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九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三十九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三十九

星期六,万宝强照常来到县城看女儿,十点钟左右,万宝强到了租房处,女儿上学还没有回来,妻子上街买菜去了,万宝强觉得无聊,便打开随身带的电脑,放在自己的腿上,听听歌曲。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可是不巧,电脑突然死机,接着就听电脑里面嘎吱嘎吱地响。根据习惯,他又重新启动电脑,结果,还是没有正常。没有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精通业务的同事,同事根据万宝强反映的情况,认定万宝强的电脑主机坏了。

换主机,他的同事把万宝强介绍给在县城修电脑的朋友。

万宝强如约来到修理部,同事朋友的老婆说自己的老公去接孩子去了,很快就会回来。

“今天星期六,幼儿园不上课,你老公到哪里去接孩子呀?”万宝强满怀疑惑地问老板娘。

“噢,是怎么回事,”老板娘说,“我家儿子今年六岁了,在县城幼儿园上大班,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利用业余时间在辅导班学习,最近,我和老公也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辅导班学习钢琴了。”

“哦,这么回事,”万宝强说,“我听你的口音像本地人,你是……”

“我是观音寺乡人,我们是带孩子读书才来到此地的,以前我们是在南京开修理电脑店。”

“那为什么回来呢?”万宝强说,“这小地方生意肯定不如大城市。”

“那当然,”老板娘很无奈地说,“但是,没有办法呀,人家孩子四岁就送到县城幼儿园了,我们去年刚过来,已经迟了。”

“孩子爹爹、奶奶呢?”万宝强急着说,“如果他们能来县城替你们带孩子,那就不会耽误你们做生意了。”

“孩子爹爹、奶奶年龄都70多岁了,不要我们去伺候他们就已经不错了,我们那能还有那样的贪心呦。”

“你还去上班吗?”

“去,”老板娘笑着答道,“我的工作就是做好家务,就是洗衣、买菜、办饭、接送孩子,今天,我的姐姐来我这里做客,所以老公去接儿子了。”

万宝强一看,老板娘的厨房里有一个中年妇女正在理韭菜,旁边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

老板娘见万宝强的目光移到厨房,便豪爽地对万宝强说:“这就是我姐,还有她的女儿,她也是来县城带孩子的,离我这里有一里多路,今天星期六,侄女不上学校,我就喊我的姐姐来这里陪我。”

“噢,”万宝强边说边开始大量起这个电脑修理部。

这个修理部不大,屋里的货架上放着两台台式电脑、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办公桌子上堆满了破旧电脑零部件,修理部后面有一个小院,小院子里面晾衣服绳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儿童衣服,小院后面有一排整齐的楼房,原来这些楼房也是专门为伴读家庭准备的。

“你这个院子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小孩子衣服?”

“因为我们租房附近有一个民办幼儿园,这个幼儿园规模较大,实施比较齐全,是县城小有名气的市优秀幼儿园,来这里租房带孩子的家长特别多,房租也比其他地方贵。穷死我了!最近我连一件新衣服都不敢买。”

“你为什么要让你老公从南京回来呢?南京赚钱多,肯定比现在日子好过。”

“我才不那么傻呢,”老板娘认真地说,“让我替他带孩子读书,让他在外面养小三,你看我是一个傻瓜吗?”

“你真是多虑了,”万宝强说,“你可不能这么想呀,我认为你三十来岁就丢下自己挣钱的工作来县城带孩子读书,是拿一代人幸福换取另一代人的‘幸福’,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这有什么办法呢,”老板娘心情沉重地向万宝强说,“丈夫在外养小三的例子真是太多了,我们家的隔壁就有一个这样的人,老婆在县城带两个孩子读书,他在上海给人家纹身,每年都挣十几万元,每年过春节才回来一次,大儿子上高中的时候,他的老婆才知道自己的老公已经在外面跟小三又生了两个孩子。今年收稻时候,他的老爸生病住院,他就再也没有回到上海。”

“为什么呢?”

“死了,”老板娘继续说,“听人讲,他是被女人用铁叉戳死的。”

“你可不能乱说,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呀。”

“我才不是随便说的呢,当时天要下雨,他女人在手扶拖拉机上卸稻棵子,他在下面指挥女人干,两个人不知不觉中又吵起来了,接着就打了起来。他首先给他女人一拳头,打得他女人两眼直冒金星,接着,他女人满脸都是鲜血。后来,他的女人像疯了一样,把铁叉朝她男人的方向扔去,真是不巧,一下子戳在她男人的胸口上。女人见此情景,吓得六神无主。等女人缓过神来,赶忙喊人救命,等别人把她男人送到医院时,他男人已经昏迷了,后来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把他男人的命给挽救过来,死了。”

“他就这样白白死了吗?”

“不,县城公安局、镇派出所都派人去了,他家里的人考虑到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加上他本人就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男人,并且多次把自己的老婆打成重伤,最后一致向公安局反映,他是被女人‘过失’戳死的,结果他的女人在家里蹲了三年家牢……你说他惨不惨?死了也没有人同情他。”

万宝强听了老板娘的话,被这件悲惨的事情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会儿,老板带着他的日子回来了,老板很快把万宝强的电脑主机换上了。

走在路上,万宝强的腿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心里一直在想:这都是伴读惹的祸。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把眼光聚焦在伴读上?为什么乡村的学校、幼儿园和县城的学校、幼儿园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回到租房,万宝强顾不上吃饭,把在电脑修理部听到的故事说给杨建云听。

“你不是说现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了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和幼儿园呢?”杨建云生气地对自己老公说。

“老婆,做事情总要有一个过程,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不断重视,我相信这种局面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你不要忽悠我好不好,我们县几年前就已经通过全国教育资源均衡县验收了……以我看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你可不能乱说呀,你说这些话是要有证据的。”

“证据?我可以一口气举出十几个,你不要吓唬我,我可是一听猪叫就吓得尿裤子的人?”

万宝强被妻子说得无话可说。

其实,万宝强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惨淡的现实,谁也不能蒙住人民的眼睛。虽然我们国家在积极地探索创新之路,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但是现状还是没有得到较大的改观。

谁在捆住我们的双脚?是谁在驱使我们把眼光死盯住高考的分数?是谁把我国现在的教育弄得如此惨淡?是谁让我们国家的教育,在自然科学方面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能培养出来?

如果就人的智力而言,真正的天才是非常少的。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智力水平几乎是一样的。可是他们进入社会后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距呢?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个人勤奋努力等因素不一样而造成的。

优良的教育资源促使正常人快速而全面地发展,并且很快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而普通的教育环境只能使正常人的智力得到局部的开发,他们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能大多数在“休眠状态”逐渐死去,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很难激活那些已经“休眠致死”的潜能,因此,这些正常的人只能沦为平庸之辈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人的潜能必须早开发,而且是“越早越好”(不是绝对的),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在他们青春年少的时候,就能较早地跨入优秀人才的行列、较早地接受那些具有一定权威学说的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最终成为“爱因斯坦式”的“领军”人物。

现在很多家长明白了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宁要家里出来读书郎,也不要家里的大楼房。”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得到农村很多家长的认可,并且他们还知道钱投资在教育上的回报率是相当高的。于是,他们的眼睛里面每天都在关注如何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优秀教育资源;他们的头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更加舒适的教育环境。可是这种做法,我认为有点欠妥。

因为这些家长们,在选择优秀教育资源和舒适育人环境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以下两种极端现象。

一是认为凡是要钱越多的学校,那里的教育资源就越好,根本就不去设身处地到那个学校去考察了解一下,结果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个学校以后才知道,这些学校原来就是利用家长这种盼望子女到好学校的急躁心理,而有意在炒作“自己”,学校本身并没有什么太高明的地方。这个时候,再想抽身回来,已经是骑在老虎的身上难以脱身了。

二是现在的父母亲认为孩子多学一点知识肯定对孩子有好处,所以,这些父母亲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学那些“洋玩意”儿,只凭自己的喜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那样的“辅导班”,钢琴学完了,学跳舞;跳舞学完了,学音乐;音乐学完了,学绘画;结果是样样会处处毛。到头来钱赔了不少,孩子的收获却是少得可怜。

如何来把脉中国教育?如何科学审视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些“怪胎”呢?我们做家长的绝不能有趋之若鹜般盲目的心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地选择孩子所要上的学校(或者是孩子所要上的专业知识课)。

人们常说,医生看病要根据“病情”、国家治理要根据“国情”,同样国家要根治教育“痼疾”,就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现在教育的“病情”,制定恰当的教育政策,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教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围”,中国的教育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无可厚非,正确的指导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有一点不适、一遇到一些小困难,全家老老少少就如临大敌,草木皆兵。我们说这不叫关心孩子,这是叫“作贱”自己“惩罚”孩子。

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孩子是父母心目中的“太阳”,谁都在睁大眼睛为孩子的读书寻找更加广阔的舞台。但是有谁考虑过分关注也是一种伤害呢?虽然有些父母也知道对孩子的关心不能过分,但是还要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去“小看”自己的孩子,还是要去在“泛滥关爱”上去赌一把,并且还振振有辞,谁叫我是孩子的父母亲呢?真是可悲可叹!

我们应该知道,有一种关爱叫“放手”。可是这种比较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很难在我们父母亲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不少人对“它”是既欢喜又放心不下。因为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根深蒂固!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孩子就应该严格受到父母的教育,哪能“放手”呢?这种教育“纠结”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家庭教育的瓶颈。

孩子在父母亲眼里就是天就是地!孩子哪一点损失不让父母感到揪心?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告诫自己不要过分关心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大人能够做的事情。可是,明明“这件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就“抓”在孩子的手中了,我们的父母亲一想到孩子去独立完成那些具有“冒险”性质的事情,就是左右上下不自在,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二十四个小时睡不着觉,很怕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什么闪失,最后还是狠心地拒绝让孩子独立去做那些事情。

特别是女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父母亲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更不是滋味!他们不管做什么都不安心,连接电话都感到很怕,尤其是那些陌生人的电话,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这些都确实验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这既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孩子。

有些父母平时不断地要求自己“放手”对孩子的教育,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可是一到实际问题上,还是非常纠结。结果是越想“放手”教育孩子反而把孩子抓得越紧。

有时候,我想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体系中,像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孔融让梨等家庭教育的故事,可谓是举不胜举,并且这些故事都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可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又有谁能够去反思这些教育故事中存在的弊端呢?

我们只知道孟母三迁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让自己的儿子每天都能够接触到那些贤良之士,让自己的儿子每天都能够接受到好的环境对儿子“耳濡目染”的影响,并且告诉人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但是又有谁去考虑孟母为什么三迁其家而不能把自己的儿子放到离自己很远的、好环境中去独立学习、生活呢?看来中国家庭教育不能“放手”还是有据可查的。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舍不得放手教育的“根源”吧?因为,孟母三迁故事中的孟母早已成为我们古代父母教育子女的光辉典范了,已经扎根于中国大地已经几千年了,这种教子情结,又怎么能一下子从中国大地销声匿迹呢?

放手教育,它是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冲击。它的优势,将越来越会受到更多家长的“钟爱”,因为,放手教育它所带给孩子的是“独立人格的健全”、“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是中国传统家教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我认为,我们父母亲应该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该放手的地方,坚决放手,绝不能瞻前顾后。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整个家庭的幸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