩……这样,秦文倩会感谢你的。”

“我不要她感谢,我只要我的座位……”

万宝强见女儿没有原谅同桌的意思,便从凳子上站起来走进女儿跟前,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还想和同桌继续交往吗?你要知道秦文倩的眼睛确实有毛病……这你是知道的……她现在也是有苦难言,她多次要求老师调位,只不过她没有你幸运……你如果在这个时候,豁达一些,宽容一些,也许将来她就是最要好的朋友!……”

“我才不稀罕这样不守信用的朋友呢!……”没等万宝强说完,女儿就抢着说出自己的“愤怒”。

“闺女,你可不要小看中学的同学,你要知道,在你的人生旅途上、在你今后人生的交际圈中,中学同学往往就是你的左膀右臂、就你的贴心朋友,你要知道当今世界巨富比尔盖茨,他之所以成功创办微软公司,这都要得益于他在湖滨中学时候的同学鲍尔默、巴菲特……闺女,你听爸爸的话,把座位让给她,她不是三岁小孩子,她会在内心感激你的……”

经过万宝强苦口婆心的开导,女儿认为爸爸的话有些道理,她没有提出反驳意见,表示默许。

“我们还会恢复以前的友谊吗?……你还会像以前一样信任我吗?……你放心,现在,我欠你的,将来我会加倍还你的……”秦文倩对万宝强女儿的“宽容”很感激。

同桌风波在万宝强和杨建云共同努力下,圆满解决了……但是,留给读者的疑问还没有解决。

万宝强女儿为什么会和同桌在“座位问题”上“大动干戈”呢?

这里的原因,让我慢慢给你道来:

万宝强永远也不会忘记女儿进入高三的第一次月考,他女儿考得非常惨,成绩由原来的全班第一名,一下子下滑到全班二十多名,两门选修课政治历史中,还有一门没有得到B级。

万宝强面对难以相信的女儿月考成绩,万宝强当然知道这里面存在很多原因:一是女儿天天在跟父母亲闹调班;二是跟班主任闹情绪,嫌这个班级的人数太多;三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还是想方设法在争取;四是女儿坐在最后面的那个座位,每天听课的效率低下(因为万宝强女儿也有近视眼的毛病)。

我们应该清楚,让学生在这种“内外夹攻”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就是神仙也考不出好成绩的。更何况万宝强女儿是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孩子,并没有什么高人的天赋,再加上万宝强女儿本人也没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没有高明的学习方法,因此,这种结果,万宝强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按照这样的成绩,如果自己女儿不去争取调换座位,自己也不去关注这件事情,班主任肯定不会去主动给他女儿调位子的。”这一点,万宝强心里比谁都清楚!

在这种结果面前,女儿可以不顾,老师可以不顾,但是万宝强却不能坐视不管呀,因为,他知道父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万宝强认为自己的孩子虽然已经接近成人,但是做起事情来还是一个十足的幻想派,喜欢用“想当然”来给自己未来下结论,感情用事比较多,责任意识根本就没有在头脑里面储存过,根本就不能处理这些难题。

看来这些难题只能让“老爸”解决!

万宝强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对女儿的幼稚、不成熟,不能不管不问。他从女儿的月考成绩中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是,他不可能像三岁小孩子一样,站在树底下,歪着脖子、张开小嘴,在天真地等树上掉枣子下来,他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良策在哪里呢?没有人给他答案。他心想: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世外高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让女儿的心态调整过来,让班主任改变对他女儿的个人成见,让女儿重新拥有高二时期那种学习环境,他愿意付出“给这位世外高人当牛做马”的代价,一辈子听这位世外高人的使唤,而且无怨无悔。

他非常清楚这种世外高人大有人在,而且在县城中学也不乏其人。只可惜:自己女儿班主任不是这世外高人;自己更不是什么世外高人。

第四次月考过后,万宝强实在是无计可施,只得硬着头皮上下疏通关系,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取得“明显”的效果:女儿被调到第三排靠右墙的位置,跟我上文提到的秦文倩同学坐在一个桌子上。

这个位置不论从听老师讲课还是看黑板字其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而第三排靠右墙的那个长桌子坐两个人,坐在最里面的和坐在外面的人看黑板的范围就不一样,如果坐在最里面的学生,就是歪着脖子也只能看到黑板的一个边角,有幸的是,万宝强的女儿被班主任调到最外面那个座位,她相对秦文倩来说优点就非常突出。大家不要说我危言耸听,你若到万宝强女儿那个近八十名学生的班级,你就知道,我说的话,太真实不过的了。

万宝强女儿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孩子,对秦文倩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主动地让秦文倩到她的位置上去享受一下被班主任照顾的福气。由于这个位置紧靠走廊,能够给拥挤不堪的环境带来些许的宽松,要知道普通的教室一般安排七排座位,而万宝强女儿班主任那个班级安排了十排,所以这个班级的学生,进入到座位的时候,要想出来,那是要凭很强的功夫,难怪万宝强女儿班主任说自己是这个县城中学专治看书直不起腰驼背学生的专家,原来这个专治驼背的学问就藏在这个十排座位里面,这实在让万宝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秦文倩原来就是饱尝“专治驼背”之苦,她曾经为此跑到班主任跟前诉说:“人家有看书直不起腰的毛病,需要我们学校特殊治理,可是我身体有点‘瘦小’,向来看书都是直腰看书,根本就没有驼背这个毛病,我坐在里面的位置上,就像坐在当年重庆集中营渣滓洞里面的老虎凳上面,我想请班主任老师看在我‘瘦小’的份上,给我到靠近走廊的位置上,多给我一点‘喘气’的机会。”

“秦文倩同学,你要知道,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享福的,古人读书是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你现在遇到了星点困难就感到浑身不适,像你这样怕苦为难,不思进取,专在鸡蛋里面挑刺,你又怎么能在读书方面技高一筹呢?所以我请你收起那种贪图享乐的心理,不要人为地自寻烦恼,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多向苏秦之类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发愤读书的精神,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入理想的大学。”班主任对秦文倩的“无理”要求给予“义正词严”的批评教育。

秦文倩同学是一个学习非常用功的学生,对班主任这“义正词严”的批评,“激动”得热泪盈眶,再也不敢到“敬爱”的班主任面前诉苦了……

现在万宝强女儿主动跟她调座位,这可是她多少天“处心积虑”的事情呀,她坐到外面的座位上,就像一只病鸟出笼的感觉。她可以把屁股朝走廊方向的挪一下,这样就可以把自己一直绷得很紧的肌肉,朝走廊的方向放松一下,这种好久没有享受到那种惬意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那种快乐的心情,真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但是她一想到这种惬意的感觉,只是短暂的,只是万宝强女儿临时借给她的,仅仅只有几天的时间,她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泪水也往往就在不知不觉当中留了下来。她不知道是心酸的泪,还是感激的泪。

她知道读书是苦的,读书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是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的,是要向“学问”低头的,是要向“挫折”抗争的。同时,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自己的学习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生活中进行,又何必要求自己进入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苦难中完成学业呢?天底下谁不愿意自己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呢?

她知道东施效颦的悲哀……她也知道老师的话大多数是用来激励人精神的,“可行度”都是可以用来“参考”的,就像“愚公能够移山”这些传说一样。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秦文倩在尽情地“享受”着万宝强女儿给与她的“舒适与欢笑”。她的学习劲头也好像被一种超自然的神力为她释放了巨大的潜能,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倍。她的骨子眼里面都充满欢快的因子:只要自己的身体朝走廊的方向倾斜一下,就可以看到百分之八十的黑板,这样,不管老师口中讲的、手里写的,基本上不用课后厚着脸皮去向同学或者老师讨教。这对秦文倩来说,这不仅仅是满足了身体的需要,更满足了自己学习的需要。虽然这里比不上班级的黄金地段那么优越,但是对于秦文倩来说,她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因此,她多么希望就这样一学期都不改变地坐下去,她多么希望同桌的万宝强女儿就这样一直地“傻”下去。

要知道靠友情施舍的“同情”,只能是饥饿中的一粒米,口渴时候一滴水。如果你心生“贪心”,这必然要伤及友情了,这势必会对纯洁的友情带来不愉快的影响,甚至友情的色彩会因此暗淡下来,友情的纯洁度会因此受到污染,友情的含金量也会因此而大大折扣。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比较现实的环境中,真情的天空不是没有云朵,如果我们刻意地追求自己的满足,而把对方利益束之一旁,那么再真实的友情、再美好的友情也会变得阴暗晦涩。

要知道真正的友情都是建立在“给予”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在友情的天地里,你喜欢播撒“索取”的种子,那么在这种友情的天地里,收获的肯定是漫天的“荒草”。

总之,万宝强女儿得到那个座位,确实来之不易!……好在,万宝强女儿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宽容了秦文倩,这才避免纯真的同桌友谊遭遇“滑铁卢”。

以前,我看过一个外国小故事:电灯光下,剧院门口的台阶上,坐着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她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身旁还站着两个,她的膝盖上放着一叠报纸,紧挨着脚边的一个雪茄烟盒就搁在人行道上,里面装满了火柴、鞋带盒骨领扣。

一位绅士模样的人,从马路对面的“大理石酒吧间”走过来。他在人行道上站了片刻,看了看手表,然后径自向剧院走去。他穿过大街,在走进人行道的时候,把手伸进了口袋里。

“买报,先生?”一个报童叫道,“有《新闻》,还有《太空超人》。”

但是那位先生已经注意到台阶上的那个妇人,并且朝她走去。

“买报吧,先生!这里有《太空超人》。”孩子嚷着,一下子闪到“绅士”跟前,但目光很快地从“绅士”脸上转向卖报的女人,说,“没关系,先生!都是一样的——她是我母亲……谢谢。”

其实,在我们人生的舞台上,困难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我,还是同桌、母亲;幸运也都是一样的,得到的是我,也是同桌、母亲。但是,从困难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友爱,看到了真正的仁慈,看到了真正的宽容,同时也看到了真、善、美的力量。

请珍惜同学友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