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三十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

高考的脚步一天一天在向万宝强女儿逼近,平时的月考成绩还是没有较大的进展,在万宝强这个家庭中,对眼前的现状最着急的不是女儿,而是女儿的爸爸万宝强,这未免让很多人难以理解。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在万宝强看来,女儿是自己的长女,女儿的功败垂成不仅仅关系到女儿个人的前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自己的脸面问题。他始终这样想:女儿高考中考取一本了,就证明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一向要强的万宝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失败,更不愿意让人家小看自己。

“瞧!自家的小孩都教育不出来,还配教别人家的小孩!”万宝强最怕别人在背后说他这样的话。

如果有人背后说他无能,这比要他的命还要难受。他认为这是最感难看的事情。他还想到:自己是一个老师,他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自己家的孩子考上好学校,也是间接地证明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是成功的,反之,自己家的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学,也间接说明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是无能的。关键是:他认为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还算称职,他不相信自己连自己的女儿都教育不好。

现在,他看到自己女儿现状,他的内心显得惶恐不安。当然,他惶恐不安的原因不仅仅对女儿读书前途的担忧上,还有觉得自己今生没有考取名牌大学的人生“遗憾”又连累到自己女儿身上。

他认为自己当年在高三的时候,自己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还是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这已经成为自己每每最为后悔的事情!几十年来,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就像一块耻辱布一直蒙在他的身上。成人后,他虽然通过努力,获得了两张名牌大学的本科文凭,但是总觉得自己今生没有真正过上在名牌大学的生活,没有机会体会到那些头戴博士帽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社会所表现的那种无比自豪感,是自己今生最大的遗憾。

也许世界上很多东西可以失而复得,但是这些荒废的学业,就像滚滚的长江水,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一直在困扰着他!他非常清楚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复制品,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年轻时候不能实现的理想,他要找到一个可以补偿的机会,而他的女儿就是“弥补”他今生遗憾的最佳人选。

他不希望自己今生的遗憾一直带到第二世界去。所以,万宝强基于上述考虑,他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就这样在这宝贵读书季节里,重蹈自己的覆辙,让自己那块伤疤再次受到伤害,不能再看到自己的心再次流泪。

他要奋起一搏,为自己的女儿成绩下滑寻找根治的良方;他要及时为自己的女儿战胜眼前的困难出谋划策;他要为自己的女儿冲刺高考做好必要的后勤服务;甚至他还要帮助女儿一起分析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并且积极地探讨“改进”措施,为争取考试“高分”寻找更完美的突破口,努力使自己的女儿在考试答题思路上做到快速、简捷、全面、高效。

他在努力反思自己近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孩子犯错误,这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每一个老师和父母亲都必须认认真真思考的问题。也许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父母亲所表现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都不会尽然相同,谁能够在这些方面技高一筹,谁能够坦然面对,谁就会在孩子迷茫的时候,找到更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宝,谁就能够抓住先机,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带来无限美好机遇。

除此之外,他还觉得:人的一生,不能在“错误”的时候,沉迷在过去的失败阴影当中,不能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寻找完美的“借口”。美好的生命需要反思,需要冷静。如果我们这些教育孩子的人,不能够迅速跳出错误的樊篱,我们就会在错误的“阵地上”继续遭受错误的伤害。我们的“伤口”就不会出现愈合的“契机”!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在错误的泥潭中挣扎的时间越长,我们就会无形中放大自己的痛苦,很容易把那些一纵即逝的美好机遇,丢得无影无踪。最终面对“冷山孤月”对我们的羞辱和拷问。

又是一个星期天,万宝强女儿吃过中饭到楼上学习去了,妻子把锅碗瓢盆收拾完毕,从厨房里出来,发现多少天没有出来的太阳竟然从云彩里面冒出一点影子来。她赶紧把万宝强叫出厨房,端来两个凳子放在小院子中间,他们在晒太阳。

由于是星期天,孩子自由、大人也自由。

几个伴读家长抓住难得的赌博机会,早早地上了战场。

万宝强和妻子紧挨坐着,他们在太阳底下说着一些关于自家小孩读书的事情。

“我们闺女的成绩,现在老是不长不团的,怎么得了!我就愁死了!我们总得想一个好办法才行。”杨建云对女儿的高考说出自己的担忧。

“不错,我们总得想出一个好办法,我们必须跳出我们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如果我们再继续抱着错误的观念不放,我们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但是,我不甘心就此失败下去,办法总比困难多!”万宝强在用力捶打着自己的腰间,显得很精神。

“你能有什么好办法?好办法我们都用过了,不灵的,我已经对女儿失去足够的耐心。”

“你在这个关键时候,可不能掉链子,以前孩子学习大滑坡,证明我们教育的方法有问题,我们没有对她进行正确的引导,但是,如果我们一旦跳出过去错误的樊篱,我们就会发现错误的东西带给我们不仅仅是错误的本身,而是一条看不见的红线,在牵引我们朝着成功的彼岸靠近。错误给我们带来的伤痕,我们会感到揪心,而摆脱这种痛苦是每一个人的本能,摆脱的过程就是我们开启智慧大门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有的生命潜能就会像地下的岩浆一样爆发。所以,错误对一个真正的英雄来说,它就是给他们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就是给他们打开智慧的大门的钥匙,就是给自己带来更大发展的舞台。”万宝强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有点高,杨建云赶忙制止,让老公声音小一点。

杨建云很平静地对老公说:“你是生活在幻想当中的人,我和你不同,我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我就知道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好方法,残酷的现实已经让我们像狗熊一样站不起来了……反正我已经认命了,如果你还想逞能,是骡是马就赶快拉出来遛遛,不然的话,等女儿高考结束了,你就是诸葛亮再世也没有人相信你了。”

“我知道,在错误中站立不起来的狗熊,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的。但是我不愿意充当狗熊一般的角色,我要好好地反思自己在教育女儿过程中的种种不尽人意地方,以前,我忙于学校事务,没有专心致志来关心自己的女儿,临来县城的时候,我把女儿在学校表现跟我们学校校长说了,校长已经答应我把近期学校工作“放一放”,现在,我要把做父亲的智慧好好地拿出来晒一晒,免得以后让你小看我。”

“呦,稀泥里面搅出一根硬刺来了,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古人言:养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这就说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尽管个人的努力是起关键作用,但是,引路人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能低估。”万宝强很有信心地对老婆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万宝强能否扭转乾坤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值得欣喜的是,万宝强的话已经在付诸行动了。他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来为自己的女儿提供更加优秀的成长空间。他决心停止一切抱怨孩子的语言,停止一切暴力倾向的行为,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倾听者,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领者。他决心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多给孩子释放压力的环境,多给孩子树立自信的理由,多给孩子愉快学习的舞台,他要用自己的具体行动来扭转这种“江河日下”的局面。

细节决定成败,万宝强开始在女儿的一些学习细节上下功夫。由于自己是一名老师,不可能把学校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女儿面对面进行交流,所以他想到用书信和女儿进行交流。他认为这样不仅仅可以省去上县城的路费钱,还可以在夜阑人静的时候,静下自己的心来,根据女儿这段时间出现的一些问题,仔细地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地给女儿提出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并且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女儿阅读、写作水平。

万宝强的口头语言能力欠佳,但是他的书面表达能力很好,所以他可以把以前一些口头语言不能够说清楚的问题,现在都可以以书面语言的方式在女儿面前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女儿“改正错误的方法上”,他能够通过足够多的思考时间为女儿提供较为详尽的指导。

虽然这些方法不一定是那么的科学,但是,这都是万宝强通过认真思考,参考当今教育专家名著里面的一些较为先进的观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而写出的学习“真经”,对他女儿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是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所以万宝强一改自己以往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来为孩子“把脉下药”的教育做法。

这样,他就避免了一些过于武断的那些“家长制”做法,多了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做法。由于不是面对面进行交流,万宝强女儿就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慢慢品味教育上的“真经”,更容易把这些“真经”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势必对万宝强女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是书面交流,所以万宝强和自己的女儿都可以敞开心扉把自己所有想要表达的观点,都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向对方讲明。这样,万宝强与女儿之间就多了一份更深的了解,少了几分难以逾越的隔阂,自然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少了;这样,万宝强和女儿投入各自工作和学习的心情就变得较为轻松,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就得到大大地提高。

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一开始停留在思想问题的探讨上,对各自存在的思想包袱都做了全部的“清空”,对各自所要改进的问题都做了“毫无遮掩”的批评,甚至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境界。

再后来他们探讨的内容就延伸到关于高考的学习方面。虽然万宝强觉得自己已经高中毕业二十多年了,一些高中知识已经退化了,已经不能在学习知识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但是,万宝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重在“授渔”而不是在“授鱼”。因此,万宝强在与女儿女儿书信交流的时候,就感到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的想法要表达,不至于停留在空乏的说教上。他们在书信中所谈的内容有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做法和考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当然,书信中还有些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

由于是书面交流,那些当面不能表达的一些赞美的语言,一些鼓励性的语言都可以作为交流的材料。这样,就极大地改善了父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因为很多难以化解的矛盾都可以在书信上进行交流、进行解决。所以没有两个星期,万宝强女儿的精神状态、学习兴趣、同爸爸妈妈说话的语气、还有她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人们常说,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尤其是那些经年累月的坏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人的潜意识当中,造成“显意识”孤军奋战的局面。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我们每天出门上班都走同一条路线。由于施工,最近总是堵车。于是,为了不迟到,我们需要走另一条路线。然而,我们却总是走上老路线,等突然觉得走错路时,已经被堵在车阵里。这就是我们“潜意识”对我们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其实,在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父母亲、老师、孩子有了坏习惯就会容易造成整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但是,在我们潜意识还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前,我们是不容易避免这种情况的。因为潜意识会指引我们走老路。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而无法自拔,我们就必须结合实际努力创新,努力改变我们的潜意识。因为努力创新、努力改变“潜意识”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