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八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二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二十八

秦文倩爸爸和万宝强通过电话以后,两家家长都为两家小孩子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件调位事情而感到由衷的高兴。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因为两家家长都认为在这“关键时候”能够妥善处理同桌之间的纠纷,对今年孩子参加高考是非常有利的。要知道孩子在学校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读书效果……

让万宝强感到很意外的是,几天过后,秦文倩的爸爸专程从无锡赶到万宝强租房的地方,当面向万宝强致谢,并且从集市上买了几斤黄鳝、几斤龙虾,说是给万宝强女儿补补身体。这让万宝强很“感动”。

“兄弟,你这样做,确实让我感到过意不去。”万宝强对秦文倩爸爸盛情很过意不去,但是又不好拒绝。

“万老师,你有所不知,我家孩子为了座位问题,经常跟我闹,就差辍学打工了,那个班级你是知道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好在你家孩子能够‘主动’把好座位让给我女儿,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还请你们以后多照顾我家小孩子……”秦文倩爸爸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眼角还在流泪。

那一天万宝强想了很多……因为,这点小事,还让秦文倩爸爸如此“慎重”,这让万宝强想到:面对孩子高考,父母所能够做到的,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做,而且不计代价。这让万宝强顿感身上的“教师”二字实在太沉重,沉重的让他难以呼吸……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摩擦,就像万宝强女儿和秦文倩之间那样的纠纷,应该说是司空见惯。但是,我们老师可不能把这些小事情不当一回事!

因为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放浪”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不利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

如果我们认为只有学生严重地违反了校纪校规,把矛盾事情激化了,我们教师才应该对这些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我认为有这种想法的教师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学生闹小别扭,虽然不是“大打出手”“的错误,但是造成同学之间心理伤害,那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科学地处理这件事,及时沟通,少说一些“高压”的话,多从学生的思想方面做工作,避免使孩子的心理受伤害。

可是,现在有极少数教师,处理问题不冷静,为了显示自己班主任的“威风”,喜欢把细小的事情放大多少倍进行处理,这种做法,我也是不赞同的。

因为,这势必会给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学生容易产生情绪低落,甚至还会产生对老师、对同学心理忌恨,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信任危机!

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可以把学生分别喊道一个较“安静”的一角,进行一次情感的交流,指出学生“错”在那里,并给学生指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方法,用一种信任的语气对待这些小事情,然后再把这些学生喊道一起“握手言欢”,一笑了之。

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师千万不要随意把学生父母亲“喊”到学校,责令学生父母亲把孩子带回家“思过”。要知道,我们这样做,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走向处理问题的反面。

要知道,我们的教育最根本、最精髓的东西就是爱与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对错;让孩子多一份对友情的珍视;让孩子多一份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孩子知道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用我们的爱心使他们摒弃幼稚、肤浅、急躁的“毛病”;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上也承担着和老师一样的社会责任;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利益永远要服从社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挫折、小错误、小困惑。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生命沿途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阳光!只要人心中那颗“温暖”的太阳不落,人的生命就一定会绽放出七彩光芒的!

对于像万宝强女儿与秦文倩之间的小摩擦,我们一定要用理解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我认为责备任何一方都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阴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很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灵上的隔阂。

因此,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一定要用一个顾全大局的心理来处理这一类事情,应该把这类事放在阳光的桌面上,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孩子,用爱去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用责任去温暖孩子,让孩子把自己心中存在的埋怨、心里的委屈全盘倾倒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倾听者,然后再做一个不折不扣的疗伤者。我相信在这样的情感沟通下,我们的孩子绝不会再有什么情感“波动”,也绝不会再出现矛盾升级的问题。

作为家长,当万宝强看到秦文倩写给他女儿那个小纸条后,如果没有生一点气那也是假的。因为作为孩子的父亲,孩子受到委屈,受到同桌的不公平的对待,生气肯定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万宝强毕竟是一位老师,毕竟是一位过来之人,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我们认为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他能够从秦文倩的心理世界去理解秦文倩,首先把问题“淡化”处理。这样肯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不会容易使他女儿与秦文倩之间产生较大的心灵冲击。因此,万宝强最终把这个问题解决得相当成功。

万宝强认为秦文倩是一位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对自己学业也抱有极大的热情,唯恐自己的学习不如别人,这正是时代所要倡导的正能量。她在拼命地寻找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她和自己女儿一样,都希望班主任能够对她们开恩一些,把她们的座位都调到自己所喜欢的好位置上,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非常拥挤的班级里面能够得到老师特殊的关照,这种美好的愿望,这确实是人之常情。所以,对这样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万宝强心里只有感动,很难对秦文倩说出一些抱怨的话来。

万宝强认为秦文倩的动机是没有恶意的,只不过是偏重了“利己”之心,不能对她一味地持批评态度,要好好分析她产生动机的原因是什么。她这种做法虽然有悖朋友之道,但是她毕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大可不必责难人家,只需要用一种委婉的语言告诉她做这件事是欠妥的,还可以选择走另外一条“好”路,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目的。

万宝强通过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让秦文倩自己体会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都是对个人的成长有害的,应该在以后做人的道路上去理智地克服它;同时也让秦文倩明白有许多事情不能一味地贪图自己的方便,不能对自己朋友的一番真情当做当做手上的一张废纸随意丢弃;不能背着良心去做伤害自己朋友的傻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需要坦诚相见的,开诚布公。

这不仅仅是做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能够使自己在今后建构人生大厦的时候,会产生足够毁灭整个根基的杀伤力。

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领导、我们的父母亲、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他们都是我们朝夕相处的人。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抛弃自己狭隘与偏见,去用一双温暖、支持、温馨、互助的大手,去真诚地对待他们;用一颗赤诚之心,为他们排忧解难。更不能对这些人心生不端之念。如果这些人中有人“掉队、落伍、犯错误”的,我们还要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帮助。

在人生的航程上要学会同舟共济,不要太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失去”往往是“得到”的开始,“得到”的往往是“失去”的起点。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太多诱惑的世界上,不要因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占有别人得到的东西。我们要知道在这个人的世界上最让人羡慕的往往不是我们手中拥有的很多财富。

我们所奋斗的人生道路上,应该可以这么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我们一定要拥有一颗平常、淡泊的心态,这要比拥有金山银山还要重要的多。因为我们清楚在这个世界上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人,大多数是那些腰缠万贯的人。

所以我们又何必过分在意拥有太多的物质东西呢!别人再美的东西,那是别人的财富、别人的造化、别人的机遇,你又何必心存“贪天之功”呢?

在这个世界上相互攀比是绝对不应该的,因为每一个人所出身的家庭、地位、时代、阶层、区域、年龄、机遇等都不可能全部相同。因此,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所拥有的东西肯定导致各种各样的差距。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拥有耀眼的金冠的人,展眼变成沿街乞讨的也大有人在。三千粉黛、宝马香车、一掷千金、超亿豪宅其实都是过眼云烟;饥寒交迫、衣衫褴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这也是人间“一景”!你有何必自寻烦恼呢?你看看,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都在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我们就更不应该自寻烦恼!因此,我们珍惜拥有的,这要比那些拥有宝马香车而好高骛远、不懂得珍惜的人要幸福的多、快乐的多。

在这个世界上万宝强反对有以下这两种思想的人:

一种是有“人家骑马我骑驴,自觉大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他认为有这种思想的人,虽然有知足常乐之心,但是他们还有自卑、自负、满足形状,不求进取之心。

当他们骑着驴遇到一个骑马的人,顿感自己比人家矮了一截,这是自卑心理的真实写照;当他们回头看到一个迎面走来的推车的人,他们立即感到自己身价百倍,便很快看不起这些推车的人,这完全是一种自负的心理表现。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满足是建立在对别人的自卑和自负的基础上,而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自足”的价值标准,他们得到的满足仅仅是偶然的一瞬。你想想,这种人在社会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价值取向!他们不可能对社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很容易走上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消极道路。

这些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要知道真正的知足常乐之人,他们是建立在没有“攀比”的价值观点上,他们的思想境界是完全出至于对自我生命的重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未来充满足够的信心,完全凌驾于自卑、自负之上的审美追求,没有半点玩味人生的意味,没有半点亵渎别人的韵味,是一种超然的价值观念,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人生境界。

第二种就是“每天老是责问自己,人家有的东西我为什么没有?我和他都是人,为什么我和他存在那么大的差别?”思想。他认为拥有这种思想的人,他们永远不去考虑那些出身的差异、机遇的差异、能力的差异。

拥有这种思想的人,每天烦躁不安、自我揪心,每天都要给自己套上万斤的精神枷锁。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欲壑难填的真实含义。

要知道我国古代的帝王,虽然威加海内,权倾朝野,能够贪呼风唤雨之功,能够说率天之滨莫非王土、率天之人莫非王臣的话,能够做天下之色皆为皇帝一人拥有的事情。但是历览古代帝王,有谁能够做到天天快乐、朝朝自在的呢?身为布衣平民,虽然一生口福不及帝王一天之享,一生耳福不及帝王一时之悦,但是他们也会有一处平静之地,有一间闲适之所,有一片清香宜人之景,有一群开心之友,劳作之余,牵着孩子,携着爱人,踏着林荫小道,轻拂着凉爽的晚风,沐浴着晚霞的余光,吮吸着清新自然空气,倾听着涓涓细流的潺潺之音,看山花、松涛、芳草展姿之妙,瞧海上群鸟翱翔之乐,赏天际云卷云舒之美,还可以独处江湖倾听那胜似丝竹的天籁之音。

我们想一想就知道,这个世界上,花有馨香,水有柔波,山有灵气,天地间各有其美,各有其绝,我们何不用心智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呢?我们不必去用攀比之心,去贪那些离我们太遥远的东西。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信心、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教育,就会朝着永远健康、永远幸福、永远快乐的方向,展翅翱翔,永不停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