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五十八

2014-08-23 作者: 丛林小语
第一百五十八章教育大突围 一百五十八

万宝强女儿躺在医院病床上,挂着点滴。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妈妈,回去拿一本英语书给我看看,”万宝强女儿央求妈妈说,“我躺在床上实在感到无聊。”

“别闹啦,安心养病,闺女,”杨建云疼爱地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放松心情养病。”

看来我必须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了,万宝强女儿想。我的病不要紧,我能够控制,但是妈妈对我的担心能使妈妈发疯。

过了片刻,万宝强女儿觉得吊瓶的药水滴得太慢了,她便对妈妈说:“妈妈,把滴水瓶子下面的开关开大一些,早点挂完,我们早点回去,说不定,我还能够赶上第三节课呢。”

“我又不是医生……我不能自作主张,”杨建云回答道:“滴水快慢问题,只有医生说了算,我去问问医生,如果医生答应了,我也不能去做,这件事还得医生来做。”

“我现在好多了,”万宝强女儿说,“我的腿、脚和手不像造成时候那样无力,现在都感到有劲了,心也不慌了,而且我的头脑也变得非常清醒……等这瓶水挂完,我就可以回去上课了。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病,只不过是这几天熬夜过度造成暂时的不适,没有大碍,你放心好了。”

杨建云走到值班护士跟前说:“医生,我女儿认为点滴挂得有点慢了,想让你到病床前看一看。”

“不慢,”护士走到万宝强女儿的病床前认真地看了看点滴瓶,和气地说,“不要着急,还有第二瓶呢……点滴挂得已经很快了,如果再挂快的话,你的心脏会承受不住的…你现在已经到了医院,你就不要再考虑读书的事情了…这几天来看病的,不少是从县城中学过来的高三学生……这些高三学生,学习抓得太紧了,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了,那怎么能行呢!……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要知道没有好身体,成绩再好也是徒劳啊。”

万宝强女儿听了护士的话,觉得无计可施了,只好安静地躺在床上,双腿伸直,暂时把双眼闭上。看来,我眼下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了,趁点滴还没有滴完的时候好好地睡一会儿…等这瓶药水挂完以后,再央求医生不挂第二瓶点滴,然后出院,她这样下定决心。

这个时候万宝强女儿真的想安心睡一会儿,可就是睡不着,头脑里满是英语练习题,她巴不得立刻赶到学校,让自己端坐在书桌旁,哪怕自己不去做作业,只是胡乱地翻一翻书本也好。现在可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时候,只有自己眼睛看到书本,就可能为自己的高考增加一点分数,她就这样努力地想着。要是听医生的话,挂完第二瓶,保不定还有第三瓶,那我今天的课程就全部被耽误了。

我的身体怎么会变得这么娇气?每天多学习一两个小时就把我整惨了,难道,我以后就真的不能开“夜车”学习了吗?她想,而现在我头脑清醒,手、腿、脚、胳膊都是非常有力的,我能把这种良好状态保持到高考吗?现在,我真的多么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啊!

“妈妈,你去同医生商量一下,第二瓶点滴我不用挂了,我回到学校多喝两杯开水开水就行了,”万宝强女儿躺在病床上央求妈妈:“我现在身体棒着呢,挂完这瓶点滴,我就能健步如飞了。”

“我可不想再去麻烦医生了,”杨建云说,“不过我明确告诉你,你在家我听你的,你现在在医院一切听医生的。”

万宝强女儿听完妈妈的话,无奈地闭上眼睛,她感到这么大好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多可惜!她翻动一下身体,背朝着自己的母亲,不理母亲了。

一点小病,就能把我的手脚困住了,真可笑!这么年轻,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我怎么能就被这点小病给制服了呢!现在,我只能让药水在我的身体里帮我杀死病毒,替我解恨了,看来一个再强大的人,都不能和病魔抗衡,她想,看来,等我回去后,我真的要多注意身体才对。

很快第一瓶点滴挂完了,万宝强女儿不想躺在床上,想坐起来,就在她做起来的瞬间,她感到一阵心慌,差点做不起来。

“看来,我的身体真的亏空很大,”她在内心对自己说,“看来,在医院里,我必须听从医生的安排,等挂完第二瓶点滴以后才能回去……现在不把病治好了,回到学校如果病情再严重下去那就遇到大麻烦了,更何况以后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等着我呢!这都是命中注定,这都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个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

在医生督促下,万宝强女儿无可奈何地在医院挂了三瓶点滴,临出院时,医生还给她开了很多安神健脑的补药。

出院后,万宝强女儿坚持到学校去上课,杨建云考虑女儿刚挂完点滴,身体虚弱,等吃完午饭以后,再去上学,由于杨建云的再三要求,万宝强女儿只才和妈妈一起回到租房处。

最近,我常看由毕福剑老师主持的暑假七天乐节目。有一天,这个节目组邀请了我国著名艺人撒贝宁先生。撒贝宁先生很健谈,说话既幽默又富有哲理。当他谈到他在北大读书时候的往事时,我被他所反映的北大生活感到非常的震惊。像他怎么一个优秀的人才,在北大读书的时候,也是那样“吊儿郎当”。

他向全国观众讲了一个很真实的往事,说他每逢大考前四五天,才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诺大的北大校园里面是很难看到他的影子的。原因是他躲在自己的宿舍里面复习功课,把自己床的四周都放满了应该复习的书。除了吃饭、上厕所是离开床的,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而且看书的姿势很特别,就是躺着看书,并且告诉全国观众躺着看书的效果是出奇的惊人,理由是躺着看书大脑供血充足,容易产生超强记忆。

我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没有到他这么痴狂程度。当他讲到有一次大考的时候,满脸都是遗憾。他说:他的老师们在大考前夕,都在给学生划重点复习内容,由于他在宿舍忙于看书,结果把这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给忘记了,错失了一次非常难得的“投机取巧”的机会。当撒贝宁先生告诉我们他已经把那些“看过的书”几乎全背下来根本就不需要老师划重点复习内容的时候,我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并且对他的超强记忆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以前,在我的记忆里,我最佩服钱钟书老师的记忆力,认为他有一个照相机似的的头脑。当我听到撒贝宁先生所讲的话的时候,我佩服的对象就开始转移了,没有过十分钟,就已经彻底“转移”到眼前的这位撒贝宁先生了身上了。

但是,当我静下心来来思考这个北大教育现象的时候,我立刻就会对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产生不安的情绪来,甚至对那个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撒贝宁先生也开始怀疑起来了。北大一直是我心中很神圣的地方,我年轻的梦曾经在未名湖畔萦绕过上千回。在我年轻的记忆中,那可是天上“文曲星”来往的地方、地上“皇帝”居住的灵霄宝殿。可是经过撒贝宁先生这么一说,北大的老师也会对自己的学生“徇私舞弊”,格外开恩,这同现在初中课本上田菲菲写的《十三岁的机遇》中提到的北大老师却有着天壤之别。

难道时过境迁,北大的老师也被中国高校普遍的“临考前划考试题目”之风给熏醉了,也学起“庸俗”之举了?难道那等聪明绝顶的天才之地,也会刮起那等灰色风暴?北大你的神圣光环难道就这样不经世俗之风的侵蚀?

以前,纵然有第二个袁世凯诞生在北大校园,我也不敢用不敬的眼光去斜视你,因为我太崇拜你北大了。可是现在当我听到撒贝宁先生的一段往事过后,北大在我心目中的神圣光环变淡了。我只能用一种很普通的眼光来审视你了,难道你怀抱中的学生也会忽悠他的母校吗?难道北大你也“俗不可耐”?

后来这位撒贝宁先生,又谈起他的同学——孟教授。说孟教授在大学就要毕业的当儿,他凭借自己年轻才气,也去参加当时的国家公务员大考。这位仁兄,不愧为学林高人,竟然在高手如云的公务员大考中名列第二,一举夺得笔试亚军。可是这位孟兄不知是何方原因,最后竟然是“名落孙山”。我听后大有惋惜之叹,这么一位优秀的北大娇子,不知是哪位主考大人“相错”了地方,也让这位孟兄初尝失败滋味,使这位孟兄无缘美好“从政仕途”。

此时,孟兄已经是身处人生夹缝之中,由于先前忙于公务员大考,而丢掉去到用人单位应聘机会。再说研究生大考,有意考之的人,已经在大三的时候就做准备。可是孟教授以前两眼只瞧准公务员的大考上,“考研”自己从来就没有想过。眼下,要吃的肥肉被天外老鹰叼跑了,摆在自己面前的就只有研究生这块肉骨头了。

我们都知道命运最喜欢给“懦弱”的人设槛、给无畏的“勇士”增加挑战自我的机会。此时离研究生大考,仅仅还有一个月时间。按常来说,考研究生可不是上街买青菜萝卜那么简单,可是这位孟兄明知上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是,他就在决定考研的第一天,便一头扎进北大图书馆里,挑选出半人高的一摞书。从此,同学们在北大校园里面就再也看不到这位孟兄的身影了。

一个月过后,这位孟兄以神仙般的姿态,在研究生大考中,一举夺得北大考研第一名,创造了中国大学生考研历史的奇迹……

难道中国的“考研”真的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这位孟兄竟然会如此潇洒?如果没有,那么这位孟兄肯定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与神仙为列!

可是,我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崇尚无神论!我仔细寻找着这里存在的“玄机”,难道中国的“考研”自身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我不敢对这方面去想,因为我怕我的思维会促动我国教育非常脆弱的“敏感”的神经。

我国的考研之路应该如何去走?我国考研的内容应该考什么?什么才叫真正的考研?如果我们中国的“考研”都从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去入手,那么,像“孟教授”这样“临时”抱佛脚的人也可以成为“考研”舞台上的佼佼者。

我们都知道理论知识“背诵”和实践技能“操作”是两种差别很大的事情,不管从掌握的时间还是从对“社会功用”都有显著的区别。尤其是实践技能,它是要我们长期去从事这方面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的“真知”,掌握起来绝不是“一个月”事情。

如果,我国的考研“风向”变了,所考的内容大多数是一些社会实践操作课题,我想,这位奇才孟兄就很有可能不那么幸运了。如果他再能凭借一个月就能摘取北大“考研”第一名的桂冠,那么,他的高深功夫就不再是普通人所能够认知的“绝技”了,更不是绝非浅薄如我之辈所能“洞明”得了的。

人都说造化弄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但是,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信。杨建云女儿狂开“夜车”生病,她自己认为这是命中注定;孟教授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看似也是命中注定。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这里面存在的学问,那么就会不难发现这里面全是认为因素造成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命中注定的事情。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小儿科的道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再不去进一步完善,那么这种命中注定的事情将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做过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因此,我对《论语》特“虔诚”。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我觉得子贡问政篇很有道理。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向老师询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足够的粮食,足够的军备,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迫不得已要放弃一项,先放弃三者中哪一项?”孔子说:“放弃军务。”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粮食和人民的信任中放弃哪一项?”孔子说:“放弃粮食。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国家就不能保存了。”

其实,我们从孔子治理国家政事的思想中,也看出了治理国家政事和治理国家教育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有合理的地方,就像“粮食”和“民心”一样。但是,素质教育其合理的地方要远比应试教育多。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取舍,要勇敢地站出来为素质教育摇旗呐喊,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也许,我们没有孔子和子贡那么聪明、那么“圣明”,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应试教育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现代化的“绳索”。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放弃许多“幻想”,不要认为丢掉应试教育这个“粮食”了,我国的教育就没有活路了。

要知道,素质教育就是治理教育的“民心”!一旦我们失去了素质教育这个“民心”,就会让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走上狭窄的死胡同。我们就会感到教育的危机越来越近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彻底丢掉应试教育的束缚,昂首阔步走上素质教育道路。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虽然素质教育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毕竟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光明的,是充满无限生机的。

关闭