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一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三十一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一

女儿近期的可喜变化,着实让万宝强夫妇感到高兴,因为,这种可喜变化,已经让他们感到希望之芽在萌动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他们都是学过太极拳的,知道太极拳的妙理,心里清楚,这迟来的高兴还是需要时间检验的,还是需要用行动来维系的,还是要多学“静功”,不能高兴太早。因此,万宝强对女儿新近可喜变化,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

一天,他刚走进学校大门,门卫老周递给他一封信。万宝强一看是女儿从学校寄来的,他赶忙拆开信封,认真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万宝强的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因为,女儿来信告诉他,这次月考竟然排到班级的前十二名。除此之外,他还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女儿那颗奋发进取之心。这不能不让万宝强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回想自己女儿进入高三以来的总总“磨难”,回想自己从中的艰辛“周旋”,他深切地感受到女儿今天的进步,确实来得不易。他的内心着实有一种枯树逢春、铁树开花的惊喜。他的眼角有点湿润,为自己的努力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女儿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而高兴。

下面,我就精选几封万宝强与女儿相互交流的信,摘录下来给大家看一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看出万宝强良苦用心。

爸爸:很早以前我就想给你写信了,只是苦于难以下笔,今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想要与你好好谈谈,而且是去谈一些我曾经不愿与你当面谈的话题。

以前,我总觉得你做的不好,难以满足我的要求,比如讲,我以前向你问问题的时候,你总是将一些欠周密的大道理罗列给我听。而你呢?向来具有一颗好耐心,不然的话,你怎么能喜欢对一个问题刨根究底呢?我责怪你所说的话讲得不够精炼,大有游离于我们所要交流的主题之外,让我在一旁听得直叫,干着急。而你却以一个父亲所特有的执着,为我的学习、生活开导。现在,我细细想想,我真是有点错怪你了。

也许是遗传问题吧,我也喜欢刨根究底。不然的话,我今天就不会带着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来与你进行交流。说实在话我不太喜欢与你进行面对面交流,但是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会将问题全部推给你,让你帮助我解决!如果你要是讲得不好,说得不合乎我的要求,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我就会直接地向你发脾气。这一点,我确实做得不够好,希望你能够多多理解你的女儿。

这个世界我觉得很怪,好像在我的熟识范围内,我也只有敢与你发生争执,甚至是面红耳赤地争执。在旁人看来,我很目无尊长,但是个中滋味,也只有我们父女之间才能够仔细体会。你也不要感到委屈,为什么要我是你的宝贝女儿呢?世界上吃不到葡萄的人,总会说那些葡萄是酸的。而我每天都要和你探讨一些关于学习、关于做人的问题,不管我们讨论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会用一个最为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能够每天听到你关于我的学习生活问题,这就是说,我每天都能够尝到葡萄的滋味。所以在我看来,葡萄总是甜的。

去年,高三上半学期,让我体会到很多。对于你,我想而且是非常冷静的细想,你一直是摆在我面前的难以丢弃的向导!你要知道,当我遇到生活中、学习中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迁怒于你的时候,其实那时我需要的,不是你的无休无止的说教,而是你一种最为温馨的安慰。需要你能够放高视野,把问题看得淡一些,把困难缩小一点。你要知道,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没有一定的胆识,一定的魄力,一种临危不惧的气概,也在我的身边唉声叹气,那么对问题的解决,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帮了倒忙。

那个时候,我劝你和妈妈都回家,觉得世界上再亲的人也不能整天溺在一起的,让我一个人在这间小屋里面住一段时间。当然,那也是我没有办法的办法。我是想让自己好好地冷静一下,让自己独自呆在一个没有人打扰、没有人依靠的地方,独自去感受、去冥想、去深思、去追问,我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的明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但是,我又想到假如你们真的回家去了,我的饭、我的衣服、我的害怕又怎么解决呢?因此,那时我感到特别的孤单,特别的迷茫,因为,很多问题不是我一个人呆在屋里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你和妈妈等外部综合力量的参与才能达到我所要求的目标。

我很喜欢看钱钟书的《围城》,因为我的心境和里面的主题思想所要表达的心境大体是一致的。我也希望在我生活的世界中,能够找到一个缺口,在我需要的时候走进去,在我不需要的时候走出去。一切都能够从容地面对眼前所要发生的事情,尽可能做到退进有路。但是现实往往表现对人很无奈。这也许对于那些比较聪明的人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事在人为嘛!

我总是喜欢不断地跳跃于新“感觉”的境界,这样才可能不断地有所新发现、有所新创造、有所新收获。所以我最不喜欢老是呆在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最不喜欢老是生活在一个没有一点新意的环境。因为这些地方就像没有任何滋味的“白开水”,在那里住得时间越长就会越加重我对“白开水”的厌倦。所以,我总是喜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生活的空间。我以前不住地要你换房子,也许那就是我对“生活”的态度吧!

对于写作文,我与你的观点,我觉得存在有很大的差别,我不喜欢写太抒情性的文章。所以上次你给我看的那篇报纸上“获奖”文章,我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我觉得那样的文章,根本就没有一点的个性,或者是感悟,只是一味的歌颂。我一看到这些文章头就大。但是有时,比如在我心情比较低落、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很可恶的时候,这些文章里面的语言,里面所承载的激情,就会让我感到有些兴奋,就会给我带来很难得的美感。想到这些,我认为那些文章还是有价值的,但是,我是“歌颂”不起来的。噢,对了,是不是在我的读书世界里根本就缺少这样的美,所以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不过想想也是的,我对这个读书世界持评判的东西比较多,很少被感动过,也许,我那天出国了,你上次给我的那篇“社会赞歌”就显出它的真实意义来了。因为,我的心情、我脚下的土地都改变了。

好了,不和你谈了,这是我晚自习时写的,写得不少了,刚开始想写一些个性很明显的东西,现在看看全都砸了,不过就这样凑合吧!爸爸,顺便我捎上我最近才写的作文,请你抽空给我提提意见。女儿阿凤某月某日

万宝强看完女儿写的信以后,他这才发现自己在女儿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了。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家庭教育,原来是这样的糟糕,它不仅没有给女儿带来幸福和快乐,而且给女儿的内心带来很多的伤害。他感到自己真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了。因为,他知道了女儿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给她加压,而是给她减压,同时也知道女儿此时很需要亲人的安慰,不是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一个劲走上死胡同,自己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用书信进行交流了,与女儿一起共同探讨关于读书、生活中的问题了。他此刻,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很快万宝强给女儿写了一封回信。

女儿:提笔祝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天天有一个好心情。收信后,我把你的来信、作文认真仔细地看了两遍,我发现你有点“自卑”了,其实你这篇作文有很多的优点。第一,你选择了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第二,语言清新流畅,大众化;第三,这篇文章体现了你对老师的爱戴之情,主题较为突出。作文选材,我一直主张写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最感人的情、披露最高尚的道理。因为这种写作基调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这样写出来的人、写出来的事就不会给人一种生硬造作的感觉。并且,这样写起文章来也会得心应手,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也不会出现那种“为作新诗强说愁”的困境。选材对了,就等于造房子的材料有了。

因此,我认为下笔写文章,第一步必须要立好意,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问题,也是评判一篇文章的最重要的标准,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文贵新意”。第二步,就是要选好材,这是写好作文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标准。要知道选好材很容易使文章的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过程跌宕起伏。你给我的那篇文章《心事》,我看出你想对黄老师敬业精神的赞美,来抒发你对黄老师的爱戴之情。因此,我认为你的思路应该朝这方面想(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你参考):一.点题。我的心事想去看望正在生病的黄老师。二.矛盾心理。1.是高考在即,2.非常值得我爱戴的老师正在生病,两者造成矛盾冲突。3.最终克服心魔,如愿以偿。这样就感觉这篇文章有始有终。而这篇文章所要下功夫的地方是为什么黄老师值得你爱戴,这是文章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写到情深意切处、精神可嘉处,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一篇好的记叙文,细节必须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有人说记叙文的细节动人的标准是用“眼泪”来衡量的,这句话虽然说得有点极端,但是,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如何获取这些感人的素材呢?我认为必须在形、情、理方面下功夫。所谓的形,就是叙事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形象之美;所谓的情,就是说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抒发“高尚”、“时代”感情,这种感情必须能够催人向上,给人以奋发进取的动力,这种感情越逼真,就越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所谓的理,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运用思想的哲理性,来为文章“添翼”,那些辩证的、全面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等思维观点都能够体现文章思想哲理性。

要写好这些“动人”的文章,不是三天两头的功夫。因此,我现在建议你,在看别人文章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些使你掉眼泪的情节,你就用笔给它摘录下来,让自己反复玩味其中带泪的词语,这样,你就会在你以后下笔写文章的时候,很容易在生活中捕捉到那些很有价值的语言信息。这样你所写的作文,就有一定的耐读性。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发展、高潮、结果。而每一个要素,我们都要认真地去组织材料,尤其对文章的核心部分,还要大量渲染,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可是你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对主题没有关系的内容占了二百多字,而在对黄老师辅导作业、上课认真的程度、关心学生生活等事件上,却一笔带过,要知道这些事件是黄老师值得你“爱戴”的载体。要知道你那样自然就淡化了主题。

写文章最忌三不像菱角四不像粽子,记叙文整篇要以记人叙事为主,特别是记叙文的高潮时候,一定要多角度去描写,大体有声色、远近宏微、神态动作肖像、环境气氛渲染等方面。而议论文则不同,虽然文章里面也会有记叙抒情的部分,但是它们都是为论证论点服务的,其“细节含量”都是很少的。

假如叫你写一篇《谈读书》的议论文,首先,我们可以一些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篇文章所要阐明的论点,读书可以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促进人们的健康成长(回答清楚“是什么”),用“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句名人名言做引子,注意不要过于累赘,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文字一般不要超过一百二十字;第二部,可以用几个分论点来细化读书的意义(回答清楚“为什么”),例如,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读书可以使人冶情等分论点,这部分所举事例一定要有典型性,有较强的说服力,一般情况不要超过三个方面;第三部,可以从读书的反面事例来体现议论文论点的严谨性,这部分重在“点击”之妙,不要过分展开;第四部,交代论证的结果(回答清楚我们应该怎么做)。

至于,你所写的那篇文章,我认为语言较通顺,不能说像你自己所说的那样——走题了,我想,你现在写作文最好开门见上直接点题,这样可以避免语言罗嗦的毛病,可以使读者很快明白你写作的主题;写正文的时候,注意要反复“点题”。这样才有利于在高考中得高分。

当然,作文无定法,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只有多深入写作实践之中,多写多练,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最后提醒你,你的钢笔字要多练,不能像你爸爸的臭字一样!另外,身体要特别注意保护!不说了。你的爸爸某年某月某日

其实,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很了不起,遇到挫折一定要寻找科学对策。要知道干什么事情都要得法,得了法才能得到预期目的。在家庭教育中,懂得了“慈爱”,做到了“努力”,也必须得法。这个法很简单,就是要对症下药,就是要多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多给孩子发表自己观点的舞台,要千方百计地搭建好交流沟通的桥梁,切不可用高压和敷衍的方法来处理孩子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孩子也需要尊重,也需要和我们家长“平起平坐”,因此,我希望正在给孩子进行家教的父母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一定要多给孩子展示自己才能、发表自己观念的舞台,在这科学的舞台上,对症下药;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能在新时代的教育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